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语文书第六单元的综合实践后,我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期间,我又知道、认识了许多诗人和词人,还看了元曲。我以前单认为只有中国才有伟大的诗人,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外国也有许多伟大的诗人,例如:拜伦、普希金、泰戈尔……我还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主要分“风”、“雅”、“颂”三大类。
我还学到了诗的分类,按题材分分为:怀古诗、边塞诗、讽喻诗和味物诗。还有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现在,我才发现原来诗是多么的有趣、神奇。以前我总是觉得几句简短的句子,含蕴又深,看了半天都看不懂,便觉得它枯燥无味。现在我发现古代的诗,虽然是几句简短的话语,里面却蕴含着深刻的感受和道理,如此让人陶醉。几个词、几句诗,却已经能把当时的意境、场景与诗人的心情清楚的表达出来,仿佛作为读者的你,也已经融进了那个世界,身边战火纷飞,或者是优美的景色。它们丝毫不比那华丽炫美的文章要差。
现代的诗,也十分有趣。就像书中的《致老鼠》,它是那么的有趣。平时老鼠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邪恶的、无恶不作的。但在作家的笔下,它们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可爱的、受人喜爱的老鼠。每当我们朗诵起这首小诗时,班里的人总是忍不住偷偷地笑,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班主任最怕老鼠了!
后来有一次,我们班的同学为了恳求老师提前布置明天的作业,自创了许多的诗。有顺口的小令,有简短的小诗,有的甚至是将诗人的绝句改成了“作业绝句”大家的是都五花八门,同学们都笑得直不起腰了。
我最喜欢的诗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那首诗,是我学的第一首诗。小时候,妈妈帮我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我一翻就翻到了这首诗,读了几次,便一下子喜欢上了它。虽然小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诗的含义,只是觉得读着顺口、读着好听,有事没事就在那里学别人摇头晃脑地念着,手里拿着一叠旧报纸,样子特滑稽,都得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
诗中蕴含着乐趣,诗中蕴含着道理,诗中蕴含着情感。诗,能陶醉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世界。
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诗歌是要求韵律的,所以会说诗与歌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无谱曲。所以在诗歌的创作上来讲“韵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这一环节对创作者来讲又是非常头疼的,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牵强”的韵律出现,导致整篇诗歌词不达意(《蒲伋诗境》曾有过这样的诗歌刚开始还认为挺好,之后就发现这是故弄玄虚,被删除掉了)。
而如果不去管这些韵律,有感觉不是诗。当然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意义的表达是最重要的,为了正确的意义,我们需呀大量的词语储备。这些词语储备为正确表达意义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韵律的产生创造了便利。而词语储备需要下大力气和苦功夫,至少要做到“足够”,这没有经验可谈,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就是“学习”。
还有就是故事,“诗歌”的创作不是小说和剧本,但诗歌都是在表达故事,别人的故事或自己的故事,即使“寄情于景”也是在表达故事。真正表现自然形态的诗歌是不存在的,因为诗歌的'创作是主观感念,故事是结构诗歌的主要框架。“故事”从哪来?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形形色色的人物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大或小都对世界产生影响。我们需要一个善于发现的眼睛也需要挖掘故事的双手。
再者就是结构,诗歌都是独立成行的,可能没有标点,没有段落,甚至有一些用词也极其凝练。这有时会成为别人“偷懒”的一种方式,将完整的一段话,随意(或有意)切割成几段,美其名曰“诗歌”。这种做法是对创作不负责任的。因为诗歌的创作要求更加严谨,词句的表达更为确切,结构关系更为紧密。诗歌是我们思想表达和传播的一种途径,绝不可以成为“沽名钓誉”与“哗众取宠”的手段,也不能成为“故弄玄虚”的方式。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让诗歌赋予生命和灵魂。其实,诗人是诗歌的创造者,它的体内充斥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思想的诗歌,则是苍白无力的。如果没有灵魂的诗歌,则是经不起推敲的。诗歌只有拥有了生命和灵魂,它才能够延续,才能够成为经典,才能够广为传播。诗人本身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的赋予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诗人自身的涵养与智慧决定了诗歌,诗人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了诗歌的方向。
最后就是诗人本身。诗人蒲伋说,诗人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当然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生活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和升华。这里有关于自我人生价值的,也有关于世界社会价值的,但无论如何诗人都要有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心。诗人更像蜜蜂一样,对人无所求,给人的确是最好的东西。当然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层面,诗人就是普通人,用最普通的情感感悟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有了这些,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游刃有余,我们的词语表达和思想逻辑将会更清晰,创作出来的诗歌才会更受读者的喜爱。
