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李盛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相得益彰,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恪守"中庸"之道,体现了"隔"与"不隔"的文化心态。

  

  1、生平简介

  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191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

  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成为学校里的大员。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他除了担任教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作十分忙碌。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来到青岛后,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而潜心于读书了。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一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烂了”。对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他是下了真功夫的,一部《十三经注疏》他甚至是在厕所里读完的。他自述说,将经书“置于厕内,虽云不敬,但逐日浏览,稍得大意,亦获益不浅。厥后对于经书始知仔细阅读。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习难除,不足为训”。但梁实秋更用心的还是他的翻译工作。

  也正是在青岛大学,他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为人所钦仰、也是规模最为浩大的“工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美国庚款委员会)开第6次年会,议决成立编译委员会,以胡适、张准为正副委员长。经胡适推荐,第29次执行委员会议通过聘请了丁文江、徐志摩、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闻一多、梁实秋、竺可桢等13人为编译委员会委员。编译委员会下分两组,一为自然科学组,一为文史组,其工作则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是世界名著部,任务是“选择在世界文化史上曾发生重大影响之科学、哲学、文学等名著,聘请能手次第翻译出版”。编译委员会成立后,胡适拟定了一个计划,准备成立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专门委员会,由闻一多任主任,成员有徐志摩、叶公超、陈源、梁实秋,共5人。其工作为担任翻译及审查,并先行试译,以期决定体裁问题,经费暂定为5万元。

  为此,胡适曾致信与闻一多、梁实秋仔细研究过,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决定用何种文体翻莎翁。我主张先由一多、志摩试译韵文体,另由你(指梁实秋)和通伯(指陈源)试译散文体。试验之后,我们才可以决定。或决定全用散文,或决定用两种文体。”对这项工作,起初闻一多等都很热心,做了初步的计划,自己分工从《哈姆雷特》入手,预计5年内先成莎集。然而,由于时局不靖,大多数成员未能按计划进行。1931年11月徐志摩去世后,人手更为缺乏,合译计划遂无法实现。

  3、伟大成就

  梁实秋原来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也甚为有限,只在读书时读过《麦克白》、《亨利四世》等几个剧本,但他自念翻译莎剧乃极有意义之工作,遂决定独立为之。他制订了一个翻译计划,预备默默耕耘,每年译出两部,18年后中文本莎翁全集即可问世。从此以后,在教学之余,梁实秋就开始埋头翻译莎剧,到抗战前夕共完成了8部,4部悲剧4部喜剧。193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出版梁译莎剧,到1939年,相继出版了《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第十二夜》等8部。1967年,梁译《莎士比亚全集》才最终完成出版,这是梁实秋对于中国文化的最杰出贡献。

  梁实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他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20多种;二是编纂英汉词典,他编写了30多种英汉字典、词典及英文教科书;三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也是耗时最长、用精力最大的一项工程。可以说梁实秋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大师。

  <梁实秋对翻译的观点>

  1、 无论是机关主持的,或私人进行的翻译,对于原著的选择宜加审慎,愚以为有学术性者,有永久

  价值者,为第一优先。

  有时代需要者,当然亦不可尽废。惟尝见一些优秀的翻译人才做一些时髦应世的翻译,实乃时间精力的浪费。西方所谓畅销书,能禁得时间淘汰者为数不多,即以使世俗震惊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言,得奖的作 品有很多是实至名归,但亦有浪得虚名不负众望者,全部予以翻译,似不值得。

  2、 译者不宜为讨好读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读性,甚至对于原著不惜加以割裂。

  好多年前,我曾受委托审查一部名家的译稿——吉朋的《罗马衰亡史》。这是一部大书,为史学文学的杰作。翻阅了几页,深喜其译笔之流畅,迨与原文对照乃大吃一惊。原文之细密描写部分大量被删割了,于其删割之处巧为搭截,天衣无缝。译者没有权力做这样的事。又曾读过另一位译者所译十六世纪英国戏剧数部,显然,他对于十六世纪英文了解不深。英文字常有一字数义,例如flag译为“旗”,似是不误,殊不知此字另有一义为“菖蒲”。这种疏误犹可原谅,其大量的删节原作,重辄一二百行则是大胆不负责 任的行为,徒以其文字浅显为一些人所赞许。

  3、 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结构自异。

  西文多子句,形容词的子句,副词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样翻译成中文,则累赘不堪,形成为人诟病的欧化文。我想译为中文不妨以原文的句为单位,细心体会其意义,加以咀嚼消化,然后以中文的固有方式表达出来。直译、意译之益或可兼而有之。西文句通常有主词,中文句常无主词,此又一不同之 例。被动语态,中文里也宜比较少用。

  4、翻译人才需要培养,应由大学国文英语系及研究所担任重要角色。

  不要开翻译课,不要开训练班,因为翻译人才不能速成,没有方法可教,并且没有人能教。在可能范围之内,师生都该投入这一行业。重要的是改正以往的观念,莫再把翻译一概摒斥在学术研究与文艺活动 之外。对于翻译的要求可以严格,但不宜轻视。

