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感人事迹1
司马光一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他不仅德行极为人们所推崇,他发乎真诚的友爱兄弟的情怀,更是流传千古。
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字伯康,兄弟两人的感情特别好。当司马光退居在洛阳的时候,每次返乡探亲,总会探望兄长,他对哥哥既敬重又极为关怀。当时伯康已八十岁了,而司马光也年事不小,但侍奉兄长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尤其老人家体质较弱,消化不佳,为保康健常需少量多餐,故照顾颇为费神。所以每当吃完饭不久,司马温公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关注,就如同照顾婴儿般地无微不至。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很大,老人最怕的是着凉。所以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常常轻抚着兄长的背,并关切地问道:“衣服会不会太薄?会不会冷?”日日嘘寒问暖。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往往超过父母,所以应该彼此相互提携照顾。
司马温公虽然身居显贵,但照料兄长从不委由仆人代劳,巨细靡遗,都非常操持,这种至情至亲的手足之爱,与下人照顾是全然不同的。我们可以想象,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顾,那是何等感人的画面!对于兄长伯康,温公是恭敬到了极处,也爱护到了极处,所谓“友爱至极,无以复加”。《礼记》云:“听于无声,视于无形。”难道不正是如此吗?的确,天底下很少有人能拥有这般幸福的手足之情,毕竟人懂得珍惜的时候短,往往是在失去之后才知后悔,为什么过去不对他好一点呢?所以珍惜亲情的可贵,是何其重要!
侍奉父母极其孝顺的他,在母亲去世之后,悲痛至极,三天三夜都滴水不进,哀痛逾恒,此中完全可以看到温公的风范。
司马温公的儿子司马康,也继承父志,自幼就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不仅学识渊博,更通晓经史,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参与了父亲《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司马康为人恭敬谨慎,不苟言笑。在路上,人们见到他温文的举止和脱俗的气质,即使不认识他,也知道他一定是司马光的儿子。因为温公曾在家训里说“留财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当中积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严谨的家风,熏陶了司马康非凡的气宇,他能如此优秀,都与父亲的教诲息息相关。
司马光在六十八岁逝世时,哲宗皇帝为安排司马光的葬礼,拨千两银子给司马康,司马康拒而不受,后来没有办法才收下,但在治丧期间,则一切从俭,遵从了司马光生前的愿望。朝廷根据他生前的品德和政绩,赠他为太师温国公,用一品礼服装殓,谥号“文正”。在过去“文正”二字是不轻易谥人的,因为“谥之美者,极于文正”,司马光得到这一最为嘉美的谥号。百姓们听到司马光去世的消息,京城里停止买卖,四方的人不仅纪念他,而且还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家里,每餐前,都默默地祝祷他。
司马温公照耀青史的伟大风范,启发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人们从他不凡的品操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忠诚爱国与骨肉的至情,也见到了一位读书人能“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善天下”的卓绝操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追随这种不朽的精神风范,世世代代绵延不绝、长盛不衰。
先贤感人事迹2
齐朝的吴均写的文章充满着慷慨激昂情调。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在台城时,朝廷请吴均出谋抵敌,他吓得不知怎么回答,开口就说:“我的主意,赶快投降是上策。”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1]。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他又是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二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失。还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一卷。《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现被收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下21课)、《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先贤感人事迹3
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天生就懂得大孝。
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先贤感人事迹4
周朝的仲由,表字子路。(他是孔子的学生,他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他把自己的俸米从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家给双亲吃。
后来,双亲死了,子路当了大官,他到南方的楚地游学时,护卫车队达到一百辆,家里积攒的粮食上万钟(钟,一种容器,铁铸,容积约30斤),坐的时候座位上铺着几层厚厚的坐垫,吃饭时面前摆着各种食器和餐具。
面对此景,子路放下筷子叹息:“虽然如此,我宁愿还吃嫩藜叶和野藿叶等野菜做的饭,继续为双亲从百里外背米回家供养,可惜再也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先贤感人事迹5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_,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
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