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爱国事迹五篇

莉落

伯夷爱国事迹1

伯夷、叔齐两位在思想上有强烈的洁癖,这种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违背自己所信奉的原则。从兄弟让位到同归西伯,从叩马而谏到饿死首阳,他们对心中的“道义”是从一而终的。他们见过了太多的兄弟残杀,因此追慕谦让的美德;他们向往盛世痛恨暴君,但绝不允许“以暴易暴”的事情发生,因为他们觉得,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这种人当然是无法参与政治的,政治是没有洁癖的。或许我们会认为他们迂腐不堪、食古不化,不能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但我们永远都没有资格指责他们的人格。古人的赞许和称颂,大抵是从此处而发,“古之贤人也(孔子语)”、“圣之清者也(孟子语)”、“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韩愈语)”。

那他们有怨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他们有怨,但怨的不是自己的选择,“求仁得仁,又何怨哉?”他们怨的,是世道人心。

太史公将其置于七十列传之首,当然不是没有他的寄托。他首先要彰显的就是“让”的美德,这在《五帝本纪》、《吴太伯世家》之中已早有体现,但这当然不是他所要寄托的全部。“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太史公最为深切惋惜的,就是仁人志士在世时因天道无常而不得善报,没世后又不能见诸史籍而被人们遗忘,所以他才说“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伯夷叔齐,事迹本是渺远难闻,但孔子的称述使其贤名益彰;颜渊好学,却不免蚤死,但终究有《论语》载其“身居陋巷、不改其乐”。太史公常以绪《春秋》的职责自任,自然是要给这些不该被历史遗忘的人做传。而七十列传之中的人物,或仁人志士,或游侠商贾,或出将入相,或郁不得志,但终究都是“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与天下”者,所以以《伯夷列传》为七十列传之首,正见太史公的良苦用心。

然而,我们或许还会再问一句:“立功名于天下”真的如此重要吗?太史公为他人立名之时,难道不也是为自己立名吗?此类问题,见仁见智,正如面对伯夷叔齐,千百个人恐怕便有千百个说法罢。

伯夷爱国事迹2

不食周粟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伯夷在父亲死后坚决不肯继承王位。后来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也不愿出来为官,感到十分耻辱,就与弟弟叔齐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两人隐居在首阳山,专门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而生存。

商朝时,有个叫孤竹国的小国。国君非常喜欢小儿子叔齐,经常对别人说:“叔齐很聪明,而且有才能,假如我死了,就让他来做国君吧!”后来,他立下遗嘱,立叔齐为孤竹国国君。

但是,叔齐可不愿意违背长子继位的规矩,他找到兄长伯夷,请求伯夷来做国君。不管他怎么恳求,伯夷就是不答应,并推辞说:“你做国君是父王的旨意,我们怎么能不遵从父命呢?这是不孝啊!”伯夷执意不继承王位,叔齐没办法,只好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叔齐又去找伯夷,没想到伯夷竟然不见了。原来伯夷见说服不了叔齐,为了让他安心地做国君,自己收拾好行装趁夜色偷偷地走了。叔齐很伤心,他知道大哥是不愿意看到自己为难而离开王宫的。

伯夷逃走了,叔齐死活也不肯做国君,他心想:我如果违背继位的规矩,天下人都会耻笑我的!他决定出去寻找大哥,和大哥一起生活,就拾好随身的衣物,悄悄地走了。

叔齐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伯夷,兄弟相见,感慨万千,他们相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打算找一个和平安稳的地方长期待下去。

伯夷叔齐想投奔周国,在路上正好碰上周武王率大军讨伐纣王。他们认为武王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上前拦住武王,劝说道:“商纣王虽然统治残暴,但周国作为商朝的属国,以臣代君,以下犯上,是不仁。我们劝你还是带兵回去吧!”

武王听了非常生气,要命令随从杀了他们。这时,在旁边的姜太公说话了:“等一等!他们是仁义之人,不能杀啊!大王,请收回命令吧!”武王摆了摆手,让人把他们扶走了。

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伯夷、叔齐认为周朝不仁不义,坚决不同周朝的人交往,不吃一粒周朝地里长的粮食,每日仅靠吃点野果野菜充饥。不久,兄弟俩都活活饿死了。

伯夷爱国事迹3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孤竹国的小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们的父亲十分喜爱他们,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在两个儿子当中,父亲似乎欣赏叔齐更多一点,一直想把王位传给他。

伯夷和叔齐很小就知道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明白掌管天下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他们敬重尧、舜、禹的才德,更欣赏他们的勇气和胸怀。

多年之后,孤竹国的国君去世了。

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叔齐应该成为继承人,登基担当国君。然而叔齐坚决不答应,他认为自己的哥哥比自己更贤能,更能治理好这个国家,于是,再三提出,让伯夷担任国君。

伯夷对叔齐说:“父王让你担任国君,难道你想违令吗?”

