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别》杜甫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谿,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杜甫诗鉴赏:
《无家别》和《石壕吏》一样,是杜甫《三吏》、《三别》两组组诗中的名篇。都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诗人自洛阳回华州的途中所作。公元七五八年的冬天,李唐王朝为消灭安史之乱叛军的余部,调动九路兵马围攻相州(即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县), 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错误,结果在第二年(759)三月,唐军大败。《无家别》就是写的这次战役后,一个溃逃的唐军老兵回到家乡的景况。诗中通过老兵自言自语的诉说,反映了唐王朝安史之乱以后,统治者的腐败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全诗可分五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死者为尘泥”,总述老兵回乡后所见家乡荒凉景象。
开头两句,概括地描写家乡荒芜的全貌。“天宝后”既说明荒芜的时间有三、四年之久长;又点出荒芜的原因,是由于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园庐”是整个的村内村外,满目荒凉,一片“蒿藜”,表现荒芜之甚。其后四句,以老兵的回忆写出村庄的前后变化。
本来的村庄有百余户人家,大家安居乐业。但战乱以来,死的永远死了,活着的不知道都逃奔到哪里。这种今昔景况的对比回想,进一步地渲染了老兵内心的痛苦。
第二段自“贱子因败阵”至“一二老寡妻”,细致描绘老兵回乡后所见家乡的荒凉景象。
“贱子因败阵,归来寻旧蹊”两句是过渡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有“从头说起”和“补充说明”的意义。第一段荒凉景象介绍老兵初回家的总印象,这一段又把总印象具体化,并补叙自己是因邺城阵败,思念家乡而逃回来的。“寻旧蹊”的“寻”字,很是贴切、含蓄,说明家乡荒芜、变化太大,连过去走熟了的老路都找不到了,需要来回折转寻找,以至走了好久才进到村里。这是承前面“园庐但蒿藜”的'补充。下面六句接着详细地描写村中的情况:空巷无人,阳光惨淡,本来是邻里往来,热热闹闹的村庄,而今却成了“狐与狸”的世界,见到“我”来,朝“我”竖毛怒啼,似乎“我”打扰了它们的乐园似的。“我”又到处去寻找,找遍全村,只找到一两位爬不动、走不了而留下来的老年妇女。这幅荡寂无人,野兽横行的凄凉景象,与前面“世乱各东西”等句遥相呼应,进一步详细地补充了“世乱”给家乡带来的惨状,处处传达老兵沉痛的心情。
第三段自“宿鸟恋本枝”至“日暮还灌畦”,写老兵回归后的生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是写故土难离,人之常情,就象鸟儿恋着原来的树枝一样。家乡再破败也是家乡好,所以老兵宁肯忍受孤独、贫穷也要在家乡居住下来,开始早出晚归的“荷锄”、“灌畦”的劳动生活。这一段既是为以上情节完整的需要( 交待了回归后的着落),也为以下出现新的转折而埋下伏笔。
第四段自“县吏知我至”至“远近理亦齐”,写老兵的重被强征。老兵久役刚归,挣扎在凋蔽的乡土上,以求长存,但就连这点可怜的愿望也不能实现。
县吏知道他回来了,又来强令去服役,老兵接到“诏令”后,心中无限酸楚和矛盾。诗用六句分三层写出了他的心理变化。第一层,即老兵接到“诏令”后,首先想到的是这次服役在本乡本土,比上次远在他乡好得多,值得庆幸。然而再又一想,上次离家还有老母和邻里亲人相辞别,这次却“内顾无所携”,连一个辞别的亲人都没有,又岂能不伤情。第二层,再拿“近行”和“远去”的最终利害相比较,虽然是独身一人,还是在本乡服役好,否则还不知将来漂泊到哪里。又是自幸。第三层,再一想家乡已经荡然一空,就剩下我一人,到哪里还不一样,管它是远是近。于是又陷入自伤。这三层反复变化,层层深入,细腻入微地刻画出老兵又被强逼应征时的心理状态。
第五段自“永痛长病母”至篇末,写老兵临离家时的回忆,道尽“无家别”之惨凄。母亲是老兵惟一的亲人,上次服役临走时,母亲已卧病在床,本该留下来奉养、服侍。但为了平定叛乱,他还是挺身而去。
五年后归来,母亲早与世长辞,无人安葬,弃尸沟溪。
对于老兵来说,生不能奉养,死不能尽孝;对于老母来说,生不见儿,死不得葬,都是一生含恨不尽的事,故“终身两酸嘶。”最后两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是老兵伤痛的感情发展到顶点,几乎由哀而转怒。一腔愤怒之情,直指腐朽的统治集团,不言而喻,这一切灾难,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因此浦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说:“末二以点(按:点《无家别》之题)作结。‘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按:指《三吏》、《三别》)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
《无家别》诗中只有老兵一个人物,通篇都是他的自叙,没有诗人一言一语的代叙和议论。这种客观地描述将诗人的看法和感情溶化其中,使诗的思想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和充分。
老兵的叙述,首尾完整,层次清晰,并用感情的发展推动情节的演进,是本诗的叙述特点。老兵败阵归来,所见家乡的荒凉景象,在叙述中,由远及近,由总及详,既看到家乡的现在,又想到家乡的过去;在个人的命运上,既交待了当前的处境,又追叙了过往的遭遇。这一切都随着老兵感情的变化而波动起伏,层层深入,直至最后造成了老兵“无家”以“别”的结局,故事到此结束,感情也达到了凄凉—— 哀伤—— 愤怒的极点,尤其以“何以为蒸黎”结束全篇,非常有力。
其次,诗在老兵的叙述中,该详则详,该略则略,留人以回想的余地。如“我里百余家”,描述“天宝”
以前村中热热闹闹的太平盛世景象。仅一笔带过,接下去便是“世乱各东西”。再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又省略了老兵当找着这“一二老寡妻”时相互激动地言谈和寻问的情景。这是略的方面,至于详,从诗中就更显而易见。除了老兵进村后所见到的“空巷”、“日瘦”、“狐与狸”等荒芜景象写得比较具体外,老兵第二次被迫应征时的心理变化,都叙述得非常详尽和细腻。这对读者深入地了解老兵的感情,同情他的遭遇,从而增强诗的感染力,产生共鸣都是必不可少的细腻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