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十大巅峰之作

刘莉莉

唐诗宋词元曲十大巅峰之作

  《唐诗·宋词·元曲》内容简介: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庞杂无效的信息。今天,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效信息的选择能力。下面为大家带来唐诗宋词元曲十大巅峰之作,快来看看吧。

  唐诗10大巅峰之作

  《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全诗回肠荡气,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境界之阔大,非他人可及。清代诗评家沈德潜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乃千古名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无通常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凉州词·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如果把这首诗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正因如此,《凉州词》才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虽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令人襟怀豪放。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成为写愁的代表作。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海天愁思”中亦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于丹说,这首诗拥有强大的气魄,是柳宗元辽阔哀愁的体现。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是理所当然。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诸多诗选,七律部分多以《黄鹤楼》开篇或压卷,是因为这首诗被后世称为“唐人七律第一”,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宋词10大巅峰之作

  《暗香·梅》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疏影》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的代表作。张炎在《词源》中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似乎可以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这首《摸鱼儿》词的评语。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附: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词的背后是陆游与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词中情境,是两人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饱含着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满是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催人泪下。

  《扬州慢》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人称姜夔词风清雅空灵,此词表现得非常突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中用典虽多,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着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是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及婉约词的代表作。这首词影响很大,是宋元时期广泛流传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刘乃昌《宋词三百首新编》说:“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冷庐杂识》卷五)。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出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迸发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概,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精神,成为千古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是苏轼词及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元曲10大巅峰之作

  《双调·蟾宫曲 春情》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只有时光荏苒之后,忽然情到深处、痛处、折磨处,才知何谓相思。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

  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绿水青山依旧,却已不是故国。只好骗了自己,到茅舍人家去暂时寄存自己的心。

  《仙吕·寄生草》饮·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醃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人生不得志,往往如是。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颗忧国忧民心,怀古伤今,堪比屈原。

  《山坡羊·失题》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早星星鬓影瓜田暮”。早星,衰鬓,瓜田,暮色,斜斜长长的影子躺倒在地上……

  《双调 沉醉东风》胡祗遹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

  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

  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这首曲子里满是笑意。古今多少事,都付笑意中。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四首“闲适”是最能代表元曲风格的——以小品文字写隐逸闲适和人生感悟,几达极致。

  《越调·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应写于马致远中年时,他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奔波漂泊二十年后终于看透很多事,是一个满心伤痕的寡寞男子。

  《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在很久以后,一起回忆,当年那个纠结的身影,那段相思的日子,那曾经年轻有梦的黄昏,甚至那冷冷的秋风。

  《双调·庆东原 江头即事》曹明善

  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几句杜陵诗,一幅王维画。

  猿休怪,鹤莫猜,探春偶到南城外。池鱼就买,园蔬旋摘,村务新开。省下买花钱,拚却还诗债。

  闲乘兴,过小亭,没三杯著甚资谈柄。诗题小景,香销古鼎,曲换新声。标致似刘伶,受用如陶令。

  这首曲子写的是桃花源,是心中痴念的想,岁月静好如流水……

  唐诗宋词鉴赏策略谈

  本文重点讨论在唐诗宋词鉴赏中要注意的四种策略,试图借助它们达到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经常借用前人的说法或者用某个权威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者只是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学会翻译诗句大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学生课本上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笔记;更有甚者,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照搬大学课堂文学鉴赏的一套做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结果学生昏昏者多,昭昭者少,整个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效果甚微。为了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我们在唐诗宋词鉴赏过程中要注意下面几种策略。

  一、知人论世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知人”就是要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创作风格等来欣赏诗人的作品,“论世”就是要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背景,就难以切实准确把握诗词的内容。因此,在讲解古典诗歌作品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事件,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感情推动下创作作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才能使学生走进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和诗人同呼吸,共命运,设身处地地体验到诗人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李商隐十六岁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又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其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学生了解到李商隐是政治的斗争牺牲品,就能很准确地把握“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中寄托的诗人遭受压抑、人生不得志的情怀。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出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作为佐证,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是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建构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关系。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腐败政治的不满。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把这山野风光而且又是雨后秋凉写得这样明丽动人,并且为什么认为“王孙自可留”的原因。

