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四句偈之阐述

黄飞

  一、前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世尊共有六处提及四句偈,但在《金刚经》全经文中,却从无出现此四句偈之文字内涵。此六处出现四句偈品目如下:

  1、依法出生分第八中云:「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2、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中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3、尊重正教分第十二中云:「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4、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中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5、福智无比分第廿四中云:「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谕所不能及。」

  6、应化非真分第卅二中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布施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

  因《金刚经》全经文中,从无言及四句偈内涵,故甚多解经者就说:「四句偈就是指《金刚经》卅二品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有人举说,法身非相分廿六品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为世尊所言四句偈。更有人不赞同以上说法,甘脆就说:「《金刚经》中任何四句,均是无上义,可都认为是四句偈。」

  二、《金刚经论》中出现四句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在大正藏或卍字藏中,好像都无收藏此经论,但观其内容虽有些太简略,似不全符合世尊的见解,但大部份却能显现出其真实意,甚符合《般若经》的精神。目前流通的《金刚经论》版本,有人说,是由藏文翻译成中文的,非出自大藏经。罗浮山朝元洞有此经藏本,经名为《佛说大乘金刚经论》。罗浮山位于广东广州东方博罗县西北之罗浮山脉中,历代名僧如希迁、惟俨、大颠、行明等均曾留锡于此山中。

  在此经论中,文殊师利菩萨请教世尊,何谓四句偈?佛曰:「若有男女,求佛道者,欲求解悟。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如何来印证此「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句就是《金刚经》中的四句偈呢?在《金刚经论》中,本段讨论四句偈结尾,世尊有总结说:证得初句,得预流果(须陀洹),证得第二句,得一还果(斯陀含),证得第三句,得不来果(阿那含),证第四句,得无生果(阿罗汉)。

  再回来观《金刚经》中,世尊在第八品中云:「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之后,第九品即继续讨论说:修到初、二、三、四果时,应不应有得此四果的念头?须菩提尊者均答言:不能有所执着。由此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中所言四句偈,应是《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也。

  三、四句偈之阐述

  11月28日法尔禅修中心高级班所讨论的四句偈,正是讲义中「发心修佛道─解脱智慧」的诠释。欲求解脱,证入清净自性,可分四阶段来修,是谓进道功程,亦即《金刚经》常提起的四句偈。《金刚经》中其实并没有列举出来,或是在其它600卷中,那一部份出现过,尚无时间探究。但是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就有列出此四句偈,从修证的过程间,如何确实及该如何知其修行的进道功程。如果能将此四句偈,解释给众生知晓,《金刚经》中谓其功德无量无边,比供养诸佛菩萨不可数的金银财宝,更殊胜、更宏大,这才是真正的法供养。

  「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

  进道功程,权宜设施,分为四个阶段,而达摩祖师中土传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标榜明心见性,就从「空身」、「空心」、「空性」、「空法」,一下子直接契入去悟道,但一般凡夫仍须分四个阶梯以达修行的境界,故号四句偈。

  「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日空性,四曰空法。」

  如果身无法突破,就无法修内心,所以第一阶段须先从色身去修,色身突破后,就开始修心。修心以后,证入虚幻不实在的心灭,或对一切的执着妄想不起,心就空掉。心空掉以后,自性即显露,如不令其随缘应化,就会变成顽空。故第三阶段就必须「空性」,把自性空掉。自性本空,但能起一切法,法起却不去执着,亦即「空法」,此就是四句偈,代表修证的四个阶段。

  前二句偈较浅,后二句偈较深邃,非一般修得到此的行者所能了解,但仍须深入浅出地略加解释。

  第一句偈————空身

  空身方面解释较简单,只从理念上去抛弃色身认为不干净、假合、虚幻不实在,但要藉此幻身来修空身。

  「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

  正报是身,依报是福禄寿。如果出生为人,正报是身,身是父母所生,就有父母的息气(鼻息)。身上具有九孔,是身体黏液所渗溺出的孔道,仔细检视每种分泌液,皆是不净,故说是种种不净。

  「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智男女,知身是幻。」

  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缘聚合而成,缘灭,色身终归要败坏,世间的一切有相,从来都无法永住,不能永远的存在,所以寿尽,色身终须败坏。但我身有一不败坏的真我─阿赖耶识,我们要修的就是这个,不去执着一切虚幻不实在的事境。有智慧者,应观身是四大幻化假合而成,是虚幻不实的。

  「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

  还没死亡之前,当死一般,假借此一虚幻不实的身,学习佛陀的行谊与教化作为修行的楷模。果能如是,不溺爱色身,更能假借它来修行。如何假借身体来修行呢?因身体有气脉经络,常行打坐,能诱发丹田契机,产生真气,行于色身及脑部,以此假有的真气,来磨练吾人之心志。若能破色身束缚,即谓悟了「身空」,亦即第一句偈。

