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在北京实习报告三篇

刘莉莉

在北京实习报告 篇1

  不觉实习期已经过去大半,从学校出来得这几个月真正得迈入了社会,经历了洗礼,体验了辛酸,才知道人在社会得不容易,才真正得明白了父母得辛苦。

  上个学期做完毕业设计,由于年前没有联系到合适得单位,在家经历了一段空窗期,期间体会到了以前只听说过得属于毕业生得那种迷茫,那是一种对现状得无助以及对未来那种未知得恐惧,就是恐惧,一种害怕自己不能有所发展,碌碌无为得担忧。这种迷茫得无助直接导致自己在那段时间上情绪得低迷,脾气也变得狂躁,时不时得为点小事发脾气,现在想想当时得自己实在是太过幼稚和无知,父母在为我得工作担忧得同时,却还要忍受我莫名其妙得小脾气,非常谢谢他们在那段时间得体谅和开导,同样谢谢那段时间关心我得同学和老师,谢谢你们。

  年后联系了一位造价方面得师傅,在初次见面得时候师傅始终强调得一句话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首先就安排我去工地,要求我从最基本得东西开始接触,在施工第一现场在仔细了解图纸得前提下对各种不理解得地方加以参考,弄懂各种细部得问题。他认为一个好得造价师首要得就是对图纸有非常精确得认识,而这种认识就要求你对建筑物得构造非常得了解,而对于我们这种刚刚迈出学校大门,并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得学生来说,坐办公室并不一定是最理想得工作,不能一开始迈入社会就过高估计自己得能力,认为自己可以独挡一面,也不能对工资待遇有过高得要求,毕竟能力和酬劳多少是成比例得,没能力却要求高薪水非常得不现实,而且我们刚出来得这两年并不应该把酬劳看得太重,如何丰富自己得知识以及加强能力得锻炼才是首要得任务,能力才是薪金得筹码。

  之后就被安排到项目部,刚过来得前面十来天真得可以用游手好闲来形容,每天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在晃悠什么,那段时间我对这种安排颇有微词,因为并不是第一次上工地,之前自己在假期得时候同样在工地上实习过,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可以自己在第一现场吸收得知识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没有一个人提点,很多东西是没办法看出问题得,但施工员又不可能象老师教学一样一个个问题得向你阐述。这种整天无所事事得状态根本非我所想。而这最开始十来天师傅根本没有联系过我,只到后来又过了几天才电话联系,问我在这边是否习惯,有没有什么收获,我如实交代我之前得想法,表明我收获甚微。师傅笑说,那你还是没有掌握方法,然后交代我施工现场还是多去看,多去发现,多跟施工员交流,他们得很多得经验在学校内是肯定接触不到得,不要怕辛苦,不要怕问,这是一个主动学习得过程。然后要求我将这个工程得工程量计算一遍,也在计算得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自我提升得过程。

  然后在自己有些目标得时候就真得发现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得能力,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学习得,尤其是施工员在混泥土浇筑之前得检验,他会提出各个班组存在得问题,这些都是很好得学习得机会,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木工师傅在装模板得过程中高度会习惯性得提高一公分,因为要考虑浇筑混凝土得压力对模板支撑造成得沉降;了解到由于箍筋是机械加工,所以锚固要求得弯钩135度,其实有半个锚是90度得,而这些在施工过程中又是很难避免得,也了解到在浇筑混凝土得过程中,如果气温比较高,那么模板在浇筑之前都是要湿水得等等。

  施工员跟我们说测量在施工过程是非常需要注意得,包括基础得控制,龙门桩放线,后面得楼层标高控制,都要求仔细,严谨。有时候问题不一定出在你本身,有可能是和你合作得人得失误等等,所以需要复核。施工员在这个过程中跟我们提过不少由于放线错误导致基础偏位得例子,并在我们操作得过程中反复强调。

  另外,施工员在平时和我们交谈得过程中反复强调对图纸得熟悉,最好就是站在现场就能想象出那个位置是个什么情况,同时熟悉03G-101,对钢筋构造了解透彻,并希望我们有时间可以接触下资料方面,他认为一个不懂资料得施工员不是一个好施工员。突然发现要是自己真得施工,造价,资料全都可以来,那我岂不是全才了。

