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张东东

《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佛在经中鲜明地指出,这部经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下面是《金刚经》的目的,欢迎阅读借鉴。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行布施。拿什么来做布施呢?

  有钱可以布施,没钱也可以布施,有学问可以布施,没学问也可以布施,甚至是一名乞丐也有东西可以布施。

  有钱可以用钱布施,有物可以用物布施,有知识、技术,则可以用知识技术布施。如果什么都没有,也可以用欢喜心来布施,或说一句赞叹的话,用言语来布施。譬如,人家做了一桩坏事,你原本可以骂他,但你不骂他,只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但愿他以后不要再做坏事,用心的力量、口的力量,多多少少也可以影响这个人。心有诚,物有感,顽石也能点头,何况是人?因此,只要诚心祈求、祈祷,希望他不再做坏事,或用柔软语来劝导、感化他,那也很好,也是布施。

  如果人家做了好事,我们就应该赞叹他,虽然只是一点点好事,但是,也应该加以赞叹。人都是希望受到鼓励、赞叹的,而不希望被指责、谩骂。所以,不论是财布施或言语布施,布施如果得当,我们的社会就会非常和谐,非常祥和、幸福。人人布施自己而成就他人,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不理想、不满意的事呢?

  但重要的是,要不住于相,住于相就麻烦了。住于相的意思就是说,布施时一定要布施给某一个人,布施给某一个特定的对象,并要求获得一定的回应。

  譬如,过年时在农禅寺,好多人来向我拜年。我算是什么人物,值得人家这样拜?他们拜的时候,我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他们拜的是阿弥陀佛,不是我。而拜年的人呢?有的是来看看「圣严法师」是什么样子,有的是以恭敬心来送红包给我,来赞扬我,这两种都有。

  但是,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师父,你看,那些人来了,又不送红包,只会眼睁睁地瞪着你看,这些人真是罪过!」

  我说:「阿弥陀佛!不可以这么说。他们来见我,我都以平等心祝福他们早日成佛,早日得解脱。我平等地祝福他们,他们红包里有多少钱,我根本不管,也不管他们究竟有没有送红包。他们能来,便是不容易!他们没有去看电影,而来看我这和尚,就算是抱着好奇的心情,也是好的。」这就是一种「无相」的态度,就是不要以差别心、差别态度来看待众生,而以一律平等、无差别的态度来接待他们、祝福他们。

  但是我们都还在凡夫的阶段,怎么可能完全「无相」呢?至少我知道什么人给了钱,什么人没给钱。但是,我会时时警惕自己,要「无相」,要平等的给予祝福。而且既然听了《金刚经》,念了《金刚经》,何况我还在讲《金刚经》,当然更要练习着具备这样的态度。

  布施无相,我们受布施,也要「无相受」,心里才不会觉得有愧于他们。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是对「住相」而言。前面已经讲过「无住」,很多人误解佛教是消极、逃避现实的,一讲到「无我」,好像这个人已无可救药,不为今生,也不为未来。一讲到「无相」,更觉得这个人大概没希望了,因为他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管了。

  究竟「无住」的「住」是什么意思?用现代的名词翻译,就是「在乎」。我不「在乎」、我「在乎」,就是「住」的意思。凡夫的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在乎」--我很「在乎」他讲我,我很「在乎」股市今天跌了,因为数字下跌与我的财产息息相关,这便叫作「住」,心「住」于股票,「住」于某一桩事、某一个人。

  人常常喜欢在人前表现,人后表功。有没有这种人?有!多多少少,每个人都有这种毛病。如果不求表功,似乎即无表现,想要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是十分正常的。表现给谁看?表现给别人看,职员表现给老板看,民意代表表现给人民看,政府官员表现给长官看,这都是正常的,但这都是「在乎」。但是,真正懂了佛法以后,会在心里清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则做,不该做就不要做,不在乎利害得失,不在乎自己好不好,这就叫作「无住而生心」,但这个心已不是烦恼的心了。有住而生心,生的是有我的心,是烦恼心;无住而生心,生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表现。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

  智慧就是离开主观的自己,也离开客观的对象。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也不考虑主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一些人或许能做到不考虑主观的自己,但是却没有办法做到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一个慈母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利害,但是,她一定会考虑到自己的儿女。

  我曾经见到一位小儿科医师,他的儿子害了重病,结果他把儿子送到另一位小儿科医生那里医治。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医治?

