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1)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2)身独完(3)!
投杖(4)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5),长揖(6)别上官(7)。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8)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9)壁(10)甚坚,杏园(11)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12)!
忆昔少壮日,迟回(13)竟(14)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15)。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16)!
弃绝蓬室居,塌然(17)摧肺肝。
【注释】
(1)垂老:将老。
(2)焉用:何以。
(3)身独完:独自活下去,完即活。
(4)投杖:扔掉拐杖。
(5)介胄:即甲胄。铠甲和头盔。
(6)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7)上官:指地方官吏。
(8)孰知:深知。
(9)土门:在河阳附近,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10)壁:壁垒。
(11)杏园:在今河南极县,为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12)端:端绪、思绪。
(13)迟回:徘徊。
(14)竟:终。
(15)丹:红。
(16)盘桓:留恋不忍离去。
(17)塌然:形容肝肠寸断的样子。
【译文】
四野的战争还没有得到安平,(我)已经老了(却)得不到安宁。
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
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
庆幸牙齿完好胃口不减,悲伤骨瘦如柴枯槁不堪。
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
听到老伴睡在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
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
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
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
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
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哪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
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
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
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
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
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
【创作背景】
《垂老别》是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和《三别》六首中的一首。它的写作背景和过程,和其它五首一样,都是在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三月唐王朝九节度的六十万大兵溃于邺城这一特定的`危急时期,和自洛阳以西至渔关这一特定的后方地带,杜甫根据他的所闻所见所经历写成的。朝廷为防止叛军重新向西进扰,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垂老别》就是抒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