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xx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同年到南海一中任教政治,19xx年转正为中学二级政治教师。从转正至今,已满四年,担任过从高一到高三的政治课程,符合申报中学政治一级教师条件,现述职如下:
一、爱岗敬业、虚心学习、创新发展
从教五年来,我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身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并以“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育无小结,处处楷模”来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努力做到“甘为人梯,培养新世纪人才作嫁衣;自强不息,探索现代化教育竭全力”。
同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虚心学习,积极求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既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二是把自己身边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尊重每一位领导、教师,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缺少的东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与此同时,尊重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待,从学生身上学习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人格修养等等。
另外,我非常重视学以致用,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学方面,我探索和实践了“三自多导,质疑求异,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德育方面,我组织和参与了“网络德育”这一新模式,在省内外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二、立足实际、着力探究、促升教学
从教五年来,我从一位新教师的“邯郸学步”开始,到现在基本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走过了一条学习、积累、创新的发展之路。
我立足学校的学生实际,结合当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时势之趋,与时俱进,摸索出了一种切合校情、时代要求和自身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
从教头三年,我都担任高一的政治课。针对学生学习政治“贝多芬”(背多分)的现象和学生在政治课堂中思维桎梏的现状,通过我不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在第二个学年形成了解决这些难题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三自多导”的教学思想。“三自多导”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对增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发展提供很好的动力;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使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要求学生们做到能够自己阅读、自己质疑、自己追问,然后与老师善于驾驭、多角度地引导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三是“多导”要体现:
①鼓励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②鼓励学生的首创性、独创性,解除他们对错误的恐惧心理。
③避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造性潜力的学生。
④帮助学生培养韧性和恒心,支持鼓励他们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活动。
⑤创造并保持一个民主、轻松、自由的气氛,容许学生发表奇特而能自圆其说的某些见解。
⑥鼓励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包容他们的某些缺点。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把学生引进了生动活泼的政治课堂,破除了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和枯燥乏味,赢得了学生的推崇。
从教第四年是担任高二的政治课,这时,随着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主体式”教学在整个校园已经蔚然成风,因此,学校对育人的目标又有了更加清晰和高层次的要求。顺应这形势,我在“三自多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目标发展,质疑求异”的教学新模式。那就是:每一节课都要在明确的教学和德育(即认识与做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使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要求学生们做到能够自己阅读、自己质疑、自己追问,自己讨论,自己求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而把“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扬”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
从教第五年是担任高三的政治课,这时我的教学风格基本定型,但面对高考的激烈竞争,客观上要求自己必须有新的突破。为此,我把前四年的教学历程的积累的心得体会和高考研究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学生在高考竞技场上取得佳绩。我整个高三阶段的教学思想是“三自多导,质疑求异,全面发展”,把高一高二的一些优点继承下来,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这一年来,我坚持课前三分钟学生质疑和学生求答的活动,坚持每天一题训练,坚持课堂中“因为……所以……”式的争论,坚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前瞻性的高考研究和指导。从高考成绩来看,效果是明显的。
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所承担的学校或科组教研公开课均取得成功;
(2)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3)辅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撰写小论文获得南海市三等奖;
(4)所担任的两个班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5)20xx和20xx学年度连续两年的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获20xx年南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称号。
三、教书育人、激发潜能、德育创新
我的工作宗旨其中一条是教书不忘育人。从转正为二级教师以来,我先后担任了年级组长和德育处主任,这些经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幸福奠好基石”。我以真诚和竭尽全力的付出,参与和组织了卓有成效的德育探索,形成了我校激励教育和网络德育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