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释义

阿林

  《金刚经》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释义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法界通化。法界是遍虚空的,遍虚空的才能叫法界,不能说一个中国就叫法界。整个虚空叫法界。法界可以化为十方国土,十方佛国合成一个法界,合成一个虚空,通化就是通达无碍。这是从字面上讲叫法界通化。

  从我们的心性来讲,我们的心为法界,通化无碍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三心不可得了。只有我们三心不可得的时候,才能叫法界通化。看经一定要把前后的话接应上。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迦佛又开始问须菩提,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假如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用七宝布满那么多的世界,以这个人这种布施的因缘,你看他得的福报多不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就是非常多的,世尊啊。如果这个人真的是用布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地方的七宝来布施,他得福是非常多、非常大的。

  【须菩提啊。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里佛是打破有相、有住的心态,转为无相、无住的心态。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啊,如果把福德当成实实在在的话,这样去布施是有为布施、有求布施,是住相布施,是有限量的,是生灭的,我如来就不说得的福德多了。因为不是三轮体空,所以这样的布施的福报就大大的打折扣了。用一颗无所求、无所住的心,和求福德没有关系的心态来布施,这样我才说得的福德多呀。就是用清净圆满的`心性去布施的时候,功德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量的。正因为是无相之心,所以说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是和宇宙同存的。

  拓展阅读:《金刚经》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原文与译文

  原文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果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得福很多。须菩提,如果以为福德是实在有的,就是著我人众生寿者相,如来就不说得福德多,如果以为福德是虚幻的缘故,如来说他得到的福德很多。

  金刚经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金刚经经题

  金刚

  种类

  1.金刚宝,如菩萨宝冠所庄严的。能破一切而不为所坏。

  2..世间金刚石之类。世间的金刚,虽不易破坏而还是可坏的。

  寓意

  玄奘派认为:金刚比喻烦恼,像金刚一样坚固的烦恼,能被般若所断除,所以译为“能断金刚(的)般若”。

  罗什派认为:金刚比喻般若,像金刚一样坚固的般若,能破坏一切虚狂妄执,而不被妄执所坏。

  金刚本有两类:能破一切而不为所坏的金刚宝,虽坚强而还是可坏的世间金刚石,所以喻般若或喻烦恼,都可通。

  般若

  三种般若

  实相般若:实相指诸法如实相(大乘层面上的“真相”或“本质”),不可以用有无等来叙述,也不可以用彼此、大小等去想像。实相是离一切相(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而无可取著的。因为凡夫的所知所见是被戏论所乱的虚诳妄取相,所以不但不能见如实空相,也不能如实了达如幻的行相。大乘佛法宣说,空寂本相和缘起假相,都是如实的。但是并非凡愚的乱相和乱识所得,必须离戏论的虚诳妄取相,而归于“空无所得”。所以所说的实相侧重於如实空性。

  观照般若:观照即观察的智慧。佛教认为,世间凡夫的智慧具有高度和带来便利,但偏於事相且含有杂染,所以并非般若;外道的智慧为邪智邪慧而不得解脱,也不是般若;二乘行者的无我无我所慧能解脱生死,可以称为般若而并非般若经所说的般若。而离此三种,菩萨大悲相应的平等大慧,才是悲智不二的般若。决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

  文字般若:指佛所说的言教的表显形式。凡能表显意义,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笔墨所写,口头所说,以及做手势,捉鼻子、竖拂、擎拳等,都属于文字。

  名字由来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本来是世间旧有的名词,是指向智慧而言的。大乘佛教所讲的是“正觉现证”的“实相”,认为世间“般若”一词的名义不能恰当定义和概括。但是化导众生又不得不利用世间的文字语言,这需要利用“观慧”作为方便从而达到“如实证知”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还是采用了“般若”一词。但是佛法不承认“般若”一词完备概括了佛法,而只把“般若”作为权宜。针对这点《大智度论》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

  作用

  三乘所共:般若观慧可以作为解脱生死的工具。而“空无我慧”被认为是解脱道的唯一观慧。

  菩萨不共:菩萨不但以空慧得解脱,还以大悲的“无所得慧”为大方便,策导普度众生的万行事业,庄严无上的佛果。

  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导万行以入智海,是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

  归属

  菩萨不共:般若只属于大乘菩萨,是佛为教化菩萨所说。

  三乘所共:佛为了熏陶密化二乘,也让他们旁听。从实相和观慧角度上,佛经说三乘都应学般若。

  般若是在三乘中是通教的,但只为菩萨。所以般若在一切大乘经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波罗蜜

  义解

  梵语波罗蜜,译为到彼岸,简译为度。佛法以河流两岸为喻,一边是痛苦轮回的“此岸”,另一边是涅槃菩提的“彼岸”。佛法帮助众生由“此岸”到达“彼岸”,是为度众生。波罗蜜(度)指的是从此到彼的修学过程,不是已经到了。凡可以使得出生死到菩提的,都为波罗蜜。

  种类

  "佛法中谈到解除苦厄的方法,即关於改造错误欲见的方法,六波罗蜜为主要。六波罗蜜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五种波罗蜜,对於苦痛根源的爱见,是不能彻底解决的。般若译为智慧,智慧对于错误的见解可得到纠正,五种波罗蜜也可以得到正当的指导。经上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并以种种功德称扬赞叹。

  佛经中或说六波罗蜜,或说十波罗蜜,但真实的波罗蜜只有般若,其他的是“假名波罗蜜”。因为没有空慧策导的布施是一种不清净的布施,所以并非是有助成就菩提的波罗蜜。另外,大乘佛教也同样不承认声闻乘法为波罗蜜。因为声闻乘法并不具备“究尽诸法实相,圆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所以不名为波罗蜜。"

  经

  义解

  梵语修多罗,译为经。本义是线,线有贯穿和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 。如来随机说法,后来由结集者编集起来,佛法才能流传到至今。就像线一样贯穿不散,所以叫修多罗。中文的“经”字,本来也是线,如织布有经线纬线。後人以古代有价值的典籍为经,渐渐附以可依可法的尊贵意思,所以佛典也译之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