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人生观

王明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人生观

  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发,探索杜甫的人生观,我们会看出他忧国忧民的个人感情。

  杜甫的人生观是奋发向上的。从他的诗中,我们读不到那种消极人生的颓废思想。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发,探索杜甫的人生观,我们会看出他的 除了大多都是体现忧国忧民的个人感情色彩之外,借描绘大自然来抒发人生情怀的内容居多。他顽强,富有牺牲精神和利他思想。大家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谓杜甫的思想政治观,说穿了这也就是他的人生观。他一生都关注政治,无论在朝野内外。他之所以热爱国家大事,是因为他的诗作品具有较强的政治观点和爱民思想。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发探索杜甫人生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人道主义胸怀与忧国忧民的崇高人生思想境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对大风破屋,一群孩童抱茅草,所住草堂雨天漏水,长夜难眠等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杜甫宁可自己被冻死,也要实现“广厦千万间”,促使“天下寒士俱欢颜”所呈现的人道主义襟怀。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与舍己为人的高风气节以及忧国忧民的崇高人生思想境界。

  1.坦然、恬淡的人生心态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拄着拐杖的瘦弱老人,站在屋外门口,瞪眼望着他住房的茅草被肆虐的秋风一层层卷走吹洒在江郊四处……杜甫此时无奈的心境中夹杂着些许淡定。而此心态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委的,我们可从如下两点得到分析:

  (1)多年艰辛的经历练就了杜甫坚毅的秉性以及心态的平和。曾经带领举家老小四处流浪,经历了无数战乱,以及饱受怀才不遇之境遇,怎么能被这点秋风所吓倒?他早已习惯了随遇而安,坦然面对各种情况和事物。而这里杜甫的无奈,却不是什么忍受和顺应;杜甫的坦然,也并非对战乱的麻木不仁。

  (2)生活的暂时安定,已让杜甫对多年的劳苦忧患意识有所放开,而是去乐观地地追求清新闲淡的日子。

  2.叹世态炎凉,推己及人的人生博大襟怀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能收回来的茅草却都让“南村群童”给当面抢走了。“欺”得令人不能忍受。“归来”只有“自叹息”,而不幸到这般地步,却得不到别人的同情与帮助,只好自我感叹无奈了。而“倚杖”与“老无力”的对应,让人联想身处此境的穷人会有许多。杜甫慨叹世风炎凉的同时,推己及人,意在言外。由此可见,杜甫由自己的痛苦,联想到广大穷苦大众的痛苦,充分表明了他已把自己的命运与广大劳苦大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到一处。

  3.窘迫境遇中忧国忧民的人生崇高思想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天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关于杜甫的生活境遇,通过雨夜沾湿作铺垫带来的痛苦,充分表明了他长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说明了这不仅是杜甫自己生活的痛苦遭遇,而且也说明了因多年战乱给国家带来损失以及给广大百姓带来疾苦。心存忧国忧民理念,怎能安然入睡呐?由此看出,杜甫对长期战乱的反感和对未来人生的远大抱负。

  4.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救世济人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非常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充分表达了杜甫的才情及作品升华至只要能让天下百姓都能住上这“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想住所,自己捱冻而死也心甘!为了天下百姓,这是十分可贵的。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理想与崇高品质的体现,被杜甫用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以及至死不悔的豪情壮志。杜甫由家到国,从个人到全体人民推己及人的博大情怀,充分体现了他对广大人民的真诚关爱之情,这与以下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1)家庭文化教养和熏陶,使杜甫自幼就灌输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人生观,同时因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因素,杜甫也具有着张扬和浪漫主义色彩的一面。

  (2)杜甫执着追求人生信仰,执着追求政治理想。

  (3)杜甫本人的丰富的感情因素也是原因之一。杜甫处在艰难的战乱时代,面对人生、自然和社会,能够机敏地表达出自己的政治理念,从而促使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和谐而统一。

  三、仁政思想是杜甫和谐理念的核心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谓杜甫的政治观,其实也是他的人生观。杜甫一生都关注政治,无论在朝野内外。杜甫之所以热衷国家大事,是因为他的诗作品具有较强的政治观点和爱民思想。正是因为他拥有这样一个宏伟远大的抱负,他才倍加热爱生活和百姓以及大自然风光。杜甫嫉恶如仇,敢于向社会腐败与黑暗现象宣战;他非常同情广大劳苦大众,甚至心甘情愿为摆脱百姓的痛苦而牺牲自己的一切。因此,我们说杜甫的爱民思想是其政治和谐理念核心的根基,而社会和谐的最终目的就是造福于人民。

  四、结语

  诗人杜甫以崇高人格和博大胸怀对自然、人生充满热爱之情,其真诚和谐的人生观为后人树立了楷模。而杜甫精神的核心就是忧患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美德。其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以及爱护国家爱护人民的高尚情操,加之其自觉地社会良知责任感与人道主义精神,架构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