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残疾运动员感人事迹1
李樟煜,大多数人对这个临安山沟沟里的小伙可能并不熟悉。他_年8月12日出生,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临安市於潜镇南山村人,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脑瘫患者。
2007年起李樟煜涉足残疾人体育运动,并在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在近几年的刻苦训练中快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在8月29日英国伦敦举办的第十四届夏季残奥会男子C1-2-3级场地自行车1公里个人计时赛中,李樟煜竟以1分05秒021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荣获残奥会冠军。
幼小的李樟煜就对自行车有着浓厚兴趣
_年前,李樟煜呱呱坠地,出生时跟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没想到孩子长到一两岁,经常流口水,不仅不会说话,连路都不会走,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然得到的都是同一个诊断结果:先天性脑瘫。医生的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年轻的父母几乎丧失生活的信心。可毕竟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能让李樟煜健康成长,父母选择了坚强,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希望他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读书,快乐成长。
而李樟煜从小就表现得格外坚强。因为行走不便,上幼儿园时,父亲为他买了一辆童车,没想幼小的李樟煜从此就对自行车产生浓厚兴趣。虽然,骑车会经常摔跤,可他每次都会不声不响再爬起来,继续骑,5岁的时候就能骑着儿童车独自上幼儿园了。在校读书时,他勤奋好学,成绩也不错,而且特别喜欢文学,喜欢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于是暗下决心要自强自立。
福利企业打工的他成了村里“最有名的人”
2006年,李樟煜进入浙江万马电缆,成了那里的一名员工。在工厂里,他积极上进,工作努力,人缘关系好,深受全厂干部职工们喜爱;入选省体队、国家队训练期间,李樟煜非常刻苦,每天起早贪黑集训,为了锻炼体能他经常超负荷运动。在自行车公路100公里训练时,很多人都中途落下了,可李樟煜从未落下过。他的教练说:“这小子特聪明,善用巧力,也特肯吃苦。”在训练中受伤也是常有的事。
这几年,为了练得一身好本领,李樟煜从不断摔跤中总结经验,虽然摔得满身都是伤,可他从不叫苦叫累,总是以乐观向上的姿态对待训练,对待比赛,对待荣誉,在省队大家亲呢地称他为“开心果”。为了备战2011第八届全国残运会、2012美国洛杉矶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和伦敦残奥会,李樟煜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一直在江苏、广州、深圳等地训练,已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
5月,钱江晚报第_届体育庙会第三站活动就在万马电缆举行。当时,参加活动的很多万马电缆员工就对笔者说,他们厂有个叫李樟煜的,虽身患重症,但却是於潜镇南山村最有名的人,因为他是全国冠军,要不是备战残奥会他肯定要来参加体育庙会的活动。
“李樟煜进我们厂后,我们就经常让他去参加残联举办的比赛,先是田径,后来发现他自行车特别有感觉。由于先天性脑瘫,他的行动非常不方便,上自行车都要人扶,可他骑上了车却像变了个人似的,看起来和健全人没什么两样。”章晓红说,连自己也没想到,这个需要人扶着上车、扶着上领奖台的人现在竟成了奥运冠军。
从2007年起涉足残疾人体育运动,李樟煜先后入选了省队、国家队。2010年在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比赛中,获三枚银牌;在广州亚残运会上,获得了一块铜牌。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男子C1(最高等级肢体残疾级别)级自行车场地1公里、场地3公里、公路10公里、公路45公里以及团体赛中获得4金1银, 2012在残疾人自行车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一枚铜牌,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一金一银一铜,成了当之无愧的“自行车霸主”。
著名残疾运动员感人事迹2
