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课前准备】
学生: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师: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1、快速默读七单元导读,明确单元目标及重点:
师:请打开书113页,快速默读七单元导读,划记重点要求。
师: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
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些具体的。
师相机板书:
体会情感
2、导入新课:
师: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师: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他们之间那真挚的情感。
师板书:
21、老人与海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汇报:出示词语:
塑料、饼干、节奏、乐谱、抑扬顿挫、停歇、吉祥、营地、企盼、急速、褪色、撮、亲昵、啧啧、驻足观看、滇池、旋涡。
指名认读,相机指导读,再齐读。5分钟。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分钟。
生:课文主要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师:概括得很简练。
⑴ 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再考考同学们,看看这句话在课文的哪里出现了?
生:13自然段。
⑵ 师:你读课文很认真。如果老师把其中的一个“和”字改成“对”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生:“对海鸥像亲人一样”是说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是说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而且海鸥对老人也像亲人一样。
师:你理解得真好,你是已经读懂了。
“对”是单方面的,“和”是相互的。你看,一字之差,意思就大不一样,也正因为这个字,这句话在课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你发现了吗?联系上下文看看。2分钟。
⑶ 生:这句话在文中是一个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谁能解释一下?(承接上文的什么?引起下文的什么?)
生:前面写的是老人很喜爱海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后面写老人去世后海鸥来为老人送行。
师:那根据这我们可以把文章分成几段?
生:两段。
⑷ 师:请再看看课文,能不能给这两段取上小标题。
生:第一段是老人关爱海鸥,第二段是海鸥送别老人。
师相机板书: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送别老人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师: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第一部分,你认为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生:老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生:老人生活很节俭。
生:……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生活简朴?
生:第2自然段:老人外貌: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这是有关老人的什么描写?
生:外貌描写。
师:从老人的外貌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勤俭的老人,穿戴的和用的东西都是褪色的过时的。
师:还从哪里可以知道老人很节俭?
生:他每天步行20多里来喂海鸥,连坐车都舍不得。
生:我查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说老人当时工资只有308元,他自己只花100元,其余的钱都用来买食物给海鸥吃,自己连5角钱的车费都舍不得花,每天走3个小时来翠湖给海鸥喂食。
师:那是什么动力使他这样做?
生:因为老人很喜爱海鸥。
师:是的,老人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课文中的哪些情景可以看出老人对海鸥如亲人般的关爱?4分钟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第3自然段:喂食师:看到第三段,齐读。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学生读,老师出示相应句子: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
生:老人经常来给海鸥喂食,所以海鸥不怕老人。
师:从哪可看出老人经常来给海鸥喂食?
生:从老人一连串的娴熟的动作可以看得出。
师:是呀。70来岁的老人还有这样娴熟的动作,是因为他经常这样做。
生:海鸥不但不怕老人,而且听到老人呼唤便应声而起,配合得十分默契。记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这说明海鸥吃得很快而且吃得很干净。
师:除了这里,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配合很默契?3分钟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多美的画面呀。有声有色是什么意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海鸥成群地飞起,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生:海鸥听者老人的呼唤起起落落。
师:你仿佛又听到了什么?
生:海鸥的鸣叫。
生:老人在亲昵地叫着海鸥的名字,像唱歌一样。
生:海鸥扇动翅膀的声音。
师:你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就成了有声有色的乐谱。来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起来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分钟。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读3段,你们读海鸥的表现,老师读老人的表现,看看我们是不是也能像老人与海鸥那样配合得十分默契。
师生配合读3段。
师:还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把海鸥当人、当亲人一样来对待?1分钟。
⑵ 第4自然段:呼唤名字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生:这里老人给海鸥都取了名字,这一般的只有人才有名字,老人把海鸥看成自己的儿女,给它们取名字。
师:在叫海鸥名字的时候,老人是怎么叫的?
生:抑扬顿挫地唱。
师:抑扬顿挫是什么意思?
生: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师: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师:我们也一起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齐读师:还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3分钟。
⑶ 第10、11自然段师:老人是那样地关爱海鸥,只要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
生:生动起来了。
师: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可以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灵?
齐读10、11自然段。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老人喜爱海鸥。
生:……
师:当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老人的心情怎样?
生:思念。
师:我们该怎么读?生自由读:海鸥最重情义,……今年也没有来。6分钟
⑷ 企盼:
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海鸥飞走的时候,老人的心情怎样?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
生:老人心里充满着企盼。
出示句子,指名读 “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师:从老人的话中,在老人企盼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什么?
