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和心经的区别
大乘学人们,几乎难以区别《心经》与《金刚经》的不同。这两部经,似乎内容都在议论“心”。《心经》好象是在讲‘无…’的“空”,《金刚经》则也以讲‘不…’,做为它们频繁的连结词出现。
佛教讲的大乘心,果真“无。不” 即是般若智慧的么?错!其实明眼人一看即知,“无。不” 这些词性,经文皆表示着‘立足于效果的搁置’,而非‘对其意义的否定’。对意义的否定,是一种“非”的取缔。立足于效果的搁置,则是“是”下的弃置。所以看似是取缔式的否定,却只是一种免议。但是,大家几乎都将“心”,错放在取缔式的否定上了,而且还是错误的立足在对诸佛法的否定。
“无不”是《心经》与《金刚经》的一种搁置议论用词,是默认的“是”,而不是“非”中的否定词。如果读经时去当成了否定词,极易造成认狂妄为智慧的心病,构成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的误会。比如,拿“杀人放火亦是佛法”,做为否定之否定的戏论,即是误会下的一种狂言。
了解了《心经》与《金刚经》内容手法中的共性后,我们再来了解它们的个性。《心经》是专为小乘法而设的大乘解说,在“空”下将诸佛法如何划为等值,是《心经》的中心思想。《金刚经》则将各经文内容中的“本生”和“喻言”等故事、术语、名相,加以哲理意义的背景提示,从而将婆罗门非逻辑的旧文化,从佛教大小乘法中活生生的剥离出来。所以,《金刚经》与《心经》不同,它已不是研讨划等值的学说,而是专于划出不等值的学说,但是这些不同亦是逻辑互通互证的。仔细分辨出两者的区别,有利于我们把握般若智的两个层面。
无论如何变化,两经的学说皆归于般若门,是般若智的两个变式。它们或明或暗以“空”提出了诸佛法中的共性,以及由共性“空”,分离出诸佛法内“如筏”之喻下的异质。
找出共性,剔除异质,是般若智针对佛法,所必不可少的运用变式。不论《心经》还是《金刚经》,都没有关于什么“执著于佛法”的批判,有的只是强调剔除掉佛教下之异质,是法理下的一系列逻辑问答演绎。那些著书以为《心经》或《金刚经》是 “连佛法全都要放下”,出现着极端逻辑矛盾的所谓‘大师’们,统统是盲人摸象后的在乱说!这些人,我就不一一点名了。有志于般若门者,可以通过我本文的以上引导,再读两经即可无虞。
持诵金刚经和心经的神奇作用
1、持诵金刚经的神奇效果
仁达自1992年初夏学佛以来,每日持诵《金刚经》,坚持不缀,得到了很大的收益。1996年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在烟台海防营,骑着一辆二六的自行车从东往西过五叉路口,由于正赶上几辆汽车从北往南驶过,我便左脚着地,右脚蹬在自行车脚蹬上,臀部坐在车座上,两手把着车把,停在路口上等车过去。这时从我的左后方驶过一辆摩托车来,响声很大,开得很快,当时我想:前面过车,这个人怎么开得这么快?我刚想到这里,那辆摩托车的右脚蹬子就撞到我左小腿上了,只听“砰”地一声,摩托车连人带车就飞了出去,摔出去七八米远,摩托车的几个零件也摔飞了,包括撞我脚的脚蹬子,都撞掉了。碰撞的声音就象摩托车撞到了一根铁柱子上一样,而我的腿却丝毫没有感到疼痛,我身体也没有晃动,当时踏在地上的左脚也没有动窝。
等最后一辆小轿车过完后,那人还倒在地上,没有趴起来,我蹬着自行车走到那人跟前,笑了笑说:“你这个人摩托车怎么开得这么快?!幸亏撞到我腿上,你要撞到别人,你给人家看病去吧。”
1993年阳历十月十二日早上,我一如往常继续诵读《金刚经》,诵到第十四品“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突然停顿,眼前一片空明,一切都不存在了(博主注:南怀瑾大师也是在读《金刚经》到“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于言下大悟。),在没有任何思维活动的情况下说出六句话来:
无风无火无山河
无神无鬼无有魔
无人无你亦无我
无僧无法也无佛
法界藏身无一物
君且听此自在歌
说此《自在偈》时,涕泪悲泣。过了一段时间,我恢复了常态,接着继续把《金刚经》诵完。早课做完后,我把《自在偈》记录了下来。几天后,我到北京法源寺,拿着《自在偈》去见我师父上能下行大和尚,当时在场的还有七八位居士,大家都争相阅读,但不解其意,于是请我师父给予讲解。我师父非常高兴,一边讲一边在那张写着《自在偈》的稿纸的右上方写下了:
理可顿悟
事须渐修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
并签上了他老人家的法名“能行”二字,又盖上了三宝印。我师父能行法师当时跟大家讲:“这种状态是许多出家人一辈子追求都得不到的。”