  二、比较鉴赏策略

  叶嘉莹指出:“只看一首诗怎么知道他的好坏?你一定要比较,而且一定要找到相近的、作用差不多的或作风截然不同的诗人来对比,只有经常做这样的比较,才能够养成我们欣赏判断的能力。”艾略特也曾指出:“任何诗人、任何艺术家,都不能单独地有他自己的完全意义。”“我们不能单独地评量,必须把他置于已故的人中间,加以对照、比较。”对于作品,他认为:“只有与系统发生了关系时,个别的文学艺术作品、个别的艺术家的作品才有其意义。”不论是作家还是作品,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充分显示其特征和差异,才能有所发现并且作出准确的价值评估。只要有可比性,并能导致有意义的结论,同时代的作家或本人的其他作品都可进行比较,对此教师有选择的充分自由。

  对同时代的作家我们可以使用共时比较法分析不同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他们作品的深刻内涵。中国古代诗坛双星――李白和杜甫,尽管生活遭际有许多相似之处,诗歌活动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他们在诗歌中塑造的“我”的形象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李白的“我”狂放不羁、飘然不群,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指点江山,笑傲王侯,扬言要用“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临沧海,钩巨鳌”,为社会和苍生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杜甫的“我”脚踏实地,忧思萦怀,以泪眼凝视多灾多难的社会与人生,在丛丛榛莽中,在如磐夜气下,寻寻觅觅,辗转漂泊,力图为国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对这两个大诗人的作品分析就能比较到位。

  有些诗人、词人或因国运衰落或因个人生活变化等而出现了作品风格变化,对此我们需要用历时比较法进行分析。比如李清照在《醉花阴》中说:“东篱把酒黄昏后。”那时远方有一个可以让她想念的人,可是后来的《声声慢》中就只能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在寒冷中喝一杯酒来减少寒冷的感觉,但是三杯两盏的淡酒,怎么能够抵挡傍晚时候那么寒冷的风。此时她已经渡江南下,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温馨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再来看苏轼,曾有人评价他的词说:“眉山公词短于情。”实际上苏轼不仅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而且是婉约中的圣手。《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三、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策略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情况,经常与课前预设的不一致甚至相矛盾,有经验的教师把这些看成是动态生成性资源,他们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是耐心倾听、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的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再者,诗歌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越是成功的诗歌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越大。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学生认为展现了作者的悲壮情感,有的认为展现了自然的伟大,有的认为展示了作者的人格魅力,等等。对于这些不在自己教案范围内的理解,教师要能兼容并包,同中有异,并给出确切的评价,从而构建和谐课堂。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要加以欣赏,教师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要知道对文本的理解不能随意化、自由化。文本的客观内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语文教师应把这些资源积淀在自己的大脑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相机点拨,学生可以走得歪歪扭扭,但不能走出主干线。我们的课堂不是越热闹越好,学生的观点也不是越离奇越好,而是应该杂而不乱,应该在一定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标准下进行,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四、课型多样化策略

  唐诗宋词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教师通过讲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羁精神,感受到仁者光辉,倾听到豪迈高歌,聆听到浅斟低唱……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词数量少,难度略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较弱,且其人文内涵都只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这些篇目分散在各个教学时段讲授。对于选修课本上的63篇唐诗宋词,如果我们仅依赖于“讲授”这一单一的课型,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起来。选修课本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使用另外的标准编排讲授,比如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与王勃的《滕王阁》、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杜甫的《登高》等有关“登高”题材的诗词放在一起讲授。这样就能避免费时低效,整天忙于赶进度的烦恼。

  朗读课,教师可以规定篇目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考查学生借助声音、表情、动作传达诗歌精髓的能力。中国的古典诗词很讲究韵律节奏,极具音乐的美感,这种美感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朗读,不仅要读出音乐美,而且要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喜怒哀乐,读出真情实感,读诗的过程是对诗词的再创作。“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心声尝试复活文本的心声,而尝试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课这种课型许多教师不敢尝试,因为相对于考核机制来说,这种模式没有具体的“功利”。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对一首美的诗歌,如果学生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注意诵读节奏快慢的处理,声调高低的安排,则能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在抑扬顿挫吟诵中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在朗读中,学生能够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

