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二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

马振华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接下来是关于高二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1

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本章第一节的知识延伸,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揭示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和特点。能量的流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群体水平,都是存在的。我们学习时,一般在群体水平上研究,这种将群体看作是一个整天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同时,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以及能量流动的方式和过程。能过具象化的表示或阐述能量流动的流程。能够概述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尝试调查周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学习对象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之上的,它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有基本的了解,但是缺乏将个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能力,这样会导致分析能量流动时以个体的视角审视,无法深刻领会能量流动的内涵。同时学生缺乏具象化思维能力,可能会无法分清能量流动的过程和方向。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流动渠道和研究目的。

2、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说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

1、使用数据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

2、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计算能量利用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形成生态学观点。认同科学服务于社会观点。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五、学习研究目标

1.在群体水平上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2.阐述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六、学习思路设计

本节教学可以从“问题探讨”出发,引发学生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并提示学生“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生物需要不段的获取能量才能够生存”。进一步引导学生“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能量一般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不同的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是如何的呢?”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能够逐渐明确能量的存在形式,可以将抽象的“能量”概念具象为“食物,阳光”等实物。

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回答“是不是获取了能量以后,所有的能量都被利用呢?能量是沿着什么线路进行流动的?”。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短暂性思考,铺垫后面的知识内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提出能量流动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我们如何研究能量流动最能够直观的表现能量流动的脉络呢?”

七、学习准备

网络资料的准备:制作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视频

高二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2

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普通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三板块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它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第二大功能,着重解释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之间的循环利用。主要是以碳循环为例揭示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相转化。教材中知识点突出,设置合理,更有图文并茂的解释,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降低了难度。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掌握并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的利用方式,通过物质的流通方式归纳出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特点和意义,并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对象的分析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物质的概念,高二同学已经学习过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实践生活联系的十分的紧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也很多,所以有了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学习这节课的难度就降到最低。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学生探讨,老师引导的方式进行。

三、三维目标的确立

【知识目标】

(1)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并理解碳循环的过程

(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并应用碳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理解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体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温室效应的讨论,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碳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五、学习目标研究

分析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探讨温室效应的改善策略

六、学习思路设计

本节课以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为课堂导入,提出“为什么地球上的元素和物质历经这么多年还依然没有消耗殆尽呢?”,以此引起学生们的讨论,进而提出物质循环的概念。

紧接着以碳循环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被利用的过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此来推导归纳出物质循环的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探究、合作、推理的方式完成。

展示地球“温室效应”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组织同学们共同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的相应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环保思想。

在了解完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以后,组织同学们通过“探究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这一探究实验,进一步更为直观的认识到物质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反复利用这一物质循环的重要特点。

最后,抛出问题:物质能够循环利用的动力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将生态系统中散乱的功能统一起来,揭示:在生态系统中不但是各个组分之间,能量和物质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七、学习准备

网络资源准备::温室效应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详细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那么大家考虑一下,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呢?我们已经利用了很久的时间,为什么这些资源依然存在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提出各种解释。

教师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再多的资源只要一直利用都会在某天消耗殆尽的,可是如果这些资源在我们利用的过程中也在缓慢的产生,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反复使用了呢?

学生活动:是的,可是要把握住使用速度和产生速度之间的平衡

教师活动: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师活动:板书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教师活动:我们都知道“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不论在非生物界还是生物界都广泛存在,接下来,同学们观察课本“图5-11”,小组之间讨论并总结“碳循环的过程”

学生活动:小组内部讨论

小组讨论完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展示,并板书碳循环的过程模式图。

教师活动: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碳循环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是反复被利用的,但是我们的板书之中还少了各种生物利用碳的方式。大家回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种群间的关系。完善板书。

学生活动:完善模式图,并画到黑板上。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答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循环流动,反复使用。

播放“温室效应”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组织同学讨论“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和改善策略。很多人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你了解吗?每个人都是生物圈的一份子,保护环境,每个人都有责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汇总结果。“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是碳排放大于碳吸收。我们应该减少碳排放,同时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

【通过生活常见温室效应的知识讲解,联系生活实际中近年来的“低碳生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行为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让学生明白自己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落实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活动:大家可以参照课本“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这一探究实验,自己提出问题设计相关的实验,来实际体会元素在生物之间流动的过程。

【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验,本实验简单易操作,通过学生课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能量蕴含在物质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而能量又是物质流通的动力,大家讨论,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及比较。

板书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与区别。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知识,通过碳循环的研究,我们明确物质循环具有反复利用和全球性的特点。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的生态系统,通过这节课我们也明确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高二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理解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

2、理解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3、理解ATP的形成途径

4、掌握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对于ATP的分子结构,教材首先介绍了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分子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然后从比较高能磷酸化合物释放能量的标准数值和ATP释放能量的数值入手,使学生很信服地认识到ATP的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对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材中首先介绍了ATP水解和重新合成的过程:ATP与ADP的转化中,ATP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对于细胞中能量的捕获、贮存和释放都是很重要的。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的末端,能很快地水解断裂,于是ATP转换为ADP,能量随之释放出来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也容易加上第三个磷酸,使ADP又转化为ATP。在ATP与ADP的转化过程中都需要酶的参与,活细胞内这个过程是永无休止地循环进行的。

同时还介绍了ATP与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十分迅速的,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少的,如肌细胞中的ATP只能维持肌肉收缩2钞钟左右。从而易于引发学生讨论ADP-ADP循环的意义,同时可使学生加强ATP是生物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的观点。

