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的诗词鉴赏1
清平调三首①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②。若非群玉山头见③,会向瑶台月下逢④。
【注解】
①清平调:乐府中有清调、瑟调,至唐时已有调无词。李白《清平调》是用七绝格律自创的新词。
②露华:露水。
③群玉山:西王母所居之地,此指仙山。
④瑶台:用玉做的台,指仙宫,仙女所居地。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①,云雨巫山枉断肠②。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③。
【注解】
①红艳:浓妆艳丽。
②云雨巫山:谓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断肠:伤感惆怅。
③飞燕:指汉武帝爱妃赵飞燕。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①,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②,沉香亭北倚栏干③。
【注解】
①倾国:形容绝色美女。
②解释:解除、消除。句意谓只有名花和美丽的杨贵妃才能消解唐明皇的愁恨。
③沉香亭:在唐兴庆宫中龙池东,以沉香木造成。
【赏析】
《清平调》三首,李白在长安为翰林学士时奉旨而作。
第一首赞颂杨贵妃美丽超群。起句比喻形容贵妃服饰如彩云,容貌如鲜花;第二句形容贵妃的艳丽和光彩;第三四句更深一层说像杨贵妃这样的如花似仙,只能在玉山看到,或应在月光下于瑶台中相遇。构思精巧,想像奇妙,比喻妥贴。
第二首写贵妃的得宠胜过巫山神女和赵飞燕。首句用带露凝香的牡丹花象征杨贵妃;第二句用楚王和巫山神女相会的梦境衬贵妃被玄宗宠爱之深;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杨贵妃的天姿国色。
第三首从正面描写唐玄宗对贵妃的宠爱。前两句突出地写玄宗对名花和杨贵妃的深爱及其欢悦的神态。后两句进一步写名花和美人的作用是消解玄宗的春恨春愁。
这三首诗并没直接写贵妇的形象,而实际上却句句都紧紧围绕贵妃美这条主线,可见诗人的才情之富。
诗仙李白的诗词鉴赏2
乌夜啼①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②,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③。
【注解】
①乌夜啼:乐府古题。
②秦川女:指征夫远戍的思妇。
③“停梭”二句:先写思妇触景生情,停梭怅然,回孤房独宿,泪落如雨。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思夫之情的诗。首二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接下来描绘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思妇的孤独身影,听到她低微的声音,体会着她内心的感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此诗:“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
诗仙李白的诗词鉴赏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故人西辞黄鹤楼②,烟花三月下扬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①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②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昌。
③烟花三月:指江南春天田野上常有迷茫的雾气,古人称为“烟花”。扬州:古称广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了诗人对朋友无限依恋的感情。全诗语言清丽,气象开阔,第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写送行的时令和被送者将去的地方。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以烟花春色和浩荡无际的长江为背景,表达了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展现了一幅意境开阔,色彩明丽的惜别画。
诗仙李白的诗词鉴赏4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③。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①宣州: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校书:校书郎的简称,负责整理国家图籍的官吏。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②蓬莱文章:原指东汉贮书库“东观”,因其所藏皆为幽经秘录。又传说神山蓬莱俱藏仙府秘录,故称东观蓬莱。建安骨:是指汉献帝建安年间,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为代表的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劲健,世称“建安风骨”。
③小谢:指谢朓,因其生在谢灵运之后,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他是南朝齐梁时代的“永明体”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这里李白以小谢自比。
【赏析】
本诗是天宝末年李白游宣城时饯别李云所作。诗开门见山,抒发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烦忧苦闷。所以秋日登上高楼,望长风飞雁,尽情酣饮,纵古论今。“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前句指李云的文章,后句自比谢朓。然后说自己、李云和谢朓都有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逸兴壮思,却难以实现,所以“举杯消愁愁更愁”。全诗虽写愁苦沉郁却洋溢着豪迈奔放,慷慨悲凉的情怀,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仙李白的诗词鉴赏5
子夜吴歌(选一)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①。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②。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③。
【注解】
①捣衣:洗衣时用棒槌在砧石上捶打。秋天到来,出征将士的家属都在准备寒衣。
②玉关:即玉门关。
③良人:指丈夫。
【赏析】
此诗是李白乐府组诗《子夜四时歌》中的第三首。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千家万户捣衣声声,传出妇女多少哀怨,秋风阵阵,寄托了怀念出征将士的深情。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这首诗风韵天成,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