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王明刚

《背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体会到了,有的体会不到;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后才体会到。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流露的,还是通过某个身形体态表现的?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有的令人终生难忘。本课所写的是父亲的背影。学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要弄清:这是父亲做什么时的背影?这"背影"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什么感情?文章写这"背影"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页,首先看一下本课的"预习提示"和有关"题注"的一些内容。看这些内容可以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关于朱自清以及《背影》这篇课文的一些情况。可以轻声读一下。[1分钟])

  二、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和题注,了解作者。

  强调以下内容:

  (通过看"预习提示"和"题注"我们可以知道: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生于1898年,于1948年去世,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同时我们还知道,本文写于1925年……)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读者。

  (好,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要求……)

  三、 范读课文后学生自读。

  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含义。

  (好,刚才老师把课文范读了一遍,在本文当中,一些字的字音较难掌握,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字词,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同学们看他掌握得怎么样?好,同学们再一起读两遍。)

  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差使 狼籍 籁簌 迂腐 踌躇 蹒跚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读得很好。下面同学们结合"词注"看课文中对这些词又是如何解释的。请同学们轻声读一下。在读这些解释时,最好能和课文中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好,开始吧!)

  狼籍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关于字、词我们就先处理到这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主要思考、讨论以下问题。[亮小黑板;读题……。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解决。{5分钟。好,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思考、讨论的情况。}])

  四、 学生速读课文,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老师可巡回指导。理解每个问题,都应结合课文中有关段落。

  1、 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结合课后练习一)

  理解: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2、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结合课后练习七)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第一层(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3、 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即本文的中心思想)

  理解: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同学们对以上问题的掌握,就对下一步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接下来……[一遍])

  五、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思想。

  六、 理解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问:(咱们这节课上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却有点搞不懂了……)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理解: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七、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解了作者(具体内容岂学生复述);扫除了文字障碍(字、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这是难点的突破。

  八、 布置课外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 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用老师指定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