3、对于ATP的形成途径,教材是在介绍了ADP-ATP循环的基础上,从动物(包括人体)和绿色植物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动物而言,产生ATP途径是是氧化磷酸化,即呼吸作用;对植物而言,产生ATP的过程包括氧化磷酸化(呼吸作用)和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

4、对于ATP的生理功能,教材先分析了生物体内糖类、脂肪等物质具有储存能量的特点,指出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还需要能量,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之一,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但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都不能直接被生物利用,它们的能量只有在细胞中随着有机物的逐步分解而释放出来,且储存到ATP中才能被生物体利用,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为什么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在本节的最后,教材还用ATP是流通着的"能量货币"这一形象的比喻,以加深学生对ATP的生理功能以及ADP-ATP相互转化的认识,即伴随着ATP的水解与合成的过程,发生着能量的释放与储存,从而推动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内容中,ATP的分子简式、ATP的生理功能是重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变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1.引入本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以下事实,即生物体的生存不仅仅要依靠物质上的支持,同时还必须有能量的维持,在生物体内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必定伴随着能量的获取、储存、释放、利用和散失。这样,引入ATP这一生物体直接能源就顺理成章了。

2.引出ATP这一高能化合物时,还是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能量形式入手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可先从宏观上引导学生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把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动植物又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出:光能只有转化成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绿色植物利用;同样,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或维持体温外,其余的都要转化成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那么这种活跃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化学能是什么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出ATP这一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3.ATP的分子结构不宜讲授得过于深入。学生只要了解ATP中具有不稳定的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释放其能量,形成ATP时需要能量就可以了,应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ATP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哪些生理过程,及形成ATP的高能磷酸键时,能量来自哪些生理过程,以便使学生易于理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在细胞中能量的储存、转移和利用中的作用。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这种转化在能量的储存、转移和利用中的作用,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为使学生的讨论顺利进行,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以下提示:

其一,细胞内AT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其二,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极少的,

其三,细胞内的糖类、脂类等能源物质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ATP的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是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其四,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能为生物体直接利用,只有这些能量转移给ATP,且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可被细胞利用。最终应使学生认识到ATP与ADP之间高效、迅速的转化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通用货币"。

5.ATP的形成途径也不宜太深入,因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还没学到。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并将ATP中的化学能最终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光能是绿色植物、动物和人形成的ATP的能量源泉。

高二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4

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着重讲述的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讲述的一节课,与本章的第一节相呼应,也是第二节到第四节的总结。

本节课中我们将共同学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的分类。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并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针对的是已经对生态系统结构有基本认识,能够阐释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教学目标确立

知识目标:

1、能够解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说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能力目标:简要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五、教学思路

以“问题探讨”为引入点,通过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使学生认同并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并准备多个实例,让学生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体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方式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对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有了基本的概念,此时提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强调抵抗力稳定性核心是“抵抗干扰,保持稳定”,恢复力稳定性的核心是“遭到破坏,恢复稳定”。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并理清稳定性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举出相应的实例,如:请比较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强弱。进而得出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应该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复杂程度。

进一步提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了依据。

六、教学资料准备

演示负反馈调节的模拟动画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详细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为什么这些原始的森林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依然存在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活动:在讨论时可以从生物和环境之间及种群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角度切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根据大家的讨论可得:原始森林的存在是因为环境的适宜和物种之间的平衡。那么我们再想想,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以外再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实际上,我们人类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我们曾经建立过生物圈2号,但是持续的时间只有两年多,最终因为各个组份的不协调导致失败。通过这两个实例可以得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通过介绍生物圈2号的建立及失败原因创设教学情境,引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及探究兴趣。】

教师活动:那么生态系统是如何实现自我调节的呢?大家请分析下面两个例子

1.草原上生活中着兔子和狼,那么兔子和狼是怎么样实现了各自之间的平衡的呢?

2.一些森林被大火焚烧后,可是一段时间后,被焚烧的地方就会有更多新的树木生长出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很好,由于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将通过生态系统自行调节后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称之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活动:展示上述两个例子的动画模拟图

教师活动:通过相互制约达到平衡的调节,我们称之为负反馈调节。而与之相反的正反馈调节方式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状态。但是这样的调节是由限度的。

教师活动:生态系统会遭受到一定的外界干扰,但是最终会恢复平衡,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但是最总恢复原状,我们称之为恢复力稳定性,这两种稳定性是一个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它们是自我调节的延伸。

教师活动:请大家比较一下: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强弱。

学生活动:草原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强,森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教师活动:大家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

学生活动:根据两个生态系统物种的多少

教师活动: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强弱的最主要依据是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复杂程度,物种越复杂,那么抵抗力就越强,同时恢复力相对就要弱。两者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

教师活动:那么对于生态系统,我们应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呢?

学生活动:应当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

教师活动: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呢?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通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的重要意义,联系到人类各种活动(如乱砍滥伐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深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保证我们生活环境的稳定,但是现在我们人类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物圈的稳定性,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通过知识学习,认识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相关保护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实现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比较小组各自设计的生态缸稳定性,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

【通过课后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生物备课组教学设计5

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

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方面

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酶的发现

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

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教法建议

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如何自我更新的,合成与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

例如,为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教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

2、使学生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在本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完成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的难点。

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须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

酶的概念和酶的发现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酶的特性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实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

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特性时,引导学生与蛋白质的多样性联系起来,可使学生易于理解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注必定意味着酶的多样性,而且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酶的专一性催化关系密切。

3、使学生理解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如何组织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因素的选做实验并分析、讨论实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组织学生操作、分析、讨论《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坐标曲线图,让学生概括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