2005年仁达三步一叩千里朝拜五台山过程中,非常劳累,非常辛苦,由于体力消耗超过了极限,晚上入睡前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二三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仁达还是坚持每天持诵《金刚经》,从来没有间断过,其原因就在于通过持诵《金刚经》得到了智慧和自在。这种法喜不是常人所能体会和猜测的,希望我佛弟子都要每天持诵《金刚经》。
2、心经的除障修法
祈竹仁波切
《般若心经》特别能驱除我们各种的障碍。在西藏各派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诵仪轨,以念诵经文及参思其内义配合一些观想的方法,可以很有效地除障息灾......。
大家若果要发心念诵《般若心经》的话,可以在早上念诵九遍,若诵少一些或多几遍也是可以的。但作为除障的话,我们一般都是诵九遍的。在念诵经文后,可以再另外加诵明咒(即经中最后咒语之: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若干遍,然后念诵除障偈:
以神圣之三宝言教真谛之力故
愿令遮止 愿令化无 愿令平息
愿一切魔障碍违缘恶类中断 山丁古路伊疏哈
息灭八万病魔障难类 远离所有相违灾害缘
成办顺缘一切悉圆满 愿此吉祥当下成乐善
在念至"愿令遮止","愿令化无","愿令平息"这三句的首音节时(即三次的"愿"字),应大力拍掌除障。
"障碍"分为内在的与外在的障碍两大类:外在的障碍是指如火灾,台风等天灾及中毒,被盗贼侵害或猛兽攻击等等的祸患;内在的障碍是指由自身或心识中生起的问题,例如:身体生病及贪,嗔,痴等烦恼心病。此外,还有阻延我们修持的"四魔"。以上所述这些障碍及魔难一律都可以依《般若心经》而息除障患。
"四魔"中的烦恼魔,五蕴魔及死魔并非有生命的众生。"烦恼魔"是指贪,嗔,痴,慢,疑及邪见等主要的六种烦恼与由它们衍伸出来之其他“心病”;"五蕴魔"是指处于轮回苦况中的众生之凡俗五蕴,它们是我们感受痛苦的基础;"死魔"应是指不可自主的死亡,除非我们能肯定下一生不堕于三恶道,否则的话,死亡是中断或阻延我们修持的障碍;"欲魔"是第四魔,但它们与以上三种称作"魔"的障碍并不一样,因为它们是众生的一份子,有些欲魔是有很大功德与神通力的天界众生,它们不愿意见到有人得证解脱或成佛,故此会以它们(有限的)神通力加害修持的人,例如本师释迦如来快将成佛之时,便有欲魔遣魔女及驱使魔军意欲干扰佛陀成就无上正觉,却被佛陀以慈心及定力降服了。这四种魔类是障碍我们修持的因素。
现在所教的这个配合修诵《般若心经》的除障法是很殊胜的,而且对降伏内,外障碍与"四魔"等是很有效的。
藏传佛教中还有其他的各种仪轨也是以修诵此经配合除障的,其中有拍三次掌的,有拍四次的,有观想一尊称为“般若波罗密多佛母”的本尊的,有观想驱逐"四魔"的种种不同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以上所教的拍掌诵偈是其中一种而已。在念诵《般若心经》时,有能力的人应尽力去参想"空性"的意义,在击掌三次的时候,也要去参思"空性"。
在这里顺便简略说一说击掌的意义:我们透过禅思声音与"空性"的关系,从而去体悟事物的实谛,这声音是有自性地存在吗?如果它是存在的,它到底在哪里呢?是在左手?在右手?在两掌之间?我们透过抽丝剥茧地去分析,会发现声音的自性其实是找不到的,但却不能说声音是不存在的,藉此去明白及接近缘起性空的体悟。
"空性"的体悟是最有效,最彻底的忏罪,息灾及除障的究竟方法。在除去了我执以后,便不可能有粗实的痛苦与障碍了,这就是修诵《般若心经》来除障及忏罪的原理。
对一般人来说,想要去真正去体悟"空性"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但单单藉着念诵此经来作除障也仍会生起很大的效果。大家应当有恒心地持久念诵。我们虽不是什么大行者之辈,但修持佛法的持久恒常性是有其神效的。即使是凡夫,只要有信心而恒常地去持诵同一经文或真言,自然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在古印度,曾经有一个人向他的师父求法,他的师父厉声喊:"玛里利渣"。这句印度话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滚开!"。但这个印度人却以为那是上师传他的一句神圣咒语,所以便很有信心地长年累月去念诵,后来竟然可以用这个"咒"”来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
所以我们要明白:信心与恒久性是很有力量的,若果等到遇上障碍时才念几遍经文来除障的话,是不易有力量的,这个当然不能说是佛法缺乏力量,这只是个人的修持缺乏力量。
金刚经和心经的关系
1.两个经都是讲给菩萨的,所以一般人很难听懂
佛教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其中,
