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一、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招生人数

1、2022年天津高考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958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2人;

2、2021年天津高考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014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3人;

3、2020年天津高考综合(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242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4、2020年天津高考综合(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160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6人;

5、2020年天津高考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120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人;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天津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A 2 606 12910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本科A 10 610 12079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A 22 611 11848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本科A 42 623 9588 省政府

2、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http://www.GaokaoHelp.com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1综合 不限 本科A 2 601 12510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本科A 8 604 11977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A 22 606 11582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本科A 43 614 10145 省政府

3、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A 2 575 19658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2 601 14064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A 2 609 12425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本科A 2 611 12026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A 6 612 11796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A 16 613 11605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10 615 11207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地 或 物 本科A 4 619 10427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本科A 35 622 9868 省政府

(一)、广东金融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广东金融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广东金融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广东金融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广东金融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广东金融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广东金融学院和南京信息工...查看更多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央民...查看更多

(三)、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一、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招生人数 1、2022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365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4人; 2、2021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484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3人; 3、2020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查看更多

(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很多考生都在向北考网徐老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在云南的考生排名最低需要多少才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没关系今天徐老师帮助大家整理了近五年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位次,希望大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有帮助。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南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546分至600分,录取位次在25...查看更多

(五)、上海海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上海海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上海海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上海海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上海海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上海海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上海海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查看更多

(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很多考生都在向北考网徐老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在天津的考生排名最低需要多少才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没关系今天徐老师帮助大家整理了近五年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天津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位次,希望大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有帮助。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津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天津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537分至558分,录取位次在19...查看更多

(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招生计划和人数统计表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的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应用化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招生人数为3人;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的英语((只招英...查看更多

(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南大学各自招生办公布的数...查看更多

(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北政...查看更多

(十)、重庆交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重庆交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重庆交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重庆交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重庆交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重庆交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重庆交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查看更多

(十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西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西招生计划和人数统计表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西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西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西的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招生人数为2人;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西的应用物理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西的应急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南京信...查看更多

(十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北工...查看更多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学校设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师博士化率超过85%,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超过67%。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8人、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11人、国家特聘专家16人、*领军人才4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首席科学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特聘青年学者、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7人,以及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等近700人次。现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4个。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