叔齐说:“我当然不想违命,也不会逃避职责,只是觉得你当国君,能让先王和列祖列宗更放心。”

伯夷见说服不了叔齐,就独自一人逃走了。

叔齐见伯夷逃走了,知道他想迫使自己即位,竟然也逃走了。

两人都走了,而国君的位子又不能空着,无奈之下,大臣们只好在那些兄弟中另选了一个当国君。

不久,叔齐找到了伯夷,他们听说周国的西伯昌因为善待老人而名扬天下的事情,就想去投奔他。可是,当他们赶到周国的时候,西伯昌已经去世了。

西伯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他把父亲追谥为周文王后,率领大军,准备去讨伐商纣王。

伯夷和叔齐知道这件事后,赶紧堵在大路上,阻止周武王发兵。

他们说:“纣王是天子,你是个臣子。臣子怎么能讨伐天子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啊。”

武王左右的将士听了这些话,非常气愤,他们拔出剑来,想杀掉他们。正在这个时候,太公望赶到了。他对大家说:“他们是两个仁义的人啊,千万不要伤害他们。”

太公望还亲自搀扶他们起身,派人把他们送走了。

几年之后,周武王平定了天下,_了商纣王朝的_,建立了强大的周朝。

伯夷与叔齐认为,自己成为周朝的臣民是一件可耻的事,更朝换代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为了扞卫自己的气节,他们发誓不吃周朝的米,隐居在阳首山,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中条山脉西南端的某个地方,靠采摘野菜充饥。

伯夷写了一首歌,歌中说:“登上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还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神农、舜、禹的好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我们的归宿在哪里?唉,我们快要死了,命运对我们实在不公平……”

不久,他们就饿死了。

“不食周粟”这句成语讲的就是伯夷、叔齐的事情。世人肯定了他们的节义仁德,同时也指出了他们那有些愚顽的固执。

伯夷爱国事迹4

打一眼水井在现代人眼里是件普通的事。但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挖一眼水井比现代打一口石油井要难得多。水是一切生命的源 泉。整个地球分配比例是:三山六水一分田。看来水占了地球主要面积。

传说,黄帝定居陕西以北黄土高原后, 连年五谷丰登,丰衣 足食,吃水用水却成了头等大事,开始人们都用雨水,遇到天旱,群民因吃不到水,只好又迁回离河水较近的半坡山川居住。不长时间,定居在黄土高原的群民几乎纷纷走散,各奔东西。黄帝为吃水问题,常常发愁,有一天,他找来懂地质的伯益,询问如何解决高原吃水用水问题。伯益说:“ 过去咱们的群民都在半山坡居住,前有河水,背靠树林,如今定居在黄土高原什么都好,就是无水可取。我想了很长时间,在平地挖水窖,把雨水盛起来供群民用水”。黄帝沉思了半天,说:“这倒是个办法,不妨先试一试。”伯益动员凡五户人家挖一个水窖。不多久,群民都挖成了水窖。由于不懂如何处理水窖内渗水技术,每盛满窖水,很快就全渗完了。等到人们用水时,个个成了干窖。 所以,打成的水窖等于无用。

有一天,伯益一个人去深沟底担水,看见绿汪汪的泉水,独一个蹲在泉水旁边上下观察。他想,如果从高原上挖一个深洞,一直挖到沟底,通到有水的地方。人们用水时,再用绳子往上吊,需用多少吊多少,再也不愁无水可用了。

伯益的想法得到黄帝支持。他积极组织人力,选好地形,整天带领群民挖井。一直挖到底,果然出水了,伯益高兴向黄帝报喜,群民们到处欢腾,到处高喊;“伯益把水挖出来 了!”井挖成了,水也出来了,就是吊不上来。人们干着急,没办法。原因是伯益挖井时,只顾往下挖土,没注意井身的端正。几十丈深的井洞,歪歪扭扭。当人们用绳子系着尖底瓶从井口放下去,还没放到井底,就被歪扭的井洞把陶制尖底瓶碰破打碎。后来,有人又采用木桶吊水,木桶虽然一下子碰不破,但盛满的水被歪扭的井洞一碰,水就全洒了。人们爬在井沿上,一眼就可望见井底的水波,可就是吊不上来。群民都埋怨伯益是劳民伤财,远水解不了近渴。