诗歌是什么?诗歌就是冰,是火;是寂寞,是热烈;是一种冲动,也是一种理性思考……
爱上诗歌,注定不会平凡。
(一)
1月30号,贵阳,花果园,国际中心,2号楼,1710室,贵州诗人协会,一棵树诗风音画传播。
构筑诗歌高地的诗人们,用真实的情感,演绎诗歌纯真的界面,向外传达着贵州诗歌的声音。就是这群人,至今还悠悠响彻着诗歌的美好画面。
“夏天的远去,一天就要结束。阳光从密叶间洒落,正如你的絮语清凉如水,正如你我之间某种思绪的恍惚。”——《就在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这是著名诗人李寂荡的诗歌,诗人张国栋饱含深情,用最真实的情感演绎和朗诵,成了诗人与诗人间的心灵碰撞,火花四绽,陶醉和幸福,是一种饮泣的清歌。
没错,诗人就喜欢文字,文字的美好就像音乐。可以诱发心灵的高高升起,也可以敲打灵魂,让思索慢慢沉落。但诗歌的高大上不能错过,就像爱情的愈演愈深,完全可以把岁月印烙。
这场诗歌盛宴的“领舞者”贵州省诗人协会秘书长郭思思、副秘书长王郁晓。同样会被记入贵州诗歌的历史,也同样会在诗人们心里崇高。
(二)
爱是一种美丽,思念是爱的一种快乐。当我们在生活中用尽情感解数,我们可以选择思考。但不是诗歌,也不是诗人,诗歌离不开诗人,诗人爱着生活就会产生诗歌。
《西藏女孩》,陈长文演绎美丽,可以随白云想象,也可以随高原阳光爱着,女孩的身影不会飘散,相反朗诵的诗人吴晶晶,更加让人多了一丝向往。
诗歌可以不追求伟大,但诗歌一定要追求崇高。“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著名诗人舒婷《神女峰》”,明确的爱情观,真实再现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加上诗人成艳声情并茂的朗诵,洗涤心灵,进化灵魂,激发反思,一个道德与形象创意,在我们眼前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
有人说,诗人是“疯子”,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些不识愁滋味,不懂真美。诗歌是意向,那么诗人就是一个美学家,哪怕在诗人眼中有很多不同,但那种才华的再现,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就是美丽的浪花。
《春天被两只天鹅打开》,看到标题,就有种想读的感觉,诗人南鸥就是这样诠释诗歌的“美学家”。他可以写,可以读,还可以自己朗诵,用了很多诗歌美学,真正的把生活结合成了一张图画,唯有认真欣赏,自然就会感觉“刻薄”。
托尔斯泰说“人应当忘记自己而爱别人。”诗人触摸感知,深知爱的伟大,诗歌自然流露在他们的生活里。
(三)
作为贵州著名文化人,诗人张兴老师在现场说了,“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聚会,更是诗歌界美丽的邂逅。”
没有诗歌,就不会有春天的美丽阳光,没有诗歌,也不会有目光萦绕大地。那么相对于这场诗歌的邂逅来说,贵州或许早就开启另一种诗歌征程。没有谁是最终的代表,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符号,那就是贵州诗歌的振兴与崛起。
王好好,一个10后小诗人,《我要成为最纯洁的骑士》,诗歌会给自己勋章,诗歌会给自己荣誉。自信而纯洁的心灵,就是这样从爱着诗歌开始。没有伟大的豪言,没有悲悯的咏叹,单纯的生活历练,那就是对诗歌纯真的信任。
可见,诗歌给人心灵的归宿,唯有诗人自己能够看到本真。
那么,爱诗歌,需要如何表达?爱生活,我们又会通过什么方式去呈现。
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时代的脉搏如何再现诗歌剪影?贵州诗人小语长诗《决战贫困》,真实的与时代同步,把握了时代背景下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贵州电视台主持人李健朗诵,大气蓬勃中,如漫过沙堤的洪水,再现的是一个凶猛而别开生面的时代“潮汐”。
(四)
没有诗歌,究竟诗人们能不能活?没有诗歌,诗人们又会怎么去表达?假如有了诗歌,诗人又会面对怎样的生活主题等等这些思考。或许这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其实,诗人不能过多去解读,也不能过快的去评论。诗歌本身是一个事件,那么诗人首先还得是一个生活的人。
同是贵州高校的学者人物,也同是爱诗的两个大学老师,喻子涵和卡西,对贵州诗歌都做了很多贡献。笔者虽然不敢妄评二人的成就,但作为相同职业背景,或许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喻子涵和卡西老师,会有很多提示与指引。因为他们的诗,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写照。也更是我们非诗人值得学习的“老师”
喻子涵谦卑书写大山名川,让爱的力量传递在每个人的心里。“一条人文的巨蟒,穿越时空,让我梦绕魂牵、紧追不舍”。
卡西真知感受生活,给人可近可亲,“命运之光落在脚上/有一种疼痛被当成一盏灯/许多东西在逃,以中年的淡定/秋风很大。可以刮倒一些人,可以举起一些事”。
这就是诗人,用平视的眼光,举高生活的体会。用高尚的人格,演绎未知的探寻。
(五)
诗歌使爱的感觉升华,也使生活的本真默默再现。
如果说每个诗人都能够写出来,那不一定真的能够全部表达完。贵州是诗歌的世界,自然也就有诗歌肥沃的土壤。除了默默奉献诗歌的人们,比如郭思思、王郁晓、张劲、孔红、聂芸、张惟、蒋能等,他们有重磅的诗作问世,也一心为诗歌付出。还有很多钟情于诗歌,为了诗歌一生追求的人,童绥福、刘功名、安斯寿、耕夫、欧德琳、陈远松、蒋德明、孙嘉镭、石行、刘喻等就是一个重要典型。
诗人童绥福是一个国企高管,也是一个专家型人才。面对着诗歌,虔诚的安详,纯粹的深爱,也让诗歌增添了不少光热。
“苍鹰没有雪豹的犬牙,在蓝天让风梳理翅膀/绅士般自由自在地翱翔,给人们崇高辽远的想象。”——童绥福《高高的放下》
一种自然的诗意,一种释怀的心胸,一种大爱的美好,一种真诚的酝酿。
“曾经,一千遍一万次地渴望/飞向太阳,飞向月亮,飞向远方/这一回,在亲友簇拥的泪光里/在香烟袅袅中,终于
,圆满了梦想”——《故乡》。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体概说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诗歌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诗歌的起源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睢》《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