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杜甫的最终归宿
杜甫,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素有“诗圣”之称。早年游历过江南、山东一带,后来飘泊于甘肃、四川一带,最后离开四川,在湖北、湖南等地流浪,一直到死为止,都过着贫穷的日子。这位深为后人敬仰的诗人最后归葬何处呢?
诗圣杜甫的墓园,在全国至少有八处,如河南巩县、偃师,湖南耒阳、平江,陕西华阳、四川成都浣花溪等。
究竟何处是真墓,何处为疑冢,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经过研究、比较和考证,比较集中的`看法在河南巩县、偃师,湖南耒阳、平江四处。
《旧唐书·杜甫传》载:大历五年(公元770年)4月,杜甫从湖南长沙举家南往郴州,行至耒阳时,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县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应为大历五年)啗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乃就地埋葬。
《耒阳县志》也有记载:“杜陵祠在县北二里,祠后即杜墓。”而且此墓现在仍存,位于耒阳市一中院内,封土圆锥形,基砌花岗石,周围有石栏,正面嵌有青石横额,上镌“唐工部杜公之墓”及“(南宋)景定癸亥(1263年)孟夏,县令王禾立石”等字样。
另有一说认为,杜甫葬于湖南平江。依据是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元稹曾说:“(杜甫)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
《平江县志》也称:“甫自蜀归病,卒于潭岳之交,宗武(杜甫之子)扶其榇旅殡岳阳四十余年。平(江)为岳属县,南小田有甫墓,盖权厝冢也。”现存的平江杜甫墓系一砖砌墓冢,前有墓碑,周围有砖砌墓墙。
据考,耒阳、平江两处杜墓,本是临时停灵之所,后棺枢迁出,只余空墓。所以,似可作昨日黄花待之。
《旧唐书》还记载:“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雨之枢归葬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清人钱泳也在《履园丛话》中说:“按《河南通志》云,唐工部郎杜甫墓在河南府偃师县之土娄村。”钱泳还说,乾隆年间曾对偃师杜甫墓进行修葺和扩建。言之凿凿,出似乎让人非信不可。
现存的巩县杜甫墓在新县城(孝义镇)西10华里康店公社康店村邙山岭上。墓地座北朝南,高约15公尺,宽约10公尺,呈方形。墓前竖有清代早期所立石碑两块,其中一块立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墓周围松青柏翠,气象森然。杜甫墓旁附葬着其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二墓呈东西排列。明清之际,到巩县杜甫墓园凭吊的文人墨客甚多,留下不少咏叹感慨的诗作,这为证实此处墓冢确实为杜甫葬处提供了不少凭据。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河南巩县为杜甫的真正墓地,笔者也认为,迁葬祖茔应该是杜甫的最终归宿,而其他几处墓冢,大概早就成了空穴,至多也不过是衣冠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