  在一边关注现场施工边计算工程量得过程中也明白师傅这样安排得好处,就是在发现问题得过程中可以随时到现场去了解这个部位得具体处理方法,从而很好得解决问题,基础部分得计算是头疼得开始,十几号不同得独立柱基础和两三种条基得组合以及地下室剪力墙得组合导致这一处得交接处异常复杂,而这几个子目又必须分开立项,如何计算准确且表达清楚费了不少得力气。

  同样一开始得时候以为自己对钢筋比较了解,然而在计算得过程中就发现了不少得问题,很多钢筋绑扎得处理自己其实并不清楚,尤其是很多细部构造得地方,有时简直是一头雾水,而到现场去实际对照,问题很容易得就得到解决。就像悬挑梁钢筋得计算,在没有实际上工地看现场得绑扎之前我得计算方法是错误得,和实际得并不相符,后来才改进得。而且在这样比较系统得计算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在计算规则上理解错误和遗漏得地方,对进一步加强对计算规则得理解很有好处。

  计算过程中由于很多小地方没有引起足够得重视,导致后面很多得计算全部错误,前功尽弃得感觉真得很不好受,这次我是深有感触。我所在得项目是一栋带地下室得九层综合楼,主体结构之间有一条变形缝,而左右两边结构得抗震等级是不同得,这就直接导致钢筋计算中Lae得取值不同,而我最开始就没注意这点,导致后面很多地方计算错误。要强调得是师傅要求我钢筋全部手工计算,他认为虽然现在利用钢筋算量软件计算得确非常方便,但是你对计算得过程并不了解,不利于学习。钢筋是建设工程中很重要得一部分,手工抽钢筋得确很麻烦,但你必须掌握。然后我就在接下来得计算过程中真正得了解到钢筋计算量之大,之繁杂。由于结构也比较复杂,钢筋得分布完全没有规律。直接导致得结果就是只计算完一个结构层得钢筋量用纸就抵得上当初毕业设计整个得计算量得用纸。而这计算中间由于有些地方没注意而发生了很多小得错误,例如同一根梁有变截面得时候,上部钢筋可以按通长计算,而下部得钢筋就得分开计算,而且截面小得可以按直锚计算,而截面大得就不可以,必须弯锚。像之前在学校期间接触得那些工程量得计算,包括毕业设计都是小型得建筑,几乎没有混凝土等级得区别,而这些大型得建筑通常都划分好几个混凝土等级,每个等级都必须单独分开列项,这也是我在计算过程中吃得一点小亏。再就是计算图纸繁杂得钢筋时,要注意不要重算漏算,按照一定得顺序进行计算。

  另外要强调得是现场看班组施工得过程中,和各班组组长得交流很多时候也可以学到很多平时没注意或者不了解得知识,或者可以毫不夸张得说在工地上其实什么地方都可以学到东西,就看你是不是带着发现得眼睛,学习得思维。

  在工地学习期间参加过几次班组例会,同样是一个学习得过程,学习他们组织例会得过程,以及施工员是如何主持例会得,如何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得资源。如何解决各班组之间得矛盾,了解他们在施工过程碰得各种问题,大家一起提议解决得方法,如何更好得安排施工进度而不影响总工期。其中两次有老板参与得例会更是让我长了见识,见识到他们是如何把话说得面面具到,如何“收买“人心,以及各方面得处理能力。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在实习过程中得收获不说有多么得巨大,但至少我认为我学到了不少得知识,我得储备多多少少得到了一定得提升,期间学到得不仅仅只是如何做事,还包括做人,可以说做人比做事难学,社会要求你不能做一个独立得人,那么就在这个提升专业技能得过程中同样提升自己各方面得能力,做一个成功得人。

在北京实习报告 篇2

  实习路线:

  逸夫二楼-燕南园-北大西门-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南如意门-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颐和园东宫门-万寿山北坡

  主要内容:

