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和白居易诗中的颜色论文
论文关键词:杜甫白居易诗颜色
古诗中多用“颜色”这个词,如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和高适《燕歌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颜色一词在这两句诗中意思大不相同。唐代杜甫和白居易是中用“颜色”一词较多的两位使人,下面我以他们的诗为例,探讨一下颜色一词在古诗中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杜甫《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表城》诗中有“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伏,霜露在草根”,结合上句可知这里颜色昏是指天色苍苍,昏暗不明:在《虎牙行》中“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这首诗是写三峡景色的,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里的颜色意为天色昏暗。可见颜色的第一种含义是指天色。文天祥在《一拍》诗中还直接引用了杜甫的句子“风尘澒洞昏王室,天地惨惨无颜色。”
第二种含义,我们来看下面的诗句,杜甫《秋雨叹》中“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哀江头》“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花底》“深知好颜色,莫做委泥沙”《园人送瓜》“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棕拂子》“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这个颜色是指棕拂子的外形、外貌。这里颜色分别指决明、苑中的花草,花朵、瓜、棕拂子等植物花草瓜果外表的光泽和色彩。由此可以推断出颜色的第二种含义是用来形容植物的生长状况、外形和光泽,意思大多形容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欣欣向荣。《病柏》中“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是指植物的气色。在白居易诗中具有相同含义的诗句也不少:如《白牡丹》中“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这里颜色引申为植物供人欣赏的、美丽的外形,在答《桐花》中“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在《东城晚歇》中“绕冢秋花少颜色,细虫小蝶飞翻翻。”颜色都是这种含义。《秋槿》“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这首诗是说槿花到了秋天天冷黄昏时,开后落下的一种萧索状,结合上句“”结合上句“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还有下句说男儿和女子“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这里颜色是指植物花草的美丽外形。
第三种含义如在《柟树为风雨所拔歌》中“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这首诗是说柟树被风雨吹倒了,草堂上的亭亭一青盖也没有了,让草堂也黯然失色了,不好看了,我们把好看的地方叫做风景,这里的颜色暗含风景的意思。《南池》“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这首诗一大半是写景的,这里的颜色由外表的美好引申为使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比较明显,比上个例子更加明显。《解闷十二首》的第十首“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京华应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这里的颜色根据上句“青枫隐映石逶迤”也是风景的意思,意为京华见此也黯然失色。白居易《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我们从诗歌题目‘“同游曲江”,以及此句后的“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两句写景,还有作者的明确表示“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可以断定这里的颜色是景色的意思。白居易《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同用深字》“索莫少颜色,池边无主禽。”这里颜色也作景色解,意为池边没有了主禽-孔雀,就没有了景色。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颜色的第三种含义指风景、景色,美丽的地方。
第四种意项,我们先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句子“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南北朝.何逊《与苏九德别》“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这里颜色很明显意为面容。在杜诗中这类诗句有《梦李白》中“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这句是说杜甫梦到李白,醒来后看到屋梁上的月光,还疑惑在照着李白的面容。《百忧集行》“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这种颜色是指人相貌、面容。与《寄岑嘉州》中“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的颜色意思相同,都是想见一面的意思。南北朝.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意项,在魏晋.曹操《塘上行》“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和江淹《古离别》“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中颜色均为面容的意思,意为想见一面。唐.曹唐有句:“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这里颜色很明白指面色的意思,意为病中面如泥沙,面如死灰。《贻华阳柳少府》“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颜色温是面熟的.意思,这里颜色也是指面容。杜甫《赠李白》中“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这里的颜色稍微引申为面色。白居易《伤唐衢二首》“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这是颜色是声色的意思,意为大动声色,大悲失色。《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这里的颜色由人的面色、面貌引申为美色、姿色、美丽的人。汉代无名氏的《陇西行》中即有“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意为这好妇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姿色。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朝来暮去颜色故”这里颜色指姿色,意为琵琶女年老色衰。只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下场。《长恨歌》中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古冢狐-戒艳色也》首句“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姿色。白居易《寄元九》“三年不放归,炎瘴销颜色。”,这首诗是白写给在外贬官的元九,结合上句“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可知这里颜色是指面色,确切地讲是指好看的面容,憔悴谪南国,三年不放归,使得好看的面容也越来越失去了光彩。可见颜色的第四种含义为人的面容,由面容引申为好看的面容,女人的姿色、美色等含义。另《陵园妾》中形容她“颜色如花命如叶”,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女子的姿色。
关于第五种含义,我们来看一下的诗句,《送韦讽上阆州録事参军》“当今豪夺吏,自此无颜色”这是面容的一个引申义,是没面子的意思。《可叹》“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嵝”这里的颜色指功名的意思。《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意为困于衣食,功名未遂。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里赐颜色意为赏面子,赐予光荣。这是由人的面容引申为面子又引申为荣耀的意思。白居易《伤友》“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这句颜色低和志气高相对,结合下句“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可以推断出这句颜色是指功名、地位、官职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颜色的第五种含义是功名,地位、荣耀的意思。
在杜甫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很少。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意为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白居易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却俯仰皆是如《大嘴乌》“物老颜色变,头毛白茸茸”这首诗是讲一种大嘴的鸟—乌鸦,根据下句可以推断,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是指大嘴乌羽毛的颜色。白居易《和元九悼往》“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这首诗是说物是人非,“尘埃日夜侵”的“缬纱幌”,香味和颜色也不如从前了。《京兆府新栽莲》中“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这句是讲东溪莲上面扑满红尘,颜色不鲜了,用的是本意。
当然,以上的引句,不可能包含杜诗和白诗中所有关于颜色的诗句,只是引些代表性的诗句,由此可见颜色的不同含义。本文的逻辑顺序是由天色的明暗到植物的色泽的鲜艳到自然风景美丽的地方,由人的面容又引申为美色,由引申为光彩的面子,直到功名官职地位,颜色一词的意思由自然的本意步步引申以到表示人间的官职功名。
参考文献: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居易诗集校注》2006年7月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