罗汉,是自我觉醒的人,六根清净,了脱生死,随缘度化众人。相当于是学士。
菩萨,是发心求无上证等正觉的人,且愿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相当于硕士。
大菩萨,即菩萨摩诃萨,能离一切相,见到如来。相当于硕士中的优等生。
佛,是觉悟真理,成就正等正觉无上菩提的大圣者,是佛教最高果位,相当于博士。
其中,《心经》主要是讲给菩萨的,比如《心经》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即相当于是讲给硕士的。
《金刚经》主要是讲给大菩萨(菩萨摩诃萨)的,比如《金刚经》中说:“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即相当于是讲给硕士中的优等生的。
我们一般人都是小学生,或者初中生,怎么能一下子去学习硕士课程?设想下,你怎么能用小学数学知识去解析高等数学的定理呢?不可想象。这就是很多人学习《金刚经》、《心经》,效果不大的根本原因。
只有极个别的根性极高的小学生、初中生才能修成博士。比如松下幸之助小学毕业,通过自学,后来拿了很多荣誉博士头衔。李嘉诚初中辍学,通过自学,后来拿了很多荣誉博士头衔。
2.两个经的侧重不同
两个经都讲度己度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心经》侧重于度己。比如《心经》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自己通过修行般若智慧,度一切苦厄。很明显是度己的。当然后面提到了三世诸佛得无上正等正觉,那是在讲你用般若智慧度己之后,也可以度人。
《金刚经》侧重于度人。比如金刚经中讲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3. 把这个关联分清楚很有用
分清楚后,就知道《心经》、《金刚经》是都是讲给高智能的人的,而且侧重点不同。如果我们根性达不到,又搞不懂重点,学起来就很费劲。所以要学《心经》和《金刚经》这些经典,得首先把自己的脑子炸开,把自己的根性从小学初中水平提升到高中水平,而且通过高考。
4.佛怎么炸开我们的大脑的
其实佛讲经,就是在炸开我们的大脑。所以他说他有八万四千法门,他是方便说法,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有点像孔子,比如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孝的概念的解释,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解释。孔子成为因材施教。这就是方便说法。方便说法就是在炸开学生的大脑。
佛祖在说法的最后阶段,即法华涅槃经时期,就开始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就把方便法上升到了佛教的真实义。所以,整个佛讲经的过程,即从最开始的四圣谛,到最后的会三归一,就是一个持续炸开我们大脑的而过程。所以佛法是系统的的学说。
拓展阅读:学习金刚经的方法
我们学习《金刚经》不要在名相上去兜圈子。有些人学《金刚经》学得头都是晕的,一下子说具足相,一下子说不具足相;一下子说是断灭相,一下子说不断灭相,搞来搞去不晓得说什么。这样如果你用大脑思维,在名相上去兜圈子,你永远搞不清楚,越来越糊涂。一定要了解到法背后的智慧,她背后的心智模式。要不著相、不坏相修一切善法。为什么凡夫会著相修行呢?或者他听说不可以著相,又落到断见里面,落到断灭空里面去呢?问题的根源是他的思维模式没有提升。
因为凡夫是片断式的思维,而圣者是无穷尽的思维模式。片断式的思维模式,往往就是局限的、僵化的、非此即彼的、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修行,不是拿这部经来念就好,而是要开启智慧,而是要知道打破凡夫片断式的思维模式。你只要稍微打破一点点,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说个浅的例子。美国总统罗斯福再一次参选总统的时候,他的宣传画册印好了,马上准备发,突然发现画册里面有一张相片的版权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一家照相馆,罗斯福这个竞选办公室无权使用。这下问题来了,你把它全部销毁掉,再重新来印过这来不及了。你如果不跟人家谈,人家会起诉你盗用他的版权,法制社会就是这样子的。如果你派人去跟那家照相馆去谈判,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你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狮子大开口。那怎么办呢?