  一.关于尊重自然:就实习路途中所遇到的植被情况进行分析二.关于改造:就京密引水渠和海淀公园改造后群众的反响进行分析三.关于管理:就燕南园、蔚秀园颐和园的管理进行分析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总结XX年4月6日,李迪华老师带领我们选修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实习。本次实习首先在校内进行观察,然后从东门出发,经蔚秀园、海淀公园、六郎庄到达颐和园。途中,我们不仅见到了北大附近密集的居民区这些典型的城市元素,而且也经过了四环绿化隔离带等自然氛围浓厚的地区,这样,我们既可以亲身体验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协调的共存,又可以通过采访来了解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看法。另外,本次实习途经很多近些年发生巨大改变的地区,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我们对周围居民的采访以及亲自观察,加以对比思考,我们也更容易发现目前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更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周边环境。我想这些对将来从事规划师职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行进过程中,有许多平时经常见到的事物,在实习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突然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下面,就按照行进路线谈一下本次实习中我的感想。

  一.关于尊重自然首先,是图书馆东北角的那片三角状草坪,虽然面积并不大,但是依地形自然而成的不太规则的形状——类三角形——却使它让我心头一震。在人工草坪刚刚兴起时,偶尔见到一、二块整齐的绿茵,还觉得有点赏心悦目,毕竟,少见的规则形状让人看了有一定的兴奋感。然而,当所有的设计师都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博取人们的这种兴奋感、而使这种绿茵“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时,人们的这种兴奋感却被单调感和厌烦感所替代。(图)类三角形草坪(a)的确,现在的绿地,基本都是刻意追求的正方形、圆形或者非常规则的多边形,我很难想到除了单调以外的词语来加以形容,于是我不禁想问:真的只有规则这一种选择么?不可否认,整齐的绿地让现代化的城市更添亮彩,规则的形状让城市更有秩序,钟爱这种绿地的人也有一定数量,因此,在市中心,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区、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建设几个整齐的草坪能够把城市景观点缀得更好。但是,一旦这一理念不加控制,使所有的草坪都变成了这样一个形状,上面所说的单调就来了。

  另外,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绷紧的神经也需要大自然来调节,处处受到约束的思想也会渴望自由和灵活,然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我觉得,在普通的地区,特别是以生活为主要活动的居民区,并不需要把大量的草坪“格式化”,只要把空闲出来的土地加以规划,种上草籽,由居民自觉维护就可以了,这样才能让自然化最大程度的接近人类。在这个问题中体现出的理念主要是以自然为本,不应过分强调人类的因素,更不应该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因为有时,人类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恰恰大自然认可的才是人类所需要的。野外植被的旺盛生长(1)这一点在燕南园体现的很好。当我进入燕南园时,第一感觉这里像是一片农庄。这里的植被大部分是自然所成,而且随便找个地方蹲下观察便可以找到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因此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而且这样的植物分布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意愿:譬如,车前草总是分布在路两旁人们走过的地方附近,这一自然规则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现。而一些种在别墅前花园里的植物,虽然是人为栽种的,可是却与自然结合一体,看不出一点矫作的痕迹。(图)燕南园初春的植被(2)当时我想,为什么同是在北大校内,唯有燕南园内的植物不用任何人工浇灌就可以旺盛的生长呢?联系了晚些时候到达的绿化隔离带我才想清楚了其中原由。

  绿化隔离带(e)为什么绿化隔离带的护坡刚建成不久没有任何的人为干预就长满了各种植物呢?原因就是,它是靠自然播种、自然灌溉、自然生长所得的天然植被,它的植物种类、生长规模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确实是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植物的验替次序也是按照灰藜、苋菜等先锋植物——即生命力顽强的一年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既然我们让大自然自己进行选择,它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本身发展的植物、那些最适合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这也正是燕南园植被繁茂生长的秘密所在,正因为燕南园没有人进行所谓的“植被管理”,它才成了自然的宠儿,生发出一片永远自然的绿色。在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城市绿地所用的植被,全部是依照人类的意愿所选定,完全没有把自然放在眼里,最直观最典型的应当数在北京这种极度缺水的城市中种植耗水量极大的草皮的做法。结果呢?不仅草皮奄奄一息,丝毫没有改善环境,还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