李樟煜平时特别喜欢笑,给人很有亲和力的感觉,也很倔强,很爱钻,喜欢通过QQ和别人交谈。“我徒弟啊平时很好动,让他一直坐是坐不住的,尽管话说不清楚,但很喜欢说话。”李樟煜的师傅说。“我既把他当朋友,又当自己的孩子,他喜欢做什么,尽量支持他,这次拿了冠军,我替他高兴。”李樟煜跟了陈师傅一年左右就去自行车集训了,还经常发短信问候陈师傅,并向陈师傅报平安。
“李樟煜,好样的!”“李樟煜,我们要向你学习!”“没想到奥运冠军离我们这么近,奥运冠军也可以就在我们身边。”在李樟煜成为奥运冠军后,他的同事们纷纷议论和赞叹。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他们也不只是梦想着能自食其力,同样渴望着有一技之长,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更大的舞台,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现自己。李樟煜也不例外。2007年,为备战杭州市残疾人青少年田径、游泳锦标赛,临市残联通过乡镇(街道)、福利企业报名、组织赛前集训的方式,选拔组织了20名残疾人青少年组成了代表队参加了这次比赛。李樟煜是其中一位,参加了田径项目的比赛,并获得一个第二名、二个第三名的成绩,初次展露了他的运动天赋,引起了教练的注意,当年就被入选杭州市残联体育集训队。2009年,为备战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李樟煜被入选浙江省残疾人自行车队。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他在自行车项目中暂露头角,并快速成长起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直站到了奥运会最高的奖台上,让无数人为之惊叹不已。
各级残联的关怀是他成长的摇篮
“能有今天,离不开残联领导的关怀。没有他们,不会有今天的我。”这是李樟煜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各级残联的培养和关怀下,李樟煜走出临安,走向全国,冲向了世界。为了备战大小赛事,李樟煜三年没有回家过年。
这些年,他的生活、他的'训练、他的进步和成长成了市残联最牵挂的事。每当他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市残联会给予及时奖励;每当他遇到问题和困难,市残联会及时伸出关爱的手,帮助他化解;每逢助残日和节假日,无论在哪里,市残联都会以各种形式及时送去组织的关怀;每次参加比赛,市残联都会及时给他加油鼓劲。说起李樟煜,市残联的人都满怀自豪,因为他取得的成绩是对残联工作的最好回报。说起市残联,李樟煜总是心怀感激,因为残联是他成长的摇篮。
笔者手记: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民警”沈慧勇,从“最美的哥”到“最美外来工”,于临安这座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而言,我们从来不缺这样的美丽身影。除了熟悉的“他们”,我们身边一定还有更多的最美身影曾擦肩而过。
从小就有先天性病患,语言功能基本丧失的李樟煜,当他胸挂金牌,手捧鲜花,站在残奥会的领奖台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的那一刻,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全场人为他鼓掌喝彩。他即便是咬字不清,也依然唱起了国歌,在向全世界的人证明残疾人也可以很自信很坚强,也可以创造奇迹。而他则是一个福利厂的普通工人,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看起来和健全的人没什么两样,他同样是“最美临安人”。
著名残疾运动员感人事迹3
王晓福1988年11月16日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中,5岁时意外遭到高压电击导致右上肢被烧伤,右大腿肌肉被电流从上到下撕裂烧伤,腿骨外露,身体其他部位多处严重烧伤。为了抢救他的生命,他父母东挪西借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一个贫困家庭的巨大债务吓的连自己的亲伯父和亲姑姑从此不与他家来往。父母仅靠收获季节卖点谷子一点点还债,到了春节家中买不起东西过不起年是常事。王晓福懂事后,妈妈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要有志气,要争气,要让那些瞧不起咱的人看到一只手的人并不比两只手的人差”。贫困的家境,不幸的命运铸就了王晓福坚强的性格。