竞选办公室就想了一个方法,写了个书面通知,通知这家照相馆说,我们办公室正在为罗斯福总统印宣传画册,这个画册之中将要放很多关于总统的相片,贵照相馆也有一张是在被选之列。但是由于有好几家照相馆都有总统的各种相片,我们只能够在里面选一张,所以我们就来拍卖这个刊登权,价高者得。如果贵馆有意思的话,请把你们的标书和准备参与竞标的,来买刊登权的支票给我们寄过来。两天之内,竞选办公室就迅速地收到了这个照相馆的投标书,还有买刊登权的支票。
你看,只要你把这个片断式的思维稍微打破一点点,马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世间法都是如此,何况是修行呢?你修行不会去提升你的心智模式,不会开启你的智慧,只是每天惯性地念《金刚经》,今天念一遍,明天念两遍,天天这么念,你根本都没有开启智慧。那是什么?是大脑思维。然后你还在妄想:这部经里面说,读了这部经有无量功德,我怎么读了一年了,没看到功德啊?这其实是什么?你智慧没有开启,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关键是要打破你局限性的思维模式,你才懂得怎样学习《金刚经》。如果你不能开智慧,就会被卡住,不是外在的东西卡住你,让你动弹不得,而是你自己的思维模式有局限卡住你了,你的心卡住你自己了。要这样地来学习,来理解。
我举几个禅宗的公案。香严禅师有一天上堂说法的时候说:“有一个人在悬崖边上,悬崖边上有一棵树。他用牙齿咬住树的树枝,手也没有办法抓到树枝,脚也没有立足点,只能够用牙齿咬着。”另外一个人走过来了就问他,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呢?”这个时候就麻烦了,你如果开口说,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那如果你不开口说就违背你的菩提心,你是学大乘法的,人家问法你都不说,菩萨要常为众生做不请之友。人家向你求法你还不说就违背你的菩提心,所以说也不行,不说也不行。那你们怎么回答?很简单,你只要打破你的思维模式就行了,我前面已经讲过了对不对?
这时候有一位招上座,他就从大众的队列里面出来,说:“请问师父,这个人上树以后且不问。”已经上树了我们就不问了,“请问他未上树之前。”那么,“香严便休。”他是故意挖一个陷阱让你跳进去,看你能不能打破你的思维模式。你能够超越出来,香严便休。这样你就能够明白这个禅宗的公案。
再有一位陆亘大夫,他是这位官员,跑到寺院去向一位禅师求法,说:“禅师啊,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禅师给他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一只鹅非常小的时候,把它放在瓶子里面养着。鹅就越养越大,以后它就没办法从瓶子里面出来了。这时候你又要不杀死这只鹅,又要不打破这个瓶子,你怎么让这只鹅出来呢?”谁知道?当然是不知道了,是不是?我们用片断思维总是随时被卡住了动弹不得,陆亘大夫也是如此,他也不晓得怎么回答。他就请问师父:“你怎么回答?”师父说,“你来问我。”他就那么说了,师父就说: “陆亘!”陆亘:“在!”不就出来了吗?就这样打破你的思维模式,这类的公案很多。如果你明白这个禅法,就是不断地开启你的智慧,那么你看禅宗的公案就很容易通达。
还有一个禅师上堂说法,他说得一般的凡夫认为更奇怪。他说:“有一头牛,它从我们这个窗子的缝里面钻过去,头也过去了,身子也过去了,尾巴过不去。为什么?”其实是你的心智模式卡住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学佛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开发智慧的过程。要超越凡夫的.片断式思维模式,学习圣者无穷尽的思维模式。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种种的问题,比如说事业的瓶颈、感情的纠缠,乃至于修行道路上的障碍等等。但是,你学习了《金刚经》就能够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才是关键。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你的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卡住了你,所以说,缘起故有,超越故空。我们要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来超越心智模式。不断地超越你的心智模式,就能够不断地空掉你的执著,我们的心灵越来越空灵自在、智慧充盈,灵性生命不断地觉醒,这时你就是被如来所护念的菩萨。
经里面一开始就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想做那个“善护念诸菩萨”吗?那你就需要不断地开启你的智慧,超越你的思维模式,所以说这个四重缘起,你不能够单单学理论,你要运用这里面的思维方法来破掉你的执著,空掉你的妄执,空掉你的思维局限性。如来善护念这种觉醒的人,我们悟到一点点我们都跟人家说,我们懂得一点点《金刚经》,有一点证量,有一点觉受都去宣扬,那你所在的这个地方“则为是塔”,一切诸佛都来加持,一切天龙八部都来护持。
如果你虽然是表面学佛,看到佛友每天谈论的都是人我是非,都是到哪里去买时装,都是怎么打麻将。那也有人跟着你,什么呢?饿鬼、夜叉,常随你左右。所以要知道,真正觉醒是这辈子最大的福报。我们能够听到《金刚经》这么殊胜的智慧,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福报。所以,要以这样的方法来不断地开智慧,这样你才能够明白《金刚经》里面佛陀为我们所开示的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