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和杜甫的背景资料
杜审言和杜甫是什么关系
杜审言唐朝文学大家,你们感觉到惊奇吗?杜审言和杜甫都在唐朝,而且两人之间也就相差一百年左右,难道这两个人之间有关系吗?最主要的是杜审言虽然没杜甫的名声大,但是两人都是以文章为名,其实两人不仅仅有关系,还是很亲的关系,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爷爷。
杜甫图
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四个人共同被称为“文章四友”,杜审言的作品多简朴也很朴实,而且杜审言擅长写五言诗词,严格遵守格律来写的,原来有杜审言很多的原作品。可是时间久了没有流传下来。与杜审言相比,杜甫的诗有又什么特点呢?
杜甫的诗词里多了一种积极进取的风格,后来由于朝廷的问题,杜甫的写诗风格也有所改变,慢慢变得有种忧国忧民的意识,这其实都是来自于传统文学的影响,杜甫诗中透露的更多的是那种悲伤的气息,这其实也是一种涵养。
杜甫所写的风格是受到了传统文学的影响,同时他也开创了以文为诗,其实也就是诗歌,也就是诗词和诗歌的展现的一种改变,这是杜甫在诗学传统影响下的发展,杜甫的思想是注重体裁,比较的文雅,这也就是杜甫的诗词传统的证明。
杜甫和杜审言的关系在诗源上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在杜甫的诗中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和杜审言的诗风很是相似,这种影响说起来也可以说是一种风气。所以杜审言和杜甫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诗人杜审言的简介
杜审言是今天的河南巩义人,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然而杜审言简介中他为人非常高傲,常常看不起周围的人。
杜审言图
有一次,杜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他得意地走出来,然后对周围人说:“苏味道一定被气死。”听到此话的人感到很奇怪,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只见杜审言娓娓道来:“当他看到我写的判词,一定会自愧不如。”还有,杜审言还说过:“屈原、宋玉的赋,也不过如此。至于王羲之的书法,只配做我的`学生罢了。”由此可见,他有多高傲。
另外,由于他的目中无人,因而紧接着便得罪了郭若讷、周季重。此两人的权势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于是就想尽办法构陷杜审言,杜审言直接被杀。就在这紧要关头,杜并当时很小,看到父亲的状态,就潜入刺杀了周季童。然而,不幸地是,杜并却被那里的人当场杀死。
这件事情产生的影响可是不小,竟然传到武则天耳朵里。就是这样,杜审言又被召进京师;又由于他诗文写的很好,就被赐官。不久,由于他与张易之兄弟有来往,后来张易之兄弟两人没落,而杜审言便被流放到峰州去了。
看完杜审言简介,我们了解到他狂傲的性格,但是对于他的诗而言,总体说来风格以浑厚见长。公元708年,73岁的杜审言病逝。
杜审言的诗渡湘江的赏析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渡湘江图
这首诗写于公元705年,当时杜审言被贬到峰州。当他乘船过湘江时,面对这源源不断向北流的湘江水,心中有所感,就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春天到了,阳光明媚,花开鸟鸣,一片夺目的景象。可是,这无非增添我的忧愁罢了。想往日,我也曾到此地一游,那时的心情是多么地愉快,而今,我这个被贬之人,哪有这赏花的心情呢?我看着湘江水源源不断,向北流去。我何时才能回到北方,一展我的宏图大志呢?真是令我越想越伤心。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光明媚,花鸟依旧,不过物是人非罢了。曾经作者面对这种天气,也一度心旷神怡。而如今又经过这个地方,如此的美好只不过是增添忧愁罢了。接着,最后一联直接指明自己的处境。“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诗人为何会看到美好的东西,反而变得忧愁了呢?原来是自己被流放到南方去了,“独怜”两个字,表明自己此刻心情唯有自己能够体会,也显示出自己的无奈心情。面对湘江水,不断地向北流,而作者坐在船上,只能不断向南漂移,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呢?其中的辛酸与凄苦,真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得来的。
总之,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被贬的心情,显示出作者的无奈之情,同时也显露出作者对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