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话走进数学课堂

马振华

让童话走进数学课堂

  让童话走进数学课堂

  童话以其丰富的幻想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当然在数学课上讲童话故事,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童话而讲童话,而是把童话作为一种载体,让数学课借助于童话的功能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使每一节数学课都尽善尽美,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样也使数学课能丰富多彩!我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现在课堂上讲童话故事有以下几点好处:

  1.用童话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先讲了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科学家小熊博士通过卫星发现明天早上8时将发大水,小熊博士赶快叫通信员小兔通知大家转移。小兔随即边走边喊:“8点钟将发大水啦,8点钟将发大水啦,伙伴们,赶快搬家!”第二天早上8时,大水淹没了这一片森林。遗憾的是,仍然有大部分的动物被淹死了(有部分小动物以为是晚上8时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这一课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当我讲这个童话故事的时候,学生们都被其中的情景深深吸引了,都急切的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被这一个带有悬念的童话故事点燃了。用一个童话故事导入新课,能够很直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创设了诗意般的课堂。

  2、用童话故事巧妙串联练习内容。

  在数学练习课上,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练习的内容较分散,在设计过渡时,用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来过渡总显得不自然,那怎样的设计就自然、和谐了呢?不防试一试用童话来过渡。“在一个很远的国家,有一对非常聪明的小兄弟,大哥叫贝贝,小弟叫乐乐。有一次,有个魔鬼听说他俩很聪明,就想考考他们。魔鬼借助自己的魔力把小兄弟的父母绑架了。并告诉小兄弟必须过了魔鬼设置的ⅹ关后,才能救出他们的父母。第一关是一道这样的题目??第二关是??”(在每一关中设置要复习的不同内容)“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他很有数学天赋,但他也很骄傲,他看

  不起其他的人,他总是在黄昏的时候给其他人出数学题。一天他出了这样一道题:??(出示要学的内容)”“这题你们会做吗?究竟是小男孩聪明,还是你们聪明?”下面还有一题,小男孩不服气又出了一题??

  通过这样的故事串联,就能够很自然的把不同的内容连成一个整体,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同时在童话故事的背景下,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情节中去,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而牵挂,对设置的题目障碍也会全力以赴,激发了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提高了课题效率。

  3、用童话故事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

  “同学们,这一节课大家学得都非常认真。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听???已经下课,我们在明天的数学课上接着讲。”或接着原先课堂中讲的童话故事,在快要结束时留着结尾不讲,欲知结局如何,请听下次分解。

  这样让数学很好的依附在童话故事上,当老师讲童话故事时,学生们的眼睛立刻变得炯炯有神,人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在每一节数学课上,孩子们都能全神贯注地听,时间长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每一节数学课都尽善尽美,同样也使数学课丰富多彩!

  利用童话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兴趣。这样设计以优化的情境空间为载体,使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深刻体验,让学生经历观察、模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学生以独立或互助的方式得到解决,学生学习的欲望极浓,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亲切的情境完全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压力,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得到发挥和提高,从而出现了方法的多样化。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那么自然和主动,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达成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目标。通过想象情境地创设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也为数学的魁力感叹不已。在这一情境教学中,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对任何事都要有理性思考的世界观。

  童话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所以童话情境中进行教学,数学味还是十分浓厚,从而很好地做到了数学知识与童话情景的有机结合。从而利用语言来提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解决问题。我们努力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本质问题,让学生进入了数学研究的状态,让学生充分想象和创造,渗透了一种“转换”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