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故事美文

刘莉莉

我的奶奶故事美文

  我奶奶是个接生婆。

  方圆几里,凡是有人家要生孩子的,都请我奶奶去接生。

  过去的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极不发达,区卫生院离我们那个小乡村有十多华里路,去一趟卫生院跋山涉水,辗转颠簸,很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去医院生孩子要一笔不菲的开支,这对于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山村百姓来说,是难以负担的。

  于是,靠着乡村代代相传的经验,我奶奶当起了接生婆。

  那个年头,奶奶当接生婆是不需要证书的。这跟当今的庸医误人有天渊之别。奶奶以诚信著天下,以德服人。她不以营利为目的,全是做好事。积善行德之举,让我奶奶在山村里成了德高望重的人物。只是,谁都不知道奶奶接生的这“手艺”是从哪儿学来的。反正,大家都信任她,奉我奶奶为神明。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奶奶接生有失手的地方,她接生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这真是天大的奇事!人们众口相传,我奶奶有神灵护佑,是有“福”之人。因为这个缘故,我奶奶说的话,人家听;我奶奶断的事,人家信;我奶奶讲的理,人家服。邻里有纠纷,我奶奶是最公信的调解人。邻里儿子分家,我奶奶是最高的裁判官。

  不过说到底,我奶奶最高的“职业”,依然是她的接生婆行当。

  谁家的媳妇怀孕了,都要到我奶奶跟前,让我奶奶仔细地看一看。也真怪了,奶奶把把脉,捏捏手,看看肚子,就能大致判断出是男是女。当然了,无论是男是女,那个时候也是无法人工流产的。正是鼓励生育的时代,刮胎并不是流行的做法。怀多少生多少,计划生育并不盛行。只是,如果我奶奶要说是个男孩,那一家人就提前开始欢喜了。毕竟,生子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我是奶奶的跟屁虫。奶奶去接生,自然少不了我。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干。就在奶奶的身前身后,如同奶奶的影子。略微懂事的时候,我便依稀记得那些人家生孩子的点点滴滴。听到婴儿一声啼哭,产房门一会半会就能打开,在外面等待的人就会挤进去看。我奶奶说,刚刚生下来的小孩,她都要拧起双脚,头朝下,在屁股上狠狠地打几巴掌。这样孩子就大哭。奶奶说这样的大哭对孩子有好处,就是可以把口腔中的胎水吐出来,不至于呛着。后来奶奶打我屁股的时候,我还曾傻乎乎地问奶奶:你怎么不把我的双脚拧起来打呢?

  若生的是个男孩的话,奶奶就拉长了音调,唱歌似地高声叫着,胖小子,胖小子!若生的是个女孩的话,奶奶则会把嗓门儿压低了,对大家讲,是丫头,是个丫头!

  给初生的孩子洗澡是很有讲究的事。若是生的男孩,一般第五天或者第七天才清洗身子,我们那个地方叫或“洗五”、“洗七”,许是这样,方显示重视程度不同。这要看那家人对男孩的重视程度如何,如果多个女子之后才生的男孩,那肯定是“洗七”,以视重视和亲爱。孩子长大了,还要在他的脑后留一小撮胎毛不剪,用头绳扎住,成了典型的“老鼠尾”。我小时候和这样的孩子打架,最厉害的.一招,便是紧紧纠住他的老鼠尾,直到他向我求饶为止。生女孩的话,绝大多数都是“洗三”,女孩在农村,无论何时,无论何家,都绝对没有男孩“金贵”。除非某某人家生了好几个儿子,最后生的这个是丫头,那才会享受别样的待遇。

  给孩子洗澡的日子,照例要请我奶奶。这洗澡是很有套路的,先洗什么后洗什么据说有严格的程序呢。(我姑妈也是接生婆,哪天要专门向我姑妈讨教一下)但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洗得特别干净,像胳肢窝儿这地方要是洗不干净,长大后就会有狐臭。

  满屋都溢满了艾aym洗完了孩子,那个洗澡盆中还有不少的钢崩儿,叫做“洗钱”。一分、二分、五分的,富裕一点的就多放些,家境差点的就少放些。等奶奶把孩子抱起来穿好衣服的时候,围着的人们便争相把手伸进盆中,摸洗钱儿。谁摸得多,谁就有福气。于是,一个大大的木制浴盆中,全是伸进的手。大家挤作一团,笑作一团。

  接生完毕,那家人会端上来一碗荷包蛋。三个鸡蛋(家境好一点的,会放五个鸡蛋),加上红糖,连汤带水一大碗。据说这样吃法,鸡蛋极富营养。我后来知道,这种吃法也是农村那些“做月子”妇女的当家营养品。我妈在生我弟妹的时候,老母鸡她舍不得吃,留着生鸡蛋,我妈吃的,多是这样的荷包蛋。跟着奶奶,我可是没少吃过这东西,以至于长大之后,我对荷包蛋竟然产生了畏惧心理,再也不想沾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