  5、主张译人语“国化”。

  译文就更注重文本意境的传达,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不局限于形式的严格对等。故在译文形式上相对比较松散,格律不严谨,在语言使用上,文风朴素清雅,把原诗那种浓烈的感情通过自己的素丽文笔呈现出来。比如“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很明显”、“美繁荣事物总不免要凋落,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读起来更像是散文。可见,译者的风格在语言风格的选取上、在形式格律的取舍上,都得到了彰显,尽管在传达原作风格上,诗味不够,语言也不够华丽,该译文仍不失为佳译。至少我们看到了立体的作者和译者。

  6、梁实秋对翻译的一些见解

  翻译可以说不是一门学问,也不是一种艺术,只是一种服务。所以译者不是学者,而有时被情势所迫,不得不接近于学者治学态度的边缘,否则便不是良好的服务。凡是艺术皆贵创造,翻译不是创造。翻译是把别人的东西,咀嚼过后,以另一种文字再度发表出来,也可说是改头换面的复制品。然而在复制过程中,译者也需善于运用相当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原著的内容与精神,这就也像是创造了,虽然是依据别人的创作为固定的创造素材。所以说翻译不是艺术而也饶有一些艺术的风味。翻译,若认真做,是苦事。逐字逐句,矻矻穷年,其中无急功近利之可图。但是苦中亦有乐。翻译不同创作,一篇创作完成有如自己生育一个孩子,而翻译作品虽然不是自己亲生,至少也像是收养很久的一个孩子,有如亲生的一般,会视如自己出。翻译又像是进入一座名园,饱览其中的奇花异木,亭榭楼阁,循着路线周游一遭而出,耳目一新,心情怡然。总之,一篇译作杀青,使译者有成就感,得到满足。翻译是为了人看的,但也是为己。

  昔人有言,阅书不如背书,背书不如抄书。把书抄写一遍,费时费力,但于抄写过程之中仔细品味书的内容,最能体会其中的意义。我们如今可以再补一句,抄书不如译书。把书译一遍费时费力更多,然而一字不苟地字斟句酌之余必能比较的更深入了解作者之所用心。一个人译一本书,想必是十分喜爱那一本书,花时间精力去译它,是值得的。译成一部书,获益最多的,不是读者,是译者。无论是机关主持的,或私人进行的翻译,对于原著的选择宜加审慎,愚以为有学术性者,有永久价值者,为第一优先。译者不宜为讨好读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读性,甚至对于原著不惜加以割裂。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结构自异。西文多子句,形容词的子句,副词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样翻译成中文,则累赘不堪,形成为人诟病的欧化文。翻译人才需要培养,应由大学国文英语系及研究所担任重要角色。

  <翻译书目之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的故事>

  1、主要翻译书目

  梁实秋一生翻译了很多作品,其中包括:《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结婚集》《潘彼得》《西塞罗文录》《职工马南传》《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哈盂雷特》《暴风雨》《吉尔菲先生之情史》《情史》《咆哮山庄》《百兽图》《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雅舍译丛》《莎士比亚全集》。 2、著名译文《莎士比亚全集》的诞生

  这当中最有名的算是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了,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不仅历时长、工程大,而且尚有鲜为人知的奇特经历。梁实秋在晚年回顾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经历时说:“使我能于断断续续30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三个人:胡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翻译莎翁的剧作不是梁实秋个人的选择,而是胡适先生的倡导。正由于胡适先生的倡导合乎梁实秋读第一流书的主张,才使得梁实秋接受了这个挑战。1930年,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计划。胡适共物色五人担任翻译,他们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和梁实秋,计划五至十年完成。对这样一个庞大计划,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就十分积极,他不仅明确答应承担一部分任务,而且拟定了八条具体实施计划,得到了胡适的首肯。

  从此,梁实秋文学实践中极其壮丽辉煌的诗篇开始了,他个人的命运注定和伟大的莎士比亚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没有辜负胡适先生的期望,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年复一年地工作着。特别是当闻一多、徐志摩等四人临阵退出,梁实秋便一个人把全部任务承担起来。胡适先生对梁实秋的翻译工作一直非常关心,有一次,他赴美国开会,临行前还带了梁实秋刚译完的《亨利四世》,说:“我要看看你的译本能不能让我一口气读下去。”胡适还对梁实秋说,等全集译成之时他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庆祝酒会。可惜,全集译成开酒会之时胡适已经去世了。抗战爆发前梁实秋完成了八部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四部悲剧,四部喜剧。“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日寇的通缉,梁实秋不得不逃离北京,抗战八年间他几乎中断了莎翁剧作的翻译。抗战胜利后梁实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课余之暇,他又把荒废多年的莎翁剧作翻译工作重新开始。这时父亲已满70岁,有一天,老态龙钟的父亲拄着拐杖走进梁实秋的'书房,问莎剧译成多少,梁实秋很惭愧这八年交了白卷,父亲勉励他说:“无论如何要译完它。”一句话,说得梁实秋心头发热,眼含热泪。他说:“我就是为了他这一句话,下了决心必不负他的期望。”