  他说:「这是我的儿子。药下重了,我怕他受不了;药下轻了,又怕医不好。所以,只好硬起心肠来将他送去外面医治,不管如何,由别的医生来负责,我信任那医生就好。」

  所以,父母可以放下主观的自己,却放不下客观的儿女。这算不算「智慧」呢?不算!真正的智慧,必须放下两边-主观的自己和客观的对象,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看「事」的本身,而不考虑「个人」的因素。

  常常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慈悲的法师,似乎什么人都能帮忙到底。今年春天,就有人找我要钱,我不给,他便说:「你是法师,为什么不给我钱?」

  我问他:「你为什么找我要钱?」

  他说:「因为我没有钱,而你是法师,所以向你要钱。」

  我说:「我没有钱,有钱,也不应该给你。」

  他说:「哪有这么不慈悲的和尚?」

  给钱必须有智慧,我并不随便给钱。这个人身体满好,年龄也不大,明明可以工作,为什么跟我要钱?我的钱,是人家做工赚来的,是人家省下买菜、家用的钱来捐给我们的,我怎么可以给他拿去喝酒、抽烟、看电影或做其它更坏的事?所以,这钱我绝对不给。

  于是,那人就对我讲:「师父不慈悲啊!我这样的人跟你要钱,你竟然不给。」

  我说:「我不能滥慈悲,请你原谅了。」

  有智慧,才能真正行慈悲。智慧就是没有个人,也没有对象,只有「事」-这件事应该处理、应该做、必须做、值得做,就去做,没有特别一定为谁而做。

  内在以智慧为基础,外表以慈悲来表现,慈悲的意思,就是救苦、济贫、救难、救急,这些也需要有智慧。贫,可以救,但不能只是去救贫,要更进一步帮助他,教他如何变得「不贫」,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救「苦」-病苦、老苦、种种的苦,我们要用物质的、观念的、关怀的、安慰的方法,帮助他「离苦」。救「难」,是他人有了灾难,我们要立即伸出援手;救「急」,当对方处在危急之中,我们要立刻帮助。

  「慈悲」是帮助所有的人。我们法鼓山有一句共勉语:「慈悲没有敌人」-心中没有仇恨的人。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虽然他是我的敌人,现在他陷入困境要死了,我要不要救他?救起来之后,他可能仍是我的敌人,那么,到底还要不要救?站在佛法的立场,救的并非敌人,而是一个有危难的人。我们救难、救急,并不做敌人想,所以,一定要将他救起,这是第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慈悲心的话,敌人也会变成你的朋友,变成你的道侣、你的善知识。我们不要对任何一个众生失望,以慈悲心待他,必定能感化对方。

  至于以什么方法来感化他们?一是教育,二是关怀,两者都必须仰赖智慧。我们常常听说「金刚怒目,菩萨低眉」。菩萨低眉,是慈悲;金刚怒目,也是慈悲。所以在寺院之中,常见四大天王站在山门,英姿威武,喝阻妖魔鬼怪接近。三门正中,又见弥勒菩萨笑脸迎人,欢迎大家光临,二者都是慈悲。因此有时候,师父也会骂人,仁王也会用兵。

  「福慧圆满,同成佛道」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唯有慈悲与智慧的圆满,始能成佛。也就是希望一切众生皆能有智慧,也皆能有慈悲,以智慧行慈悲,继续不断地直到成佛为止,这就是从「菩萨道」进入「佛道」的修行。

  《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包括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物质资源的保存。所谓生态保护,包括对于所有野生动物以及植物的保护。

  要将所有动、植物生存的环境,都看作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动、植物,人类也无法单独生存。这些共同生活的生物环境,相互之间都有它自动、自然的调整作用,如果人为加以破坏,使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也会为人类带来灾难。例如,扑杀麻雀,结果蝗虫一来,即酿成虫灾。麻雀固然吃米榖,但也吃虫,也帮人类避去了虫害。麻雀吃了农夫辛勤耕种的谷物,把麻雀扑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对的,但却因此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会为人类的生存带来灾难。又例如砍伐森林,目的在于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民生产,不过一旦森林砍伐殆尽,一片童山濯濯,成为光秃秃的不毛之地,势必引起旱灾,亦引来水患。

  台湾是个弹丸之地,如果任意破坏自然生态,我们很快便会受到报应。许多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在国内讲环保,却到印尼、南美洲去砍伐原始森林,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已经是「地球村」,彼此息息相关,声气相通,树木在本国和自己有关系,在南美洲、印尼,又何尝没有关系?

