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
导语:杜甫诗歌的风格表面虽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实际字里行间充满着浪漫主义精神,诗歌的风格和意蕴不是单一的,而是集众家所长,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圣",其诗被公认为"诗史",梁启超也说杜甫"可算半写实"(《饮冰室合集》)。杜甫"读书破万卷",诗家各派无所不学,叶嘉莹在《诗薮》中亦说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江"。上面这些评论都不同程度地从正面或侧面强调了杜诗的浪漫主义。这样看来,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一样,同样是杜诗善于飞翔的翅膀,而且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二者也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且极富特色,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一、杜诗的理想主义表现为典型的现实浪漫主义特征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充分表现作家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对"世外桃园"、"精神的故乡"、的向往与追求。杜诗中的理想主义在其现实浪漫主义特色中极为突出。诗人的理想主义是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在抒发个人的悲凉凄苦和不幸际遇时;在悲悯描写劳动人民的灾难时;在鞭挞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以及憎恶战乱带给人民灾祸时,流露出了诗人的极强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建立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杜甫"下悲小已,上念国家",他的最大理想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他的理想是参预政治的,是入世的,富于政治意义。这种理想是在揭露当时统治黑暗罪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兼济天下"的政治报负。杜诗中流露出对尧舜社会的极大向往,有对"原始自由共产主义"的一种渴慕。杜甫如此希望有圣君贤臣来治理国家,有比较清明的政治,更希望停止战争,让人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二、杜诗中塑造了大量的理想化的人和物的形象,它是诗人现实浪漫主义情怀的一种寄托
这些理想化的人和物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是典型的理想化了的人格表现;是现实人物又不是现实人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浪漫特色。浪漫主义创作典型的形象或主观精神的化身作为作家诗人理想的载体,它所描写的人或物,往往闪耀着理想的光彩,被作家在现实的基础上美化,典型化,神异怪诞化,这些形象往往是变异的。
杜诗寄托的理想人物往往表现在他的一些怀古、吟咏今昔人物及其故事上。杜诗咏人怀古多为咏史而兼吊古伤今,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人物的刻画上。这些人们形象不能单纯地看作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主观改造的反映,诗人的理想愿望就寄寓其中。如"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三、大量运用了想象,夸饰、比拟、象征、铺排、奇异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迷人和宏伟的气势、磅礴、激情、昂扬的节奏、瑰丽的语言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翁方纲说杜五律有"太白一种既盛诸公在",说七律"雄辩万古"(《石洲诗话》)。清人郑日奎在一首《读少陵集》中说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李汝伦先生在《杜诗论稿》中还对杜诗大胆的艺术夸张作了论述。等等,说的都是杜诗所采用的独特奇异的表现手法。
杜诗奇异的表现手法在夸饰和铺排,壮美和
雄浑上都有很好的显现。杜诗在夸饰与铺排中,又显示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豪壮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一转而为悲壮了。
四、直抒胸意寓主观于客观的表现,也是杜诗现实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
杜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欢快或愤激之情,悯民之苦,拯苍生之慨,汪洋倾泻,自由喷涌。如杜甫生平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 涕泪满衣裳"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奔涌的大喜欲狂。《春望》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亡国破,景哀人更悲也。我们知道杜诗中动用了好多"安得"句,这此诗作亦是结尾直抒胸臆之作。
杜诗抒发主观,以一种冷叙述的方式抒发难忍的激情。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之中,而不明白说出,留给读者体会。可谓不着一字泪而泪。杜诗这种不着一字情而情的特色别具一格,它带一定的现实主义特色,可以说是对浪漫主义特色的有益补充。杜诗中随处可见如此冷叙述的抒情方式,尤其在叙事诗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杜诗叙事诗的最大特点。诗中概括典型的生活形象,是诗人通过对客观现实的叙写和主观抒情,水乳交融地表现出来的,达到情感的艺术升华。如《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五、杜诗中对统治阶级的讽刺,反抗与非战诗作亦很有现实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一生有崇高的理想和悲天怜人的博大心态,加上他尚武任侠,狂放不羁,"嫉恶怀刚肠"等性格,更使得他的怀疑反抗精神更进了一步,而发展到了非战思想。高尔基说批判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家是"自己阶级的`判逆者,自己阶级的浪子。"我正可以借过来说杜甫,说他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浪子。自然杜甫是这样一个人,使得他的讽刺怀疑反抗之作别具特色。他的怀疑反抗讽刺愤懑的情绪往往表现在对统治阶级奢侈浮华的生活作夸饰铺排的叙写中实现的。同样,杜诗对个人遭遇的叙写,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反映,也透出了反抗的精神情绪。这些反抗情绪是诗人理想的表现。
杜甫受到"温柔效厚"诗教的影响,有"劝谏忠君"的思想。其实不全是这样,诗人还是位大胆厉害的讽刺能手,他的诗攻击讽刺的范围很广,不但有大官、显宦、贵戚以及形形色色的人,还有皇帝,包括诗人生活时代的三个皇帝。讽刺是诗人抒发憎恨不满心绪的手段之一。杜诗的讽刺有隐喻,象征、旁敲侧击,反话正说,似扬而实贬的特点。诗人的讽刺,表现了诗人爱憎感情的崇高,憎恨的激切,讽刺打击的无情,是对忧国忧民胸怀的反映。同时这种讽刺是对诗人忠君思想(儒家的平和,忍耐等)的突破。
六、杜诗中的山水田园诗亦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杜诗的山水诗往往表现出一种壮美,磅礴的气势。西方浪漫主义诗画也都带有这一特色。"大山水诗须有大气概,方能俯仰八荒,吐纳千古",杜诗兼而有之。杜诗《发同谷县十二首》刻画较为精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收河南河北》)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关注,从收复失地的欣喜中,一腔深情尽呈。
杜诗的田园诗则表现出一种清新优美恬淡朴素的特色。浪漫主义主张朴素清新流畅的生活情趣,主张回归自然界,同大自然相融相谐,这是对人世喧啸的一种反感逃避,一种抗争和返朴归真。杜甫也以此来排解对世俗人生的一种愤懑和抗争。
杜诗中,往往现实中有浪漫因素,在浪漫中有现实因素,它们在内容题材和创作手法上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有时浪漫因素较为突出,有时现实因素又较为明显,二者往往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纵观杜甫的这类诗作,我们的不能不说现实浪漫主义诗作是诗人杜甫的一个闪光点,同时也是杜诗风格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