生:老人希望自己也能去滇池。
生:老人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海鸥,飞在海鸥群中,永远与海鸥不分离。
师:谁再来读出老人的企盼。齐读句子。3分钟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是的,十年来,老人那无私爱着海鸥,他换来的又是什么呢?1分钟。
〖板书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送别老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14~19段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意想不到的事情”。
课件3: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亲人,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师:亲人?谁能举例子,说说谁是你的亲人?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生: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
师:海鸥与老人、动物与人类之间有血缘关系吗?
生:没有。
师:但是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海鸥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了。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瞻仰”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
生:从“急速”一词,我感受到了海鸥那种焦虑、急切的心情。
师: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感情?
课件5: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生:从“纷纷”一词,我体会到海鸥行动一致,似乎有谁在无声地指挥。
生:“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对老人的一片深情。(生朗读)
课件6: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这里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
生:因为海鸥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所以希望能阻止引我们拿走遗像,希望能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遗像能多停留一会儿,所以用“扑”比较好,更能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学生朗读)
师:这里还两次写了鸣叫,海鸥们似乎似乎在说些什么呢?
生:……
师:“盘旋”“旋涡”是什么意思?
生:“盘旋”指环绕着飞的意思。
生:“旋涡”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流体旋转时行成的螺旋形。在文中这个词让人感觉到一种速度,感觉到海鸥的多。
师:这么多的海鸥快速扑来的景象是多么壮观、美丽啊!这么多的海鸥来送别老人,这场面是多么悲壮啊!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美丽的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学生朗读。)
三、学习省略号的作用(18段)
师:在17段与19段之间有一个单列一段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
生:海鸥的表现生:省略了人们的表现。
生:省略了作者想要继续表达的但还没有表达完的。
生:……
师:请把这省略的写出来。学生写然后再展示。
师:大家写出的都是感人的一幕幕,但为什么作者用简单的省略号表达?
生:让人回味,写不完道不尽,不忍心写了。
师:此时,这个省略号是无声胜有声。这个省略号似乎化作了什么?
生:美好回忆的画面,两行热泪……
师:这样感人的一幕幕为什么会发生?
生:老人十多年 的付出换来的,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情意换来的……
四、小结
虽然老人去世了,但老人的身影依然在我们的眼前,人鸥合一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间。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围着遗像 站成两行
海鸥送别老人 肃立不动 扑过来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尝试运用读悟结合、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自主体验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激发学生产生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努力打造本色语文的过程。
【预设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4.激发学生产生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的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重点学习1——13段,感受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品读14——19段,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激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铺垫情感
重新板书“相依相随”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学习了1到13自然段,感受了老人对海鸥的深爱之情,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静静凝视相依相随这个词语(播放舒缓的音乐),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你仿佛看到了老人在干什么?
二、细读14——19段,体会海鸥对老人难舍难分的真情。
过渡:是啊,十多年了,老人在的地方,海鸥都会相依相随,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这是一道出人意料的风景线,这是一道让人难忘的风景线。然而,就在我见到老人的十多天后,老人去世了。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湖边,一件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请你静静阅读14——19段(播放乐曲),划出让你感到意外的句子。
2、意外,有时带给我们的是惊喜,但这里带给我们的是感动。请你再用心读读这些话,海鸥的哪些举动最让你感动,打上记号,反复朗读,看谁最能用朗读打动我们。
3、品读三处重点句子。
A、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抓住“大不一样”这个词语,读悟结合体会海鸥对老人去世的意外之痛的心情。
1)、此时大不一样的叫声会是什么样的?(声嘶力竭、悲痛欲绝、嘶哑的嗓音、惊慌失措、如怨如泣、哀叫、嘶哑——婉转、动听、清脆)
2)、大不一样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急促、慌张、慌乱、快速盘旋、一下栽倒、晕头转向、无头苍蝇、相互碰撞)
3)、为什么与平时大不一样?指导读。平时大不一样的叫声和姿势,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请你说说,对海鸥来说这是一件什么大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靠山、没有了依靠、天塌下来了)
4)你能用朗读让我们感受这大不一样吗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抓住“肃立不动”、“轮流飞”等词语,读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敬爱之情。
1)、你从哪个词能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理解“瞻仰”
2)、从“急速”你能看出什么?
3)、“站成两行、肃立不动”这情形仿佛和生活中什么样的场景类似?
4)、深情地再读这句话。
C、“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抓住“扑”这个词语,读悟结合体会海鸥面对老人去世的如痛失亲人般的心情。
1)、“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哪?
2)、从两个“扑”看出什么?
3)、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是指什么?
4、整体感知海鸥的举动,叩问海鸥的内心世界。
1)同学们,老人去世了,海鸥的举动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体会海鸥的表现(出示这三句话),生配乐齐读。
2)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你的翻飞盘旋,你的连声鸣叫,你的肃立不动,你的炸了营的扑,你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如果你想诉说,你会说些什么呢?请你赶紧动笔写下你要说的话语。
交流:
生①:我的亲人啊!别留下我们,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字字是泪,声声是情啊!)