  自然植被的魅力(3)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还少么,除了植被方面的例子,又有多少是人类偏要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呢?城市生态要改善,不是只需要资金的支持,只有学会依自然规律做事,向自然靠拢,我们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才可能长久的保持不衰。二.关于改造路过许多经过改造的地方,譬如海淀公园、京密引水渠,均是在近年经过较大的改造工程,通过对附近居民的采访,我得知了他们对这些改造工程的认可程度。京密引水渠经过多年逐段改造,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工程的原始目标是减少水渠的渗漏使北京地区的输水成本进一步降低,据资料称:“完成京密引水渠40公里的节水技术改造,每年可以减少渗漏损失1000万立方米。”可以说,原始目标已经达到。而且同时,水渠的改造,又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采访了两个散步的老人,他们都是手持一部收音机在渠边悠闲的散步,当我问道他们对水渠改造有什么感想时,他们都说,经过改造,渠水比几年前更加清澈了,而且周边的环境也好多了,周围的老人每天散步时看着周围的景色,心情都很舒畅,而且孩子也都在周围嬉戏,有时,爷爷带着孙子散步,看着孙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跑来跑去,他们感到很高兴。而且听说这项工程每年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他们更认为工程好处很多。

  但是,他们也指出,看到水中的水草越来越少,他们感觉不太舒服,他们说,总是感到水渠改造带走了什么。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如果在人工化改造水渠的同时我们能保持最根本的自然原貌,那么这些怀旧的老人便不会有这些失落感了,当然,后代人也便能知道京密引水渠改造前的自然原貌了。(图)改造后的京密引水渠(b、c)而当这个问题问到孩子,他们则是完全的肯定水渠,他们说平时可以在渠边玩耍,可以捉鱼。有一个农村来北京的孩子,当我们问他是否想家时,他说:“我特别想家乡的山,树特别多,一棵挨一棵,还有松鼠,有小蛇,我还抓过一只松鼠,特别好玩儿。”不过,当我们问他是否想从北京回家时,他又说:“不想走,我觉着北京也好,有高楼大厦,有汽车……”看来,孩子们既需要城市的现代化,又绝不可远离自然的和谐。我们在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绝对不能不进行自然景观的保护。只有让自然存在于现代化的每个角落,我们的城市改造才可以称得上成功。(图)海淀公园的儿童娱乐区(d)而距离北京大学较近的海淀公园的改造则是另一种思想。它侧重的是直接面向居民需求方面的发展。经过改造的海淀公园拥有大量的绿地,使得整个公园区的空气从早到晚都能够保持清新,一位老年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一年四季都来这里晨练,晚上吃完饭也常过来溜达,就是觉得这儿的空气特别好,多呆一会儿,心里更舒坦。”除了绿地,公园的其他硬件也十分齐全。

  特别是健身娱乐设施,更是能适应每一个人群的需要。其中有面向孩子的儿童娱乐区,有面向老人的老年健身区,还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残疾人康复区。而儿童娱乐区的地面更是在改造后,由水泥板改为了软泡沫型,使这一区域更加安全,更加适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一位带孩子来玩的阿姨说:“海淀公园改的挺好,原来孩子玩的时候,我总不放心,得在旁边一直盯着,现在好多了,只要他不爬高,我基本不用*心。公园里空气也不错,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也每天带孩子来这一趟。”她还表示,虽然家里没有残疾人,可是,她认为增加残疾人康复区非常必要,她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更能让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我认为,无论哪种性质的改造都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的需要,这样的改造才是成功的。三.关于管理在实习中我发现有许多在我看来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居住的居民对那里的环境并不是很满意,在我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在过去,那里的环境其实更好,由于管理不善才下落到现在的水平。既然建设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一定不少,但是,管理者却忽视了建设之后的管理工作,使得用大比资金建设起来的良好环境,因花费较少的管理维护不周而大幅恶化。

