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老小家中一宝的美文
爸爸(公公)的脑梗后遗症还没治好,就又摔了一跤,导致胯骨骨折。手术做完之后,就住到了我家,因为哥、嫂要到铜川工作。
爸爸吃饭和我不同时,使我很狼狈。早晨喝的豆浆或油茶,我可以放到保温杯里,连同麻花、小菜都放到爸的桌子上,因为爸爸九点多才起床吃饭,而我七点半就得去上班。两天后,他就不愿吃这些。早饭要吃羊肉饸饹、合阳踅面,这种饭若提前买了,时间一长就坨了,很不好吃。有几次,我只好央求好朋友给爸爸买饭、送饭。
中午回家,我匆匆做了午饭,可爸不想吃。两点钟,我抬脚上班时,他要吃饭。搞得我左右为难,经常迟到。有时中午我准备好饭,他却不吃,让我到楼下给他买粽糕或牛肉泡。我又是一路小跑奔向饭馆。常言道“老小老小,越老越小”一点不假,就饭食上,我已是焦头烂额了。
丈夫单位有了五十岁可以内退的新政策,他便写了申请办了内退手续。就这样,我总算喘了口气,不再操心爸爸的一日三餐。人老凭饭,在饭食上我们毫不含糊。说起来,爸爸的饭食比我们的要奢侈,每天由他点饭。丈夫尽管会做饭,但做的不合爸爸的口味。有时他辛辛苦苦忙碌一早上,一句“不想吃”使他做饭的热情骤然下降,最后成了点啥买啥。爸爸点饭也不是干脆利索,还要有足够耐心去等。有一次,丈夫问:“爸爸,今天想吃啥?”爸爸右手抚头,眼睛眯起来,做思考状说:“让我想想……。”这一想就是大半天,等得心急的老公都想跳起来,但他控制住了,只好说:“你想吧,想好了再告诉我。”
当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生活也决不能匮乏。那天我下班后,丈夫诉苦说:“爸爸天天闹着要到老同事家中谝,他现在都八十多岁了,行动不便,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出一趟门,把我能急死、累死……”
“那你保证能让爸每周出一次门,和老同事聊聊天,其它时候我来想办法。”我赶忙回应道。
听丈夫说,爸爸年轻时记忆力超强。小说整本整本的背,给学生授课,从不拿课本。因为有深厚的绘画功底,教地理时边画地图边讲,他的地理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和丈夫出门,经常有人问他:“你是不是张老师的儿子,张老师现在怎么样?你爸的地理课教得真好!”我的老领导也是爸爸的学生,他说:“你爸脾气好,上课也不太管纪律,但课讲得精彩,连最调皮的学生也都安静下来,不捣乱啦!”爸爸现在的记忆,虽不如以前,但还是不错的。有一次,爸爸让我到四中为他填表,办教师荣誉证。工作简历一栏,我打电话问他一一他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先后辗转十三个学校及校长的名字,还有每个学校两个同事的名字。
去年夏天,哥哥因事从铜川回韩,爸爸非让哥哥开车带他去白马滩,因为他想起他的一个学生一一张永胜,嚷着要去看人家。哥哥说,一路上夸这个学生多么懂事,多么有集体荣誉感……走了一路,说了一路。
白马滩之行让他情绪低落,几天都唉声叹气地。哥哥告诉我们,他的学生去世了。
因为记性好,也让他把过去的种种不愉快铭刻在心上。在家中,我不怕给爸爸清洗脏衣服或做我的能力很难达到的事情,但我最怕他回忆那些伤心的往事,一说就是一下午,滔滔不绝、声如洪钟。不论你怎样开导,都难以抚平他的伤痛。丈夫和我有同感,他是爸爸的儿子,听的遍数自然比我多的多,而爸说的某些人已经去世,某些事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这些人、这些事都清晰的印在爸爸脑海中,挥之不去。
为了让爸爸摆脱种种阴影的束缚,快乐起来,我利用爸爸记忆力强的特点,开始我的'“家中教学”。每天我给爸爸写一首唐诗,先教他读一遍,让他给生字注音,因为他悟性好,不需要每句都讲解,针对他提出的疑难句子,才去讲授。句意明白后就让他背诵。这样一来,爸爸有了学习任务,便不会时时提起伤心之事。他早晨背,下午复习。丈夫说,爸爸每首诗都配有画,有的诗还谱了曲子。爸爸是西安美院毕业的,又自学了音乐,这些对他背诗都有很大的帮助。家中的空气一下子快活起来了。
每当我下班回家,爸爸一听到门响动,就拄着助步器走出卧室,像小学生一样等我查背他唐诗,我自然也像老师一样一本正经地听他背,并适时的鼓励几句,而我的鼓励爸爸很是看重。有一次,姑姑到我家来看爸爸,爸爸在姑姑面前炫耀说:“我已背了七十多首唐诗,儿媳夸我比她的记忆都好呢!”他的学生来看他,他也高兴地让学生抽查他背过的唐诗,把我表扬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春节前夕,哥嫂终于可以休息了,一到家就要求把爸爸接到他们家去。出发时,爸再三交代,把他的钢笔和写有唐诗的本子带上,他要到哥嫂家把背过的一百多首唐诗再复习一遍呢!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浪漫而温情的照在爸爸的小屋里,每一线光都带着依依不舍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