生②:你在家里休息该多好啊!如果你在家休息,你就不会走了。(对啊!)
生③:谢谢你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而你却不求回报。我只想说谢谢!(老人一定会明白你的心意)
学生哭……
师:虽然你没往下说,但我们都听出了你要说的话。
正是因为老人深爱着海鸥,所以才有海鸥加倍的回报之情。
把你们写的合在一起就是一首诗,这就是“白鸥飞处带诗来”,想想,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爱”!
三、感悟提升,激发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
1、回应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加深和巩固课文的理解。
老人离开了人世,鸥群依然盘旋在空中。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还记得上节课开课时老师呈现过这样一段话(出示画面)
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普通老人的青铜塑像。他叫吴庆恒,是昆明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无儿无女,1995年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块。他与海鸥之间发生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人称“海鸥老人”。据说,当代中国大陆,为一个普通人塑造青铜像并且安放在公众场所,这是破天荒头一回。
看到这段文字,现在,请你再用心读读这段话,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2、如今,翠湖公园的老人塑像已经摆放两年,如果你来到翠湖公园,你会在这个铜像旁题写一句什么话呢?
总结:同学们,你们已经理解了老人与海鸥的深情,理解了老人的伟大之处:是他守护了海鸥对人类的这份真情,是他创造了人鸥和谐的精神,所以才有了海鸥们加倍的回报之情。我们能像老人这样去对待身边的小动物、小生命,去创造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吗?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课标要求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学法分析
首先,高二学生对海明威可能比较陌生,教学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寻找一些课外资料,以期能对他的作品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本文虽然是节选,但是依然很长,所以,教学中尽可能的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如老人与鲨鱼较量的五个回合;其三,本文充满了哲理和象征的韵味,但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简单,所以应该联系生活实际。
三、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提问: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的几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五个回合,分别是与鲭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犁头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群鲨鱼斗
教师补充:一方是孤独的老人,一方是强悍的无数鲨鱼,一方是弱者,一方是强者,他们的较量,谁会胜利?
提问:老人与鲨鱼较量的五个回合中,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结果怎样?老人的身体状况又怎样?大马林鱼状况怎样?
学生回答:
第一个回合:用鱼叉(丢)、绳子(断)老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
第二个回合:刀子(钝)、桨 老人手伤严重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个回合:刀子(钝)、桨(断) 受淌血半个身子被咬烂
第四个回合:短棍 手痛得厉害
第五个回合:短棍(丢)、舵把(折) 极疲乏仅剩残骸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教学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 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⑵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二、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
2掌握内心独白对形象塑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鲨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你独自一人驾船在海上碰到了一条鲨鱼或几十条鲨鱼,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可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课件展示】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把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说情节
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据搏斗的回合、搏斗的结果来分析。【学生分组从文中找,讨论交流后明确,课件展示】
五次搏斗搏斗结果
用鱼叉杀死一条鲸鲨失鱼叉,鱼被吃掉四十磅
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
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小结: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五)分析内心独白
通过大家的分工合作,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之前我们在单元解读中说过人
物形象的刻画与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我们也讲过,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以从语言、外貌、神情、内心独白等方面入手。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刻画他的呢?——内心独白【课件展示问题】
1、文中五次搏斗前与后老人的内心独白。
2、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寻找、讨论交流,课件展示】
(1)不能够阻止他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他。(毫不屈服充满自信)
(2)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极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他更聪明。(高度自信斗志旺盛)
(3)是把一个人养活一整个冬天的鱼啊。别那样想吧。歇一歇,把你的手弄好,守住剩下来的鱼肉。(接受现实开创未来)
(4)这一会他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浆,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想法去揍死他们。(坚韧无畏经验丰富)
(5)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他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怎么去对付他们呢?(处乱不惊思考对策)
(6)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有半点儿损伤,只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永不气馁充满希望)
(六)分析人物形象
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及人物内心独白分析主人公形象。【学生讨论后明确,课件展示】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形象。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的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七)讨论交流
《老人与海》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们认为他确实是一部好书,一本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书,因为他给人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那么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人生启示】
(八)布置作业
阅读《老人与海》可以领会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请写一篇读后感(800字左右),记下自己的读书收获。
(九)板书设计
硬汉
勇敢
顽强奋争
乐观永不言弃
渔夫老人
人的灵魂的尊严
(十)说明:此教案适合中等水平学生使用。另外,一篇课文抓一个重点就够了,没必要面面俱到,“电报式”的语言风格可让学生朗读时自己体会,课上点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