茉莉花茶渐行渐远的手工记忆美文

李盛

茉莉花茶渐行渐远的手工记忆美文

  对于茉莉花,最爱其气,我在长篇小说《紧打慢唱》中,加入这样一个细节,梅姨教我于静夜闻此花香,她说:“夏夜不要乱动,越静坐,这花气就越香。”梅姨的白皮肤在夜光中仿佛折射出光芒,无语中茉莉花的香气无限地蔓延着。两代女人,年长的经历坎坷,年小的少不更事,一长一少在夏夜中静坐,旧影模糊。如今,伊人已逝,这种“时人不识余心乐”的意境也就不那么容易找回了。想起梅姨,仿佛听到了花儿落地的悄吟。

  茉莉花所在,无处不美。用茉莉花来薰制茶叶,是一种既典雅又平和的手工记忆。

  茉莉花茶的记忆,当属上世纪八十年代最与我相契,那时我还是孩子,不善饮茶,却在赏茶之际印染了茶的清雅。你可以想象卖茶师傅的艺术气息,如果想象不出来的话,就去寻找一个旧的茶叶罐。是的,茶没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茶没有了,好吧,翻开炕席去找那两张包着茶叶的纸,正兴德老字号——绿竹牌,洁净而馨香,就连那包茶的纸张也染了茶与花的香气。听人说,会品茶的人一般不肯欣赏这种茉莉花薰制的香片,品茶的人要撷了一片片茶的嫩尖,吮吸其香气。但我谈不上品茶,我喝茶只是为了品味岁月的甘苦,于是,就让那记忆中的茉莉花茶诱导着自己写出这些并没有什么经世致用价值的文字,类似旧地重游,胜过香梦沉酣。

  那时的茶叶包是工整的,犹如一首旧体诗,格律精严,又犹如檀板轻敲乐音缭绕,节奏舒缓,音韵悠扬,在打开茶叶包的一瞬间,看到了那花瓣舒展的茉莉花,怡然自得地映衬着茶的馨香。对镜一看如今的'我,换取一片回眸之际的梦幻和情愫,这就是老花镜下的迷离与唯美,只为留住过去那一缕隽永的清香,而不愿它在工业时代中绝尘而去。

  泡在玻璃杯中的那朵花,飘逸如仙子,衣袂飘举,灵性十足。杯沿一朵干枯些的花,搁浅在茶水之外,似为映衬水中的那朵花仙之子。

  我从画册上读到岩画或者甲骨文,常想,艺术这个东西,不分学历高低,若论原始社会中的画师们,其学历,根本为零,虽然如此,仓颉造字也造了,各种作品也传世了,回头看看,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艺术嘉年华啊。

  制茶售茶也是艺术,茶作坊和茶叶铺的师傅们与创作岩画或者甲骨文的画师们一般无二。那些一生默默无闻的制茶师傅和售茶师傅,都是艺术家。

  从古代的美术到现代的茉莉花茶,沿袭的都是旧式生活的精致工整。精致工整的旧式生活,给我们一种秩序井然的感觉,有一种既平实又超脱的审美效果,不仅如此,这一切都是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气韵生动的,生命永恒的。在这种氛围中,为人处世的规矩都能够找到现实的依据。

  生命质量的高低,原本与金钱之多寡无关。生活质量当然除外,生活质量有时需要以金钱来起到作茧自缚的作用,哪怕所起的只是副作用。

  旧式生活,灵气四溢,今天的生活,浸透现代工业文明的机器油渍,却有人苦苦地追寻那即将逝去的灵气,明天呢,明天的人们能够将传统生活与现代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么?谁来论证这一切,谁是历史的最终见证者?

  渐行渐远的旧式生活,会反衬我们如今生活的污浊和混乱。我们且不去说现实生活中那些危害人们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只说浮在生活表面的那种横冲直撞恶吃恶打毫不避让你争我夺的恶俗,都是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具体表现。

  世态人心我们管不得,我们只能张罗一杯花瓣舒张茶味醇厚的茉莉花茶,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花之美茶之香在心游万仞之时时时相佐,除此之外,夫复何求?花之想,茶之想,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