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童话故事叙述中对“量”与“度”的平衡

刘莉莉

论童话故事叙述中对“量”与“度”的平衡

  导语:面对儿童读者心理和思维特点,童话故事不得不注重叙述上对“度”的把握,在提供足量信息的同时避免读者厌倦情绪和抗拒心理的产生。而“以三为度”的“三段式”则能很好平衡“量”与“度”的关系。

  前 言

  儿童,是一个耐心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的群体。面对这个特殊的接受群体,童话故事在叙述上不得不注重“度”与“量”的把握与平衡。童话故事既要提供一定的“量”,即人物、事件等,通过这些量的反复刺激,以满足读者的接受欲并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又不能过度,避免读者因过量的重复信息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抗拒心理。在童话故事叙述中,保证“量”不难,关键是“度”的把握。可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加拿大学者诺斯洛普・弗莱在《实用想象》一书中说:“在我们想象的仙境中,钟鸣三下――还有三个愿望、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等等。‘三’是我们在叙述作品中期待与满足的一部分,是我们心理学中的一项基本事实。” [1]确实,选择“以三为度”是巧妙处理和平衡儿童故事叙述中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这样既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保持了一定的刺激量,又不至于把小读者们赶跑。[2]

  “以三为度”的方式在儿童文学理论中,具体被概括归纳为“三段式”。“三段式”也叫“三迭式结构”,亦称“三段法”。即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一般遵循三段式发展的原则:或把事件分为开端、发展、结局三个阶段进行陈述,或在人为的配制上以‘三’为单位,或在表现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有三次的重叠变化”。 [3]那么下面我们就据一些典型的童话故事,具体来探讨一下“以三为度”的“三段式”是如何在童话故事叙述中平衡与把握“量”与“度”的。

  一、人物设定上采用“三兄弟模式”

  在童话故事中,我们常常看到如《三只小熊》、《三只小猪》、《三兄弟》、《三个新郎》、《三片羽毛》等等这样的作品,故事里设定着三个人物,然后围绕着三个人物展开叙述。并且这些故事中有的还呈现出“三兄弟”模式特征,即故事里三兄弟中,老三总是与老大老二异质,或聪明,或善良,或单纯。而有些故事中也往往设定一个他们共同的敌人或要面对的事情,最后总是老三获胜,老大老二均失败。

  如我们最熟悉的英国民间故事《三只小猪》,就是“三兄弟模式”的典型。面对应对共同的敌人大灰狼,三只小猪兄弟各自盖了房子。懒惰的老大老二分别造了茅草屋和木屋,结果大灰狼很轻松地就破门而入,把他们给吃了。只有聪明、勤恳、务实的老三造了砖房,使得大灰狼只得从烟囱爬进去,最后惨死在事先为他准备好的开水里。

  而追溯至十九世纪早期,在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里,已出现了“三兄弟模式”的童话创作。如上面提到的《三片羽毛》,童话中有三个王子,大王子和二王子聪明伶俐,三王子却头脑简单,不爱说话,别人都称他为“缺心眼”,两个哥哥经常排挤他。三个王子在面对国王对王位继承人进行的三次考验竞较中,唯这个“缺心眼”的王子每次都完成得最好,最后继承了王位,还成了一位明智的国王。

  二、情节安排上反复三次叙述

  基于儿童的思维与记忆特点,特别是儿童对事物的认知特点――重复,在童话故事中采取反复叙述是契合受众心理和期待视野的。因为儿童总是喜欢不断地重复一个认知过程,并在重复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但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于每一次的重复中完成设置悬念与揭开谜底的情节创作,并且反复的“度”要拿捏把握好,这样“三段式”重复恰如其分地平衡了这个“度”,使得童话故事叙述一波三折,逐步消除儿童对虚构故事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带动读者情绪并使其获得认知喜悦。

  回首中国历史长廊,早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为人熟知的经典章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叙述,就已见“三段式”在情节安排上的运用。

  徜徉图画书的世界,《迟到大王》也可看到约翰・柏林罕对“以三为度”的巧妙把握。图画书故事中,约翰派克罗门麦肯提在上学的路上,先是一条从下水道里爬出的鳄鱼,咬住他的书包,使他丢了手套并迟到;接着又被一头从树丛里钻出来的狮子咬破了裤子,爬到树上等狮子走远,再次迟到;最后过桥时桥下突然发大水,被巨浪袭击,许久才平息,第三次迟到。三次近乎离奇荒诞的事件组成了约翰迟到的三个小故事,层次分明,并推动这情节的深入发展,大大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激起了读者的继续阅读兴趣。

  漫游王尔德的童话世界,随意便可寻觅到“三段式”足迹。如我们熟知的童话《快乐王子》,快乐王子先后三次请求小燕子把他身上的宝石依次叼去帮助带着生病的孩子的穷困女裁缝、热爱剧本创作的又冻又饿的学生、卖不出火柴将会被父亲狠揍的小女孩。以及他的《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渔夫依次向神父、商人、女巫三人寻求帮助,以剥离灵魂。而灵魂为诱惑渔夫回归,也是在三年的时间里分别用智慧、财富以及女人的脚进行诱惑,从而又再次展开三个独立小故事,推进情节的发展。

  三、时空编排上“以三为度”

  在方卫平教授选评的《最佳儿童文学读本》(小学卷)中,只要细心,便可于多篇童话故事中发现“以三为度”的“三段式”的运用。

  “永远的布谷鸟”中选评的美国儿童作家保罗・维里厄德的《我的接线员朋友》里,“我”去西雅图看望莎莉,是“刚好过了三个月”。 [4]70而管家琪的故事《口水龙》中,口水龙阿丹面对朋友的消失,头两天还故作镇定,到了“第三天他再也受不了” [4]44。原来朋友们偷偷给他做围兜去了,“缝了三天三夜” [4]45才做好。

  “为我唱首歌吧”中选评英国儿童作家艾德里安的《为我唱首歌吧》故事里,玛丽修女和柯尔比护士把七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用了“仅仅三周的时间”。[5]而听众们是“坐在离舞台仅三米远的地方”听他们歌唱。

  “三天三夜”、“三周”、“三个月”等时间维度之所以用“三”来衡定,是因为“三”可以突出时间的长短,若换作“二”则时间显得过短,换作“四”则显得过长,不足以强化人物和情节。而“三米”距离刚好,不远不近,且在《为我唱首歌吧》中,“三米”距离让听众虽看不清孩子们的脸,但却能清晰地听见孩子们的歌声,突出了孩子们用生命歌唱出的天籁。在时空上把握好“以三为度”,那么故事的艺术表达将收到另一番别样的效果。

  四、结束语

  儿童故事中,对人物设定、情节安排以及时空编排上采取“以三为度”的“三段式”来平衡叙述的“量”与“度”,不仅是作品达到回环曲折的艺术效果,还极大地契合并满足了儿童读者的文学欣赏与认知心理,正因为如此“三段式”为众多儿童文学作家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