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其三全诗翻译赏析

黄飞

杜甫《秋兴》其三全诗翻译赏析

  《秋兴》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裘马自轻肥。

  注释:

  山郭:山城,指夔州。

  晖:日光。

  江楼:临江之楼,夔州临江。

  翠微:青的山。

  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

  泛泛:形容小舟在水中漂浮,无所归依的样子。

  匡衡:字雅圭,汉朝人。因上疏言政,得汉元帝的赏识,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事迹见《汉书•匡衡传》。

  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琯,故以匡衡自比。

  功名簿:是说自己因上疏言事救房琯,遭受朝廷贬斥。

  刘向:字子政,汉朝经学家。宗室,历仕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屡次上书言事,以忠直闻名,为权贵所忌。刘向是著名经学家,宣帝时曾在石渠阁讲授五经,成帝时,领校内府五经秘书。

  心事违:指事与愿违。此句是说自己希望能如刘向那样传承儒家经学精神,但也难偿夙愿。

  同学少年:指少年时代的一起读书求学的朋友。

  多不贱:大多作了高官。

  五陵:指汉代长安的五座帝王陵墓,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陵历来为豪门贵族的聚居之地。

  轻肥:即轻裘肥马,比喻富贵。《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自轻肥,有神意自得的意思。

  朝晖:旭日初升。

  翠微:山气青色。远望山则翠,近望则翠微。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这两句是说,清晨,山城里的千家万户静悄悄地被晨曦笼罩着;我独自登上江边的高楼,看那翠微的山色。诗句反映的是秋景清明,山城宁静,而诗人的心境却是感伤一生事与愿违的`不安情状。看似写景,实为寓情,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译文: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

  赏析:

  《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背景: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广德元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这组诗,前人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右仲《杜臆》的意见最为妥切。他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可见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这是《秋兴》组诗的第三首。

  上首诗写夜,这首诗写清晨。

  首联:“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千家”指人烟稀少。“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以“静”饰“朝晖”,空寂冷漠之意顿出。早起坐江楼赏朝晖,看翠微,似乎不无惬意,冠以“日日”二字,就揭示出诗人无聊而孤寂的心情,并使“朝晖”失去诱人的光彩,甚至望“翠微”生厌。

  二联就眼前所见作进一层铺叙。“信宿”,一夜曰宿,再宿曰信。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是“日日”看到的景致,在“泛泛”、“ 飞飞”中就透出诗人的憎厌之情。身处异地,心怀家国,触目皆愁,日坐江楼,看朝晖,对翠微,已透出无聊情绪,而舟泛、燕飞又皆从无聊者的眼中看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益发清晰。

  三联借古人写心中事。这里是指如果抗言上疏论奏政治得失,何减匡衡,结果却因此遭贬,“伏奏无成,终身愧耻”,因此说“功名薄”;进而不得为国出力,只得退而讲经如刘向父子,但窗老一经,一事无成,违背自己的心愿,因此说“心事违”。说“功名薄”,说“心事违”,以转进一层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抗疏遭贬,著诗抒情,诗人借二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委婉深沉。

  结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想到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诗人本不得意,却以得意者反衬,转折得突兀,收结得愤激,诗正是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