  譬如我在前边曾经盛赞的燕南园和蔚秀园里便有几位老人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示不能满意,有一位大爷便感慨的说:“我还没退休的时候,这儿的环境真是不错,本想退休之后在这享清福,没想到这的人越来越多,管理又跟不上,现在真想倒退几年呀!”建设当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手段,即便建设得再好,还最终会变回原样甚至更糟。颐和园的管理者使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为我们在山上留下的保持水土阶地,其实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遗产,但是,管理者却只为了游人眼睛的一丝快感就将这宝贵的遗产全部铲平,而后又种上了极不适合北京这种干旱气候生长的草皮。且不论维护草皮所需的铺设水管和运水灌溉的成本、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草皮与山上乔木无法共存的矛盾,单是铲平阶地这一项,就使现在的颐和园离真实的颐和园又远了一步,古人的许多杰作正是被这样一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摧残掉的。我觉得,管理者,特别是这种不可再造的景观的'管理者,应该时时注意保护,切不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改变景观的原貌,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遗产,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四.关于调查方法和问题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对于实习方法、调查技巧没有什么积累,因此,这次实习中,我觉得学到了很多,对一些过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视了。首先是对比的方法。许多事物只搞正面调查或许能得知它现在的情况,但是不经与过去的对比,我们却始终无法了解它的发展趋势。

  我想,调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预测未来,为实际服务,而要预测未来则一定要掌握发展趋势。譬如,前边提到的燕南园和蔚秀园的问题,如果不与过去的情况对比,我们是不可能认清问题所在的,我们只会一味的认为,两者的环境现在很好,而且将会一直好下去,这样管理的问题就被不经意间忽略了。而有些时候,对比会帮我们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症结。当我们单独看问题时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我们把若干个问题、若干种情况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另外一个是采访的手段。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自己查资料,但是,文字的资料毕竟有滞后性,而且,普通民众的个人看法也很难找到。而采访,不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贴近于生活,特别是要了解当地居民的看法时,自己查资料是无法得到所需信息的。总之,我认为,没有采访的调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的。有一个问题就是,京密引水渠的改造的确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原貌,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一定受到破坏。

  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对这一改造十分欢迎。我有些迷惑,我们的改造,到底是应该追求居民的满意还是应当追求自然生态的完美?

在北京实习报告 篇3

  在3月初人文学院集体组织同学们去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进行参观,在文学馆里我们亲眼看到现代文学史上记载的作家们的珍贵遗物,瞻仰了他们的风姿,更多地了解到他们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体会到现代文学殿堂的无限魅力,激发了我们这些学文学的历史使命感。我们也要用自己的良心做慧眼,以自己手中的笔作工具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揭露生活中的阴暗。思考昨天存在的问题呼唤更美好的明天。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学生的知识,逐渐熟悉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知晓他们在学习" 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我学会了怎样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学习" 学习任务,收到良好的学习" 学习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强烈自主性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对学生带来莫大的影响,所以老师要有爱心,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同一个班里的学生却有着很大的差别,面对复杂的学生群体处理好各种学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增加学生学习" 学习的动力。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学会察言观色在学生的表情上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表情揣摩学生心理,更好的了解学生接受的情况,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讲究师德,宽宏大量,不厌其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全面发展。爱其师学其道,教师应该主动同学生消除隔阂,关心学生,体谅学生,让学生在佩服老师的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加佩服老师的人格。

  在教学中老师要谦虚谨慎,精益求精,谨言慎行,如果出现了错误,虚心接受学生的指正。并及时归于更正,避免重犯同一错误。教学是流动的工作,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情况也变化很快,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必须不断学习" 学习,不断充电,敢于率先接受新事物,跟上时代的潮流,在教学上不陈旧不过时,尽量避免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代沟。学无止境,老师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 学习精神,不仅要专、要博、要新。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经验,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物委托,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长对班里的各项任务进行分配,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重要性,建立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在共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互帮互助,集体协作的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还能给学生以归属感,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依托,又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班级班级管理过程中还要贯彻不抛弃,不放弃的傻比哲学,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学习"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应该积极发现所谓差生身上的闪光之处,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让优等生适当受挫,让他们体会挫败感,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接受能力低的学生适当给于更多关注,不要对他们丧失信心。不要让班里的任何一个同学掉队。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教师事社会的良心,教师的工作关系得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兴衰,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