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模板1
一、查字知道除字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除(chú)法的初步认识”,“除”字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先讨论如何在字典上找到“除”字?
生:我们小组认为应在标有“c”的那几页中找,可以找到“除”字。
生:我们小组讨论也认为在标有“c”的那几页中找,不过我们不是直接找“除”字,而是先找到“chú”,再找“除”字。
生:我认为--同学的方法方便一些,我刚才翻字典时发现每页的最上面都标有拼音,未找到拼音就不用看下面的字了,方便一些!
师:查查字典,“除”字有几种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
生:我们小组查字典知道“除”有五种意思,一是“去掉”,如除四害;二是不计算在内,如除此而外;三是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如2除6等于3;四是台阶,如庭除;五是任命,授职。刚才,我们讨论除与加、减、乘一样,是一种计算方法,所以我们认为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除”是第三种意思。
生:我查到“除”字在65页,有四种意思:一是去掉;二是不计算在内;三是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四是台阶:庭除。以前,曾称数学为算术,所以我认为是第三种意思。
师:用一个字概括“除”是什么意思?
(众生齐答:分。)
二、动手理解平均分。
师:请你拿出6――10个小圆片来分一分,要求分成两份,把结果填入表格。
圆片总数 个
第一份
第二份
师:通过操作,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拿出一个便成两份,一份增加,另一份会减少。
生:我用8个小圆片来分的,只有分成4与4时,两份同样多,其它不行。
生:我也只有分成5与5时,两份同样多。
生:我的没有出现同样多的!
生:你用了几个?
生:7个。
生:我用了9个,也没有出现同样多的。
生:我用6个,3与3同样多。
师:噢!也就是说用7、9个小圆片时,不管你怎样分都不会出现每份同样多,用6、8、10个小圆片时,可以出现每份同样多的现象。这种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显得比较(众生齐答:公平),它叫平均分。平均分时不管分几份,要求每份同样多。请你四人一小组,用12个小圆片平均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学生操作,反馈:2个6,3个4,4个3,6个2,12个1等几种情况)
三、动口表达小操作。
师:我们来用一用平均分好吗?老师在这里有一些梨和几个盘子,请一位小朋友来选用这些材料,用平均分来分一下,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其他同学看这位小朋友怎么分,注意动作、表情、神态等,来一个“看操作说话”如何?
(师指一位学生上台,望着9个梨子和5个盘犹豫不决。豁然回首,向朋友招招手,朋友在他耳边片语,他微笑着拿出8个梨子和4个盘子,开始操作)
四、动脑创造除符号。
师:同学发挥创造想象力,“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用符号表示出来。同时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设计?如何使同学接受自己的设计。
生:我们学习过加、减、乘法,我发现加号“+”旋转一下成为乘号“×”,于是我想把减号“-”旋转一下得到“/”来表示除号。写出的算式是8/4=2。
师(惊讶地)问:你们觉得………
(众生用掌声打断老师的话,为该同学的创意由衷地鼓掌!)
生:我爸爸告诉过我除号,“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可以写成算式8÷4=2。我认为除号能体现平均分的意思,你们看横线上一点,横线下一点,多公平!
生:刚才,我是画一把小刀来表示除法:8 4=2,不过我现在觉得他们的好一些!
师:你也很好!能在交流中欣赏他人优点,反思自己,作出明理的决择。也很了不起!
师:同学们,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比较常见,你在哪里见过呢?
生:计算机上是用“/”来表示除的!
生:数学书上,用“÷”表示除!
……
师:会读吗?看看书上规定它怎么读?
师:它读作(众生接:“8除以4等于2” )。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写几个算式,让同桌读一读,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五、动手应用新知识
选取生活中平均分的场景图,让学生写算式、读算式、说算式的意义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模板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
教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
板书:拼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
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闭眼自由想象。
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
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37页第1、2、3题。
(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模板3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
二、教学新知
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认识
①分米
出示一条10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估,引出这条是10厘米。
师:这也是一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预计学生能知这是1
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画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分米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建立观念。
②分米与米的关系
师:2分米长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4分米?10分米?
师: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1米=10分米。
3.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
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引导学生发现: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这节课我安排的练习题
都与几何测量、几何直觉直接相关,符合当前课改精神。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模板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
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
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45+23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40
=68(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追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
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第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模板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师:你们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样吗? 师:现在,你想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比较轻重的知识了吗?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三、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
1. 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2. 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二)猜一猜
1. 请学生相互之间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进行比较轻与重。
2. 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 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那样物体最重、最轻?
师:你们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较的吗?出示课件。
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等挂起来。
师:你们说这个方法怎样啊?你们现在看着这幅图,能告诉我们谁最重谁最轻了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生: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2. 小结: 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二)小练习
1. 师:请你们现在也学一学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的玩具进行比较,看看这个方法怎样?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