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作为”艺术之门”为我们所熟知。学习素描,使我们有了最基本的艺术感和艺术表达能力。作为园林专业,以植物造景为主,发展园林绿化,美化城市,改善自然环境。而园林绿化植物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绿化水平。而植物运用的好坏,是否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选择植物种类,这些都离不开设计施工,而设计离不开图纸,这也就变相的要求我们要有最为基本的美术基础。而这美术基础,自然就是素描。风景素描,是素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与我们园林设计植物,规划地形密切相关。
我们应用素描数笔便可以直观简洁的描绘出所见景物最主要的特点,本文字往往不如图片表现的直接,几行字写不出一棵树的优美姿态,几句诗亦难理解出夏季风吹叶动的清凉。而相对于照片,素描更加富有艺术的美感。当我渐渐能够用不太熟练,却又熟练地以素描作为媒介,进行表达与交流时,艺术感也慢慢的渗入到了生活中,渗入到了其他的学习中,这也影响我们园林专业景观设计的立体感与美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而艺术手段中,素描手段最为简单而且富有表现力。在素描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许多多的在理论课本中学习不到的知识,并深刻认识到素描课程作为美术入门与学科基础的必要性。
例如在观察描绘景物时,我们应该从景物的总体外形大体勾勒出轮廓和区域,然后再从整体到局部慢慢地细致描绘结构层次。而不是单一的从一个形体到另一个形体,从做到右,从上到小那么简单。从远到近,从浅到深,从虚到实,从一片树林到一个枝条,从大体规划到小范围的描画,正刚好与园林设计的步骤相统一。
从最开始的只是单纯的模仿黑白复印纸上的作品,到第一次去湿地公园写生,再到中华特优植物园,写生从最开始的一棵树到最后期末的一个景。学习过程很快,可练习过程很慢。同时,在写生时,我感受到了绘画能力不仅仅是表现在对景物的'简单模仿与空泛的眼观手绘上。良好的绘画能力一定首先能够完整、全面地表达出景物的特征。学会思考,学会观察,用心观察,用脑思考,用心追求物态,追求形神统一,而决不是一种抽象的图像概念。要知道,绘画对象的形貌只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载体。如果绘画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便会导致对象神态上的缺失。因此,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自形入神,神由形出,形神统一,才是完整地进行艺术表现乃至艺术创造所不可或缺的能力。
素描能够总体培养我们最基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等。通过素描,我们渐渐地能懂得如何才能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三维立体空间,渐渐地具有的观察事物与再现事物的能力。
作为从未接触过美术的理科生,第一次直面景物时,真不知如何下笔,比例关系,色彩明暗,结构层次全部需要目测和自我感觉。即时有的时候感觉对了,画的比例对了,但看着却不自然。经常是黑白灰的构成不正确,而透视失去立体感,远近无论如何都表现不出来。
一开始在湿地公园画的栏杆,由于忽略的地上的阴影,以至于,没有了实景的感觉,也没有了原来应有的立体感在;中华特有植物园画的水,不管怎样都觉的是平地而不是水体,和岸上的书一相对,整幅画完全没有整体感;而画到树木的时候,勾画的纹理总是过浅或者过深,所以在画上面看起来就没有了真实感。
老师曾教导过我们:宁脏勿净。然而这句话的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画变得太“脏”了。失去了明暗的对比,成了灰蒙蒙的一团,立体成了平面。这也证实了,明暗关系是如此的重要。在实习的过程,怎样把握好明暗,虚实对于我是最难的地方。尽管老师反复数次的讲过虚实关系,但是,一到自己的手上,却并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的简单,“这里颜色太浅”“这个层次不对”“画面整体太灰”类似的问题太多了,明明很好的景象,但是我却怎么也不能够用我的铅笔美好的描述出来。
总体说,还是自己的平常的练习不够,而素描的写生实习也证实了我的水平差的太远,欠缺的东西太多。也正提醒了我以后的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学习,而学习之后,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写生使我对素描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观赏艺术,发现艺术。原以为美术不过是消遣娱乐,但真若是握起铅笔在素描纸上来来回回三、四个小时也不是容易的事。耐心、静心,是我从素描实习中学习到的极为重要的两个词。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真正的素描学习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