有一天,黄帝突然召集全体群民,开‘庆功大会’,人们纷纷走来,相互询问:黄帝为谁开庆功会!大家都不知道,等人们到齐后,黄帝站起来向群民宣告:“今天召集大家来,专门庆贺伯益在黄土高原上打井成功,作出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没等黄帝说完,群民们就纷纷议论说:挖了口歪歪扭扭的黑窟窿,只能照见水,就是用不上水,这能算作功劳,有啥可庆贺的?……黄帝听到这些议论,接着又说:“开天辟地以来,高原上能挖出深井水,这本身就是了不起一件大事,这就奠定了我们能不能在黄土高原上定居下来,生存下去。至于井身(洞)挖歪了,一时吊不上来水,这是小事,咱们挖它十口八口,把井身(洞)挖端正,问题不就解决了吧?”黄帝讲完,亲手奖给伯益两张虎皮,一件鹿皮挂。接着又把伯益挖井的地方命名为“井儿村”(此村现在陕西宝鸡蟠溪乡)。

从这以后,挖井又重新开始了。由于吸取了第一口井教训,第二、第三口井相继挖成功了。很顺利地把水吊上来。井水不仅清凉,又特别干净,人们食用后,疾病也大大减少。黄土高原就成为人们生存源泉。早先因高原无水被迫迁走的群民,都纷纷迁返回到黄土高原定居。几年来,迁居的群民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管理,黄帝命伯益、常先、大鸿等大臣以井划分区域,因而就出现了:“八家为井,井井四道;而分八宅,同井而饮。存亡更守,井为一邻,邻为三朋,朋三为里。里为五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井井有序。”黄帝政治经济从此走向正规轨道。

伯夷爱国事迹5

伯夷、叔齐者,兄弟也,系出商时诸侯之门。其父遗命立叔齐,叔齐则欲让于伯夷,而伯夷拒受。最终兄弟二人先后离国而赴西岐。西伯姬昌卒后,武王载西伯木主而东伐纣,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而动干戈,为不孝;以臣弑君,为不仁。武王怒,欲斩二人,最后姜子牙力劝而释之。殷灭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最终饿死於首阳山。

以今之眼光,伯夷、叔齐之事简要,相比史上不少忠肝义胆之人,并无非常显赫之举,而太史公却将其二人列于《史记》诸列传之首。依太史公之见,二位传主为人子、为人兄弟、为人臣,均至善至仁,然以饿死告终,命运实欠公平。传后太史公感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天道终究予善人以何物、予恶人以何物哉。载于史册之忠义之士,非杀即戮,鲜得善终。反观作威作福之奸佞之徒,横行天下、鱼肉百姓,竟以寿终。境遇之别有若天壤,何谓天理耶?推人及已,联想当年,司马氏不过是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即下廷尉治罪,依汉律可以财赎刑,然家无余财、亲友无助,死罪虽免而终遭宫刑之辱,此等悲愤郁结于心,遇此自当勃发。

世俗曾有因果报应之说,俱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但不知因此说,善恶之因果报在何时,应在何地。生前如此,身后又如何。伯夷、叔齐二者,若非赖于孔子之力传于经典,后世又怎知伯夷、叔齐两人哉,此伯夷叔齐之幸也。然并非忠善之士皆有二人之幸运,悠悠岁月,过往者不啻数亿,着史家之墨有几何,着史家之墨且被记于人心者又有几何,而其中忠善之辈更有几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身为南宋重臣,文武兼备、精忠报国、视死如归,故千秋之后有人追念,而史上千百万保家卫国、浴血沙场之将士,汗青之上又有几人留名。

故欲以行忠善之举而报应生前身后的念想,与南辕北辙无异,地球虽圆,终能回到原点,但其直径毕竟是大了些。所谓“诸恶不作,诸善奉行”,所得者无他,唯心安耳。“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对很多人讲,能睡上一辈子的安稳觉,行善也值得,毕竟睡觉时间占人生三分之一强,可惜的是,世上有些人并不怎么看,因为他们的习性同于《画皮》中的妖精,专好在夜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