  我们须认知色身它有很多的经络、气轮,虽是假体,亦可藉其成就道业,看破色身,较能有所成就。如10月22日法尔禅修中心所举办的断食,除了断去饮食的欲望以外,更假借此一色身诱发丹田气机,经络不通顺的,令其通顺;有病痛的,袪除其病原。

  譬如以前大陆的来果禅师,有段时间三天没吃饭,虽托钵去化缘,竟然无人肯供养他,甚至被骂「臭和尚又要来化缘了」。他再到另一家去,亦是这种情况,到更远的一家亦是不给饭吃,如此经过几家后,心想:「为何要为此色身受屈辱」,干脆不吃就不用去化缘了。决定后,他往深山走去,到一山顶,只见一山比一山高,又再往另一山顶而去,如此一山一山地奔去,经过七天七夜,只喝水不吃东西,无形中此一因缘成熟,菩萨为他制造不得吃饭机会,培养气机形成,故当下有殊胜的证悟境界。

  有很多的情况,在不吃饭时,可能进入虚幻的境界,脑筋亦会产生妄想,身与心会起很大的变化,如果身体能突破,当然最好。而此处所言,只是借此幻身,学佛修行而己。11月28日星期日高级班所讨论此部份,就涉及较多,整理出来是一篇「空掉色身」方面很好的架构,这是悟到第一句偈,能够做到这样子时,就是「空身」的境界。

  第二句偈———空心

  「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如果色身突破,就有灵通力,心本具灵通力,只是脑壳压住它,让它起不了功用,或是习气毛病障碍它,让它不能鉴照一切因缘。所以灵知灵觉无法现起。如果把身空掉,亦即色身突破,灵知灵觉的心就现起。以诸根具有六结使(毛病、结缚)言,动、静、根、觉、空、灭等六,「空身」即是破「动、静」二尘及「根」之结使。空身后,随之而起的是心的灵知灵觉,进入「觉」的结使中。以身空后起心的觉知,其灵通力仍显现在此阶段。

  复观自己的心,非生非灭,此无生灭所言,是以自性体空而言;而事实现象界中,是有生灭的诸法,是现象界中的「有相」。故要这样认知:自性体空是不生灭的,观自心无所生灭;有生灭是有相法,无生灭是无相法。此两者有些差别,如突然间冒出一个念头,此一念头即是有生灭,并非你的自性生灭。自性可以感知,但没有念头,所以是「非生非灭」,即是只能体会得而无言传。譬如我们可体知:「知道这件事情该不该做,或何时要做。」若要做,时间未到也不要勉强去做,这是真心灵知灵觉的一个现象。如果对何事,有念头起,这是一个妄想,是不真实的',有时是诸佛、菩萨或护法龙天或冤亲债主给你的一个念头,非你自性所感知。故很多人被这种妄想念所迷惑,而误认为是自己的念,以为感觉是真,所想皆真,其实是外来诸缘所传递的讯息,因此还是没有体悟到自性本心。

  自性本心本来不生不灭,最圣最灵,遇到境界就能感觉似有,没有境界当然无一法觉知,所以如果心无罣碍,即无所事事,心忽然有感觉,却不知为何端。所以即像遇境似有,境灭,自心又没有了。有朝一日,以体性去应缘,去度化众生时,当您感觉心不太自在,心不能安定时,或心觉别扭得不舒服,就是碰到境界了,此时更须用功念佛、打坐修法,让您的心自在,让身体的气脉通顺。气通,自性所遭遇的逆境就自在,为何?因碰到障碍,会影响色身,色身亦不痛快、畅顺,故对治方法是精进用功,有如后援部队去支持它,灵通就会显现。有此境界者,即身体突破者,都会体会到这一境界。所以不要去相信妄想、念头,如误认其为自性本心,就会有生灭,圣灵也就不灵,更而迷失佛性,遍寻无着也。

  「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一定要见到自己的真心,而令悟真心有如前述。悟得真心后,常觉不昧,自性面对一切境界,要常常有觉知的觉性,不要昏昧不清。如身体的气脉不通或妄想不静,妄想心无法克服,无法静沈下来,就会随妄想流转,无法见到自性本心。故须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依真正的体性为主行。而真实成就的法,并非由心念得知。外在的人事物,或冤亲债主,制造机会成就的法,都是不如其自性的法,这些皆非真心自性,都是妄心挂帅。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有心但无境,皆以真心自性去应一切缘,做一切事,才能有最圣最灵的样子,此名为悟到「心空」。悟心空则自性就显露,以自性去应缘,不以妄心去应缘,把心空掉,自性就显露出来,是为悟得第二句偈也。

  第三句偈————空性

  「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于高级班讨论六祖所言:「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本来自己就清净的,无生灭的;本自具足,无动摇的,接着是神通变化,能生万法。

