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西施咏》鉴赏

李盛

唐诗三百首之《西施咏》鉴赏

  《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来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译文】:艳丽的姿色,一向都被天下人看重。吴越西施女又怎么能久居低微?她原本在越溪给人家洗衣服为生的,后来成了吴王宫里的妃子。贫贱的时候,也没觉得她如何的出众了,直到她做了贵妃以后,大家才发现他确实很特别。君王派人为她梳妆打扮,身份贵重从来不自己穿衣服。君王的宠幸,使她更加骄奢妩媚,因为有君王的怜爱,也没有人计较她的过错。以前那些和西施一起洗衣服的同伴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见过西施了。奉劝那个西施的邻居,只学学皱眉是不会成为绝代佳人的。

  【注解】西施:吴越春秋: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傅粉:史记:孝惠时,郎侍中皆傅脂粉。

  浣纱:浣:洗涤。纱:一种布料,也代指衣服。 就是洗衣服。

  持谢:奉告。

  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按:颦古作膑。

  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传记】:这是一首以美女西施为题材的五古诗。创作时间应在公元753 年前,一般认为是诗人早期的作品。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号称古代四大美女。《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都有西施的故事。据说她是春秋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本是浙江暨南苎萝山下的浣纱女。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卧薪尝胆,谋划反攻。他采纳了大夫文种的计谋:给喜好女色的吴王夫差进献美女,使其耽于玩乐,疏于政事,从而给越国进攻吴国创造机会。美丽的西施被发现,大臣范蠡将其训练三年之后,献给吴王。吴王从此为西施所惑,最终吴国被越国所灭。

  【背景与赏析】诗人所处在盛唐时代,繁华的背后隐藏着政治危机,无处不在:奸奸佞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借裙带关系飞黄腾达腐败之风日盛,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能得到君王的恩宠,飞扬跋扈,恣意妄为。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埋没无人赏识,比比皆是。《西施咏》就是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

  诗的开首四句,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着重描写了西施有艳丽的姿色,是终不能久居人下的。所以呀,早晨还在越溪洗衣服,晚上就入宫做了吴王的妃子。 诗人借咏西施以喻为人。“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兴衰、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结尾四句写姿色平庸者,想效颦西施那是不可能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由此联系现实中的种种,不也正是如此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