  评论课,让学生尝试对某一首诗词的创作与构思、结构与内容、修辞与风格等方面进行感知分析,学会自己对一首诗词进行全方位认识;还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对某一流派(比如豪放派)、某一主题(比如“建功立业”、“思想怀人”等)、某一意象(比如“月”、“菊花”等)进行多元化、开放性的解读。这样能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在评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汲取许多成长需要的营养,形成了自己认识世事、认识人生的观念。同时,作文素材的积累,写作能力的迁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隐性“生成”。

  另外,我们还应有自习课,规定篇目让学生圈点勾画、评点批注,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还应有与所学内容相对应的习题课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组织视频欣赏、书法比赛,等等。总之,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型让学生亲近唐诗宋词,亲近传统文化。

  当然,唐诗宋词是浩瀚的大海,仅凭以上四种策略难以达到“风格迥异的作品给个性鲜明的现代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那些远去的诗人和绝妙的辞章能够帮助学生们建造起精神家园”的效果。为了唐诗宋词鉴赏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我们还需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江德松.走向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6).

  [2]许昌良.灵活对话文本.教学与管理,2007,(11).

  [3]罗时进.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评论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6]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朱光潜.诗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9]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0]周宏锐.关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建议.互联网,2009.

  [11]中华活页文选.中华书局,2010,(1).

  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

  几日前,在与文刀刘商讨千佛山下一毛驴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时候,他问我:你现在还写古体诗词吗?我表示现在已经不写了,倒还是会经常看。

  回到家,找出了高中和大学时代自己所写的古体诗词,成文的不成文的、合规的与随笔随性的,满满的几个笔记本,可想那时候的迷恋程度。自从着手写散文等长篇文章起,便搁置下了曾经所爱的古体诗词,最后一阕词也定格在了2010年2月11日。

  犹记得高一时期对宋词的迷恋,那时候从临沂人民广场下的大润发超市里淘购了一套《唐诗宋词元曲》,自此便坚持每日一首,一边读一边写,有时甚至到了看到身边一些景物就联想到某首诗词便要背诵出来的地步,亦从那时起,开始尝试写那样的文字。时至今日,高一时期所购买的四册诗词元曲集还放在办公桌上,闲暇时拿来读一读,仍旧满心欢喜,工作中的忙碌劳累、烦心聒噪也削减大半。

  在,常有读者给我留言,问我诸如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初期建议读哪些文章之类的问题,我常常推荐他们去买一套《唐诗宋词元曲》来看,每日一首,读懂看会理解透,每一个字词都要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再深一步来讲,跟随作者脚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引申为自己所思所想,正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之于写作的作用,对于我个人来讲,诗词歌赋助推了写作水平的提高,至少文字的运用上能有一个较好的进步。古人对于文字的精炼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用最少的字词表达出最丰富的韵味,传达出最真挚的情感便是那个年代文字的潜能所在,往往几十字的一首诗词便可传达出一整个故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人物所处环境、所思所想以及所要表达出的情感,更神奇的是,通过这几十个字会让读者在脑海里构思出一幅画面,仿佛自己便是主人翁,跟随作者一同经历一同感受,着实难能可贵。

  到了现代,深谙于白话文的我们,不得不用几百上千字的文字去释义古体诗词里所写的人与事,不是在评判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利弊,只是单纯地谈论之于写作的意义。在写作上,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文字功底又想得到提高的人来讲,更需要学习一下古代的诗词歌赋的用词造句,用最凝练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著名的那句千里共婵娟,虽直白意为相隔千里,也可以一起共同欣赏月光,但深意便为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更多了份祝愿在里面。

  语言的精炼、用词的讲究、篇章的构思、隐含义的深邃以及带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都会是你在写作上的助推剂,闲暇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元曲,利于写作也好,陶冶情操也罢,总之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