  空掉心以后,再观自性,寂寂然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摇,「何其自性,本无动摇」,感而遂通,有所感应,就会发起神通灵觉。「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外来的一个念,就能去感觉,或很虔诚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当然就能感而遂通,了知您心意。除了感知以外,尚能生起神通变化,随因缘变化无穷,威灵莫测,非心意识所能推测其威力与灵感,而产生变化以后,就能有所成就。

  以空性言,一般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认清楚法的真实。如果空心,再观自性时,用心地观自性的灵觉,就能明明了了,不是暧昧不明。心开,亮丽了,遍照十方界,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境界。但对诸外尘缘,能明明了了,自觉自知,自己能感觉亦能知道。谈自性灵灵寂寂—灵灵是它的用之动相,寂寂是它的体之静相,当它去应一切缘时,灵灵起,成就一切的法。灵灵的法是来自寂寂的体,寂寂是无为,以无为去应缘时(感而遂通就去应缘)就是常为,有事即能生起神通变化。能观自性,证到此一境界,名悟「性空」,是为三句偈也。证到体性空的人,就能感而遂通,现起威灵莫测的神通变化力。

  第四句偈————空法

  「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

  进一步来说,空性证到以后,就要去掉空性,所说一切法亦要灭除。如来所说经教佛法中,言及宗教,宗是体,教是手段。回过来观,开始修行以来,所学的佛法,无非是释迦牟尼佛方便所说。人有何毛病,佛即说何法以对治其病,有小乘思想,就说小乘法使其遵行,如讲戒律、守戒规范等。因缘成熟后为使其转为大乘,就演说大乘法,故三藏十二部经,都是方便法门、引导诸人进入一乘教的法门。佛法如水般,可洗尘,如病而给与药,有瞋心的毛病,就给能治去瞋心的佛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可去怨恨对方,换个角度去想:你就是他,他就是你,何怨之有。所以似病与药,病是众生的业力习气,药是释尊所说的八万四千种种方便法门,令众生能证心空法了。这些经典,如水洗尘,洗掉心里的污垢,证得身空、心空、性亦空之后,这些法亦不必要了。病既无,药亦不需而去除,法就不必用了,名悟法空。一切法就多余,不用一法守真知,果能如是,就是走到最后,悟到第四句偈也。

  进道功程—————是此四句偈

  「此四句义,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

  此四句之真实义,能依之而修,就能超越凡夫的形相,证入圣人的境界。圣人是解脱者,是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要超凡入圣,进道门路,都依此四句深义而进展。三世如来,十方菩萨,亦依此进道而得其功用。任何经典,皆是阐示从身、心、自性去圆融。修到以后,又有何种果位?

  四句偈四果位

  佛曰:「悟得初句,依义修行,便证预流 ─ 须陀洹果。」

  预流是尚未入其圣之流,但是可视为准阿罗汉,是须陀洹果,即谓预流果。诸根对六尘已不受染着,就能得预流果,但仍得天上、人间来回七次,方能证得阿罗汉果,故身不空,无法进入修行第二阶段。故积极地突破色身,非难非易,有位同学就很容易地进去了,端视因缘,有的即使冲破头,就是进不了,缺少福德、智慧故。

  「悟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 ─ 斯陀含果。」

  如悟得第二句意,即「空心」,认识心性本无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等等,便证一来果 ─ 斯陀含果。此行者空身后,随而能起灵知灵觉的心,但观自己的心,非生非灭,悟自性体空,对生灭诸法,能不被转,清楚了知自性真心行相。悟第二句,是阿罗汉果的第二位阶,还得天上、人间来回一次,即一来果。

  「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 ─阿那含果。」

  悟得第三句义,即「空性」,依义修行,便证不来果,是为阿那含。第四禅天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等三,再加上无想天(为外道不明心之真实而修的行者居住之所),及佛教修小乘佛法得解脱之圣众所居住的五净居天,五净居天者为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五。故四禅总共有九天,得不来果者,即居住在五净居天中。

  「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使证无生 ─ 阿罗汉果。」

  悟得第四句义,即「空法」,依义修行,使证无生,即得阿罗汉果,又称为应供、无生尊者,修到此阶段,方能脱离六道轮回。阿罗汉果相当于八地不动地菩萨,八地菩萨亦即阿罗汉果。至此境界行者,舍一切法不用而能自在无碍,是谓解脱,故得无生、应供的阿罗汉果

  「此四句,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阐示的四句偈,即「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等之真实义,如能为他人演说,令闻者悟得佛的正知正见,依照佛的经典,依义修行,即能成佛无疑。

  [注一] 一境性:是四禅行者所体证到的一种无漏智,行者以三禅的有漏智,修入四禅的境界。证到一境性行者,其心性不随所映照的境去转,故心只停止在映照的相,不会有自我习气的展现,而入数种情境中,证得四禅无漏智,是谓一境性。

  金刚经四句偈语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一切有为的法(即一切存在),如同梦幻和泡影,如同露珠和闪电很快就消逝,应该保持这样的正确观念。

  偈语是佛经中的唱词,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偈语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

  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

  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

  扩展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