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全面准确的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同时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不断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3、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作者是如何通过一个爱情故事诠释那“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教学难点:作品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初识《边城》
预习作业:
1、阅读小说《边城》
2、体会小说中的风土人情
3、感受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安排设计上和以往的小说有何不同。
4、将自己的心得在小组内交流并写一篇读后感。
二、走进《边城》
引导学生从“热情”和“悲痛”俩方面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大美。“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文字的朴实”“故事的清新”不过是作者情感展示的托体,是“椟”,而其中之“珠”深蕴在作品内部的“热情”“悲痛”被人忽视才最叫沈从文痛心。《边城》几乎将全部的“悲痛”“热情”都凝聚在翠翠一个人生,并通过翠翠带的爱情托现出来。诠释那“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热情
让学生阅读沈从文的一段话结合课文内容探讨沈从文所说的“爱”的内涵,“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展示这样的一种“爱”的呢?七个学习小组各自探讨三个不同的话题,每个话题又着重探讨两个问题,然后交流、补充。
第一个话题:男女之爱。
(一) 翠翠对二老的爱 (二) 二老对翠翠的爱
第二个话题:祖孙之亲
(一) 爷爷对孙女的爱 (二) 孙女对爷爷的爱
第三个话题:兄弟之情
(一) 大老对二老的爱 (二) 二老对大老的爱
悲痛
《边城》在展示自然、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的同时,却流淌着一股悲剧的旋律,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良难免产生悲剧。故事充满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六月中夏雨欲来的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
引导学生探讨这曲形而上的牧歌的背后所蕴涵着的深深的“悲”的意韵:
1.翠翠 2.外公 3.天保兄弟
三、走出《边城》
作者为什么要作如此的安排呢?我们不禁要和批评家刘西渭一起追问了,“当我们放下《边城》这样一部证明人性皆善似的杰作,我们的情思是否坠着沉重的忧郁?何以和朝阳一样明亮温煦的书,偏偏染上夕阳西下的感觉?为什么一切善良的歌颂,最后总埋在一阵凄凉的幽噫中?而一颗赤子之心,渐渐褪向一个孤独者淡淡的灰影?”
结合现实社会和以下材料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1、作者创作《边城》的初衷。沈从文曾在《〈边城〉题记》上留下了这样的一些文字:“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
2、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1934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长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20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
3、作家汪曾祺曾在《沈从文的寂寞》中评论说:“他并没有想把时间拉回去,回到封建宗法社会,归真返璞,他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他只希望能在一种新的条件下,使民族的热情、品德,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能够得到新的发展。”
4、沈从文自己说:“与其把大部分信仰力量倾心到过去不再存在的制度上,不如用到一个崭新的希望上去。”在《边城》题记中他甚至针锋相对地反驳道:“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
5、《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作业: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一场美容浪潮正席卷全国,各省也纷纷打造本省“第一美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美” 的讨论,“美”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的美学家认为美是主观的,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中;另一些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客观的,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不管有没有人发现;还有一些美学家说:“美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它是主客观的产物。”
“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神秘,引得大家争论不已?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教学总结:
《边城》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整个故事情节。总的来说,课堂内容偏少,将时间耗在让学生看课文上,其实这个环节可以放到课前让学生预习,把这个时间多出来可以让学生多多体会课文的语言情感之类的内容,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沈从文的精神。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能迅速找到描写人物的地方,并且都找得比较细,比较全,但是要进行概括就有点难度了。比如说学生找到“假如爷爷死了呢”这点,学生认为这体现了翠翠的不孝顺。这说明两点:第一对文本还不够深入体会;第二,缺少分析人物的相关技巧。其实,可以对学生指出作者在描写主要人物,尤其是正面人物时,我们对这个正面人物的评价也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这就可以避免学生对人物评价的总体方向的错误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