  除了生态资源的保护,物质资源的保存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对物质资源的浪费,很快就会带来灾难;譬如,对石油及水资源的浪费,石油及水,有如人体的血液,如果将油料烧尽,地下水抽光,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情况?后果或许会可怕的不堪想象!

  目前,我们虽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物质环境中,但是人类的健康状况却愈来愈坏,科学文明愈昌盛,人类的苦难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们的快乐和幸福未必超越五千年前的老祖宗。

  以佛教来说,佛教主张要爱护一切众生。因为爱护所有动物,所以不杀生;因为爱护所有物质,所以要惜福。对所有一切物质,都应该好好爱惜、好好运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为止,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环境保护好。

  佛法说,我们的身体是「正报」,生存的环境是「依报」,因为我们必须依靠环境而生存,所以叫作「依报」。如果我们继续不知节制地破坏、浪费而不加以爱惜,不仅我们的子孙无法享有这样的福报,我们自己的来生,也因此而无法往生净土了。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保护社会环境包括对家族伦理、社会伦理,乃至于对职业及政治伦理的保障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伦理。伦理的意思,就是尊卑、高下、长幼和先后有一定的次第。例如,我们今天听讲的座位,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位置,进入会场的`时候,一定井然有序,不会你争我抢;如果会场的座位安排没有对号,一旦很多人同时进来,就可能产生你占我夺、争先恐后的状况。所以,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伦理的规范;如果不遵守伦理,或许一时间仿佛自己占了上风,他人遭殃,事实上,自己就在其中,根本难以豁免,到头来还是反受其害。

  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恶媳妇虐待她的婆婆,每天用同一只破碗盛饭给婆婆吃,吃完了也不洗,第二餐再用同样的碗盛饭给婆婆吃。终于有一天,这个恶媳妇自己也娶了媳妇,但是她对婆婆依然故我,仍是老样子。一次,这位恶媳妇拿了这只破碗随手一扣几乎打碎,她的媳妇马上把这只破碗抢过去说:「婆婆,不能打破啊!」

  这位恶媳妇问:「打破有什么关系?」

  她的媳妇答:「不行啊,我还准备将来留给你用哩!」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是值得警惕的,一代看一代,你如何对待上一代,你的下一代也会如何对待你;就算你的下一代不如此待你,以佛法的眼光来看,你仍然得承担起因果。所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有不报,时辰未到」,这一生不报,来生也会报。佛法中有「花报」与「果报」,「现生报」也叫「现世报」,现世报仅像是开花一般,并不是全部,来世的报才是更厉害的结果。

  此外,既得遵守家族的伦理,也须遵守社会的伦理。社会的伦理是什么?每一个社团都有它的伦理关系,譬如,组织法中规定负责人和成员,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运作方式,否则,这个团体就变成一群乌合之众。而宗教更是重视伦理,师徒关系、信徒与出家人的关系,都是伦理;有职务的伦理、职位的伦理,甚至还讲戒腊的伦理,谁先受戒,便应受到尊敬。

  「伦理」如果用佛教的语言来讲,称之为「法住法位」,也就是说,每一个现象,都有它一定的位置。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中,都有他不同的位置;每一桩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都有不同的立场和位置,我们要加以尊重,这就是伦理。

  例如,有时候我是老师,有时候我做学生。做老师的时候就要像老师,做学生的时候就要像学生。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各有其轨迹、地位;违者相互冲突,顺者彼此辅助。

  虽然说要随顺因缘,但佛法也鼓励人要积极促成因缘。因缘没有成熟,要促成它。如果怎么样也做不出来,那就暂时搁下。譬如说,我计画到国父纪念馆演讲,但是场地怎么也租不到,那到底还要不要讲呢?如果怎么也租不到,便放弃演讲计画。因为我知道「诸法因缘生」,别人也需要用场地,并不是只有我才能用,所以不需强求,只要等待以后有因缘就好了。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自我的内在环境,包括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佛教指出,心有「染」和「净」,「真」和「妄」之分。「染」是烦恼,「净」是智慧;受幻境的迷乱,就是「妄」,证得诸法的实相无相,就是「真」。

  一般人的心理活动,无非是虚妄的烦恼相,无我、无相的精神活动才是解脱自在的智慧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大致解释过有我、执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思,那便是染的、妄的、烦恼的;相对地,无我的、无住的、不以自我为中心,便是净的、真的、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