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读后感

阿林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读后感1

  季羡林在撰写他的《清华园日记》时,可谓真性情,编辑怕影响他的形象,在出版前提议删掉一些有损大师形象边角料。他拒绝了: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季老说,“坚持写日记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真诚感。”可能正是因为季先生的其他作品和这本《清华园日记》相比,风格大不同,日记中很直白,却能见真性情,让我们感觉到很大的反差萌。所以特别喜欢这本书。

  除了关于书里面关于季先生比较真性情的记录逛街,看戏,打牌,看美女,但是我更能从季先生身上学到的是日复一日的学习,学习中国古文,英语,法语,德语。虽然他每天都在抱怨,这种语言看不懂,那种语言翻译不出来,但是仍然让自己每天看个几十页。真的很厉害!

  每天都读书,除了课本的书,他还会去旧书店,市场,买各种类型的书籍来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工作之后,才发现,平时上下班后,真的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大学里面的时光,他就已经知识储备积累了。所以刚进入大学的朋友们,强烈推荐看这本书,因为看了他之后,你会发现,成功的人,当年在大学的时候是多么的努力,多么的主动阅读不同的书。

  无论怎样,多读点书,总是好的。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读后感2

  如果说《牛棚杂记》记录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和不容回避的历史,那么《清华园日记》则记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在清华求学的经历,虽然有些日记仿佛流水账似的,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日记,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作者在清华大学的青春岁月和美好时光在日记中得以永恒。

  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他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羡林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除了他的聪明和所受的教育外,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他对读书的痴迷和热爱。

  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我最近对书仿佛产生了极大的爱情(其实以前也这样,不过轻点罢了),同班中也有几个书迷,见面时,大部分总是谈到书。即如我本学期,买书费占总费用的三分之二强,不能不算多了。”

  季羡林先生在课余时间喜欢进城去,大部分时间就是去买书,所以他一学期买书费占总费用的三分之二强。如果按现在一个大学生一学期花费一万元,如果买书就占三分之二,也就是用六千多元来买书,那要买多少书呀,可见季羡林对书的痴迷到了怎样无可比拟的程度,后来成为一代宗师也就不足为怪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完全不必花钱也可以读到自己想读的书,遍布在单位、社区、城市各个角落的图书馆免费向我们开放,成都市区的'图书馆还可以通借通还。据悉,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从县级到村级的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网络全覆盖。另外,现在还有许多手机读书APP,不但可以进行文字阅读,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听书,相当方便和人性化。

  然而现在人们有太多消遣方式,上网打游戏、刷微信、耍抖音、浏览网页,还有看电视、打麻将、斗地主、蹦迪吧等娱乐方式不一而足,哪有时间看书呢?不知不觉中,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大好的光阴就这样溜走了。当时光逝去,留给自己的却是无尽的空虚和茫然。

  据说,犹太人平均一人一年读68本书,俄罗斯人平均一人一年读24本,而中国人平均一人一年仅读2.6本。虽然我没有拖后腿,但读的书还是太少太少。

  正如季羡林日记中写到的“今天我忽然想到,我真是个书迷了。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总想倘若这里有一架书,够多好呢!比如游西山,我就常想到,这样幽美的地方,再有一架书相随,简直是再好没有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岁月带走青春年华时,当人生渐入黄昏晚景时,让书香陪伴我的人生路,让书香萦绕我的梦,给我带来充实和美好,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简直是再好没有了。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读后感3

  读完了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对季羡林的大学生活有了基本了解。1928年的时候,北大的录取率是清华的两倍,他还是选择了清华大学。在这里,他接触了英语、法语、德语,他在大学比较勤奋,每日预习、背单词、准备考试,和我们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大的差别。

  每天早晨起来,他都会先读法语,跟一般的外语系学生没区别,就是要背单词,学语法,还要背动词不规则变化变,而且他也要为生活中的钱担忧。季羡林的阅读积淀也是从大学开始的,他也是从一本本书读过来的,看到他曾经订了一些名著,也会翻译小说,还会投稿,看到稿子没上,还会在日记里爆粗口。他每天都会读一些德语,也要不停地读书考试,压力很大,他每天的日记还挺简单,就是今天读了什么书,上了什么课,这个老师讲的好不好,买了一本梦寐以求的书,投稿,翻译,一起和同学游玩,顺便吐槽一下老师,或者表达对某个老师的赞美。

  想想季羡林还是一个刻苦的阅读者,每天读书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他每天都会给自己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比如今天读100页某本书,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00页,或者准备考试,他一般都在买书、看书、听课、写文章、翻译文章中度过。

  后来因为抗日战争,还有家人生病,让他的思绪很沉重,害怕北平打仗,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去打仗,而不是在读书,他瞧不起自己的不勇敢,在动荡的年代,他很难静下心学习。曾经他觉得很无聊的看书学习的日子,在战乱时成为他最想过的日子。战争让他思想很紧张和失落,战争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那个时候时局很紧张,他也不免感到迷茫。

  他立志大四要选德语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直立志去德国读书。也许读书的日子真的很单调,却不无聊,每次能够在睡觉前看书,他会倍感幸福。他有睡前读书的习惯。每次买到他想要的书,他会如获至宝,他也算一个书迷。喜欢买书。虽然经济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买书是让他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买到很难买的版本,他会特别开心。

  他每天的读书的书目,以英国文学和德国文学为主,他也自己写书评,投稿,后来他立志在写作方面有所建树,这样他就能在文坛积累名气,以便找机会去德国留学。可能他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宽裕,加上生老病死,他对家庭忧愁很多。

  我想他之所以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是因为他的对学习这件事持之以恒的坚持,他每天都有很多时间都在预习、复习、备考,善心学习,不过那个时候他也说自己眼高于顶,看不起的人比较多,对老师的喜好也比较明显,也许读下来,会觉得他的生活单调乏味,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踏踏实实学些东西总是有用的,其实年轻的季羡林也是和我们年轻时一样,有迷茫,有自尊心受挫的时候,也有为学习忧愁的时候,为前途的迷茫,为家庭的忧愁,还有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忧愁。只不过他每天用来做学问的时间真的很长,不觉枯燥,埋头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