2001年4月,省残联来人到他家乡选拔残疾人运动员,发现了这个大手大脚大个子的孩子,5月他便被抽到昆明参加游泳集训。王晓福牢记妈妈的话,非常珍惜这个难得机会,立志刻苦训练,立志成才。在集训期间游泳池水温偏低,一段时间他又患感冒,每天下水后身子冷的不由自主的发抖,他给妈妈打电话时禁不住掉泪,但放下电话便又跳进水中,一声不响地完成教练安排的课程。王晓福有一股强劲,他下定决心,不管游在自己前面是新运动员还是老运动员,自己都要超上去,一定要游在最前面。一开始他将与自己同级别的队友也是世界纪录保持者作为赶超目标,别人的动作他认真看,教练教的认真听,下到水里反复体会。经过拼搏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追上并超越了队友。随后他又把目标盯上了比自己级别轻的运动员,将其保持的世界纪录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在训练中,他从不偷懒,上强度时每天要在水中泡7个多小时,游一万多米,起水后累得饭都不想吃,倒头便能睡著,但他自己告诫自己,只要在训练就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后来他成为教练们公认的游泳动作最规范的运动员。
由于刻苦训练,在一年零一个月中,王晓福的成绩飞长,其运动成绩已经相当于经过四年系统训练的健全人游泳运动员的`水平。
生长在大山里,从小没见过游泳池的孩子靠自己的顽强毅力很快跨入了世界冠军的行列。
著名残疾运动员感人事迹4
1967年夏天,美国跳水运动员乔妮埃里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负重伤,除脖子之外,全身瘫痪。
乔妮哭了,她怎么也摆脱不了那场噩梦。为什么跳板会滑?为什么她会恰好在那时跳下?不论亲戚朋友们怎样安慰她,她总认为命运对她实在不公。出院后,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她仰望看那高高的跳台。想到自己再也不能站立在那洁白的跳板上了,那碧蓝的水波再也不会溅起朵朵美丽的水花拥抱她了,她又掩面哭了起来。从此她被迫结束了自己的跳水生涯。
她曾经绝望过。但现在,她开始冷静思索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她借来许多介绍前人如何成才的书籍,一本一本认真地读了起来。她虽然双目健全,但读书也是很艰难的,只能靠嘴衔根小竹片去翻书,劳累、伤痛常常迫使她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她又坚持读下去。大量的阅读,使她终于领悟到:我是残了,但许多人残了后,却在另外一条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创造了盲文,有的谱写出美妙的音乐,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学时代曾喜欢画画,这位纤弱的姑娘变得坚强起来了,变得自信起来了。她捡起了中学时代曾经用过的画笔,用嘴衔着,练习画画。
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啊。用嘴画画,她的家人连听也未曾听说过。
他们纷纷劝阻:“乔妮,别那么死心眼了,哪有用嘴画画的?我们会养活你的。”可是,家人的话反而激起了她学画的决心,“我怎么能让家人一辈子养活我呢?”她更加刻苦地练习,常常累得头晕目眩,甚至有时委屈的泪水把画纸也淋湿了。为了积累素材,她还常常乘车外出,拜访艺术大师。好些年头过去了,乔妮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她的一幅风景油画在一次画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术界的好评。
不知为什么,乔妮又想到要学文学。她的家人及朋友们又劝她了:“乔妮,你绘画已经很不错了,还学什么文学,那会更苦了你自己的。”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约稿,要她谈谈自己学绘画的经过和感受。她下了很大力气去写作,可稿子还是没有写成。这件事对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写作水平差,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
这是一条满是荆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艺术的桂冠在前面熠熠闪光,等待她去摘取。
终于,又经过许多艰辛的岁月,乔妮这个美丽的梦终于成了现实。1976年,她的自传《乔妮》出版了,轰动了文坛,她收到了数以万计的热情洋溢的信。两三年后,她的《再前进一步》一书又问世了,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教育残疾人应该怎样战胜病痛,立志成才。后来,这本书被改编成剧本搬上了银幕,影片的主角就是由她自己扮演,她成了青年们的偶像,成了千千万万青年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榜样。
著名残疾运动员感人事迹5
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聊了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