  梁实秋一个人承担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在当时的情况下,一没有稳定的环境,二没有可查阅的资料,其翻译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妻子程季淑给予最直接的鼓励与支持,梁实秋不可能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妻子季淑经常询问梁实秋一天译了多少字,当梁实秋告诉她译了3000多字时,她就一声不响地翘起她的大拇指。她虽然不看梁实秋的译稿,但很愿意知道梁实秋译的是些什么,所以莎士比亚的几部名剧故事季淑都相当熟悉。当梁实秋伏案不知疲倦时,季淑不时地来喊他:“起来!起来!陪我到院里走走。”她这是让梁实秋休息。梁实秋回忆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间也很少得到鼓励,漫漫长途中陪伴我体贴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像漫长无尽的马拉松赛跑一样,梁实秋在经历了顽强拼搏之后,终于到达了终点。1967年,由梁实秋一个人独立翻译的莎士比亚37种剧本全部出齐。这个奇迹极大地震撼了台湾文化界。8月6日,台湾的“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中国语文学会”等团体联合发起,在台北举行了300多人参加的盛大庆祝会,向为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建立功勋的梁实秋致敬。当天的《中华日报》报道说梁实秋是“三喜临门”:“一喜,37本莎翁戏剧出版了;二喜,梁实秋和他的老伴结婚40周年;三喜,他的爱女梁文蔷带着丈夫邱士耀和两个宝宝由美国回来看公公。”

  此后,梁实秋没有松劲,又用一年的时间译完了莎士比亚的三部诗集。至此,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40册算是名副其实地完成了。

  <大师风采的逸事>

  1、 逸事之一

  儿子梁文骐回忆,梁实秋教学数十年,口操英语,却总是长袍马褂,千层底布鞋,迭裆裤子,还要绑上腿带子,常引得时髦男女窃笑,他却毫不在意。在师大授课时,一次讲英格兰诗人彭斯(Burns)的一首诗,某女生听到动情处,竟泪下如雨,伏案放声大哭起来。梁文骐问父亲:“您是否觉得很抱歉?”他回答:“不,彭斯才应该觉得抱歉。”梁实秋上课,一度黑板上不写一个字,他说:“我不愿吃粉笔灰。”

  2、 逸事之二

  儿时,梁实秋特别憎恨他的小辫子,觉得像猪尾巴一样难看不说,早上起来梳辫子也实在恼人。年岁稍长,听父亲读《扬州十日记》《大义觉迷录》等书,又听父亲讲清军入关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故事,梁对辫子愈加反感。辛亥革命后,他马上跑到理发店剪辫子,虽然“连揪带剪,相当痛,而且头发渣顺着脖子掉下去”,但内心“十分快意”。

  梁实秋儿时顽皮,对读书不感兴趣,每当此时,母亲就高举笤帚疙瘩进行威吓,但每次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次,母亲监督他读书,读到“一老人,入市中,买鱼两尾?步行回家”时,梁大惑不解,问母亲:“为什么买鱼两尾就不许他回家?”全家大笑。

  上小学时,梁实秋各门课程都应付裕如,唯独畏惧“算术”,他说:“像‘鸡兔同笼’一类的题目我认为是专门用来折磨孩子的,因为我当时想鸡兔是不会同笼的,即使同笼也无需又数头又数脚,一眼看上去就会知道是几只鸡几只兔。”

  3、逸事之三

  清华对体育特别重视,毕业前照例要考体育,对梁实秋来说,最难过的一关是游泳。考试那天,梁约好了两位同学各持竹竿站在泳池两边,以备万一。他一口气跳进水里马上就沉了下去,喝了一大口水之后,人又浮到水面,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又沉了下去„„两位同学只能用竹竿把他挑起来。他当然不及格,一个月后需补考。虽然苦练了一个月,但补考时,刚入池中,他便一个劲地往下沉,一直沉到了池底,摸到了滑腻腻的大理石池底,好在这次稍微镇静些,在池底连着爬了几步,喝了几口水之后又露出水面,在接近终点时,从从容容地来了几下子蛙泳,逗得一旁的体育老师马约翰笑弯了腰,给了他一个及格。

  梁实秋对火腿品质要求甚高,对台湾熏制火腿很是不满,常说“有死尸味”,视为下品。逢年过节,有人送礼,常有火腿一包,打开一看,或有蛆虫蠕动,或有恶?扑鼻,无法忍受,弃之又觉可惜。梁百般思索,顿生妙计,将火腿挂在墙外电线杆上,谓之“挂高杆”。片刻工夫,即被人取去,如是者数次。夫人程季淑非常反对,梁却认为愿者上钩,不伤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