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的教学指导
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迅作品难教、难学,好像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识。很多谈论鲁迅作品教学的文章,都喜欢引进所谓学生的口头禅:“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或“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当下,鲁迅作品难教、难学,似乎已成定论。从舆论势头看来,谁要对此表示一点不同意见,就难逃灭顶之灾。然而,我还是想说一点己见,就教于方家。反正我已是七老八十之人,即使遭受灭顶之灾而声名狼藉也与我的人生没有大碍了。
鲁迅作品的教学难不难?当然有点难。在我看来,其难有二:一是时代的隔阂。鲁迅作品反映的实际生活距离现在都在七八十年以上,那时的中国与当今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对那时的中国没有起码认知的人,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难度当然很大;二是情愫的隔膜。鲁迅一生忧国忧民,为了民族的复兴、民众的新生,他置个人的荣辱乃至生死于度外。被一切向钱看意识毒化而一切为了个人享乐的人,理解和认同鲁迅作品所宣泄的情感,怎会没有难度?
在全民娱乐化,文化快餐化,阅读卡通化的当下,教学鲁迅作品有难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因为有难度就不教不学了呢?如果因为有难度就不教不学,那么比鲁迅作品还要难教难学的古文是不是更可以不教不学呢?倘若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就该全盘取消语文教学了。
其实,教学都有难度,没有难度就不需要教学。韩愈在《师说》的开篇就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从教学领域来讲,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来引导、帮助学生解除疑惑(“难”)。因此,教学鲁迅作品有难度,就不能成为把鲁迅作品排除出语文教科书的理由。
鲁迅作品洋溢着崇高精神,鲁迅作品充满着语文智慧,鲁迅作品真切地反映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键阶段的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无疑是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少年进行人文修养、道德修养、语文修养的好教材。民国时期就有二十余篇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无可争辩地说明,鲁迅作品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语文资源。我们绝对没有理由因为教学鲁迅作品有一定难度,就采取排斥的态度。
教学鲁迅作品的困难是不是无从克服呢?不是!绝对不是!这是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结论。
我执教高中语文多年,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所有鲁迅作品都讲授过;我在几度带学生实习的过程中,都对学生备教鲁迅作品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无论是我的教还是我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以及经我指导的实习生的教,都未曾遇到无以克服的特别困难。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我的学生学鲁迅作品和教鲁迅作品,都是比较有兴趣的。
有人或许会问我:那么,你是怎样教鲁迅作品的呢?
我在讲授鲁迅作品方面最主要的方法有两条。
第一条是紧紧扣住鲁迅作品的思想脉络(即思想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透过语言的表象,发现作品的思想脉络。
比如说,选进初中语文教材多年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杂文,从语言表象看来,很像一篇叙事散文,其实它是一篇具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关系的论文(一篇“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可是,自从这篇文章选进初中语文教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各种教学参考书都置它内在固有的严密逻辑论证关系于不顾,而把它当作叙事散文来分析。结果是:以“参考书”之昏昏而使接受“参考”的教师昏昏,又以接受“参考”的教师之昏昏使其学生更加昏昏。
1981年三四月间,我带学生到一所初中实习。一天,一个担任初二语文教学任务的学生跟我说:《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文章的脉络搞不清,教案不知从何写起。我就要他看看参考资料。他说:“教学法老师单就这篇文章印发给我们四份参考资料,但我们却越参考越糊涂了。”我就要他把参考资料拿来看看。真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四份很有来头的参考资料都没有发现这篇文章的“论”的本质。于是,我让他将其他三个有这篇文章教学任务的同学找来,然后与他们一起梳理这篇文章的逻辑论证关系。把论证关系理清以后,四个学生心里豁然开朗而兴奋不已。为了使他们根据文章固有的逻辑论证关系写成的教案得到原任课教师的批准,我亲自出面作了沟通。而后又指导他们用图表法把这篇文章的逻辑论证关系显现出来,在预习阶段就把这个图表挂在教室里,让他们的学生在上课前就有所了解,为课堂上正式讲解和讨论做好准备。结果,四个学生分别在四个班级讲授这篇文章,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实习结束后,我写成《〈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篇章分析》投给《语文知识丛刊》(北京市语言学会编,地震出版社),该刊于1982年8月出版的第4期刊发了拙作。时隔22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1994年5月第1版),全文收进了拙作《〈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篇章分析》,并置于指导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四篇“有关资料”之首。这个事实说明,当年我在指导实习学生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透过语言的表象发现作品的思想脉络从而揭示其逻辑论证关系的做法是基本正确和可行的。
第二条是紧紧扣住鲁迅作品的情感脉络(即情感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关键的语句,发现作品的情感脉络。
比如说,选进高中语文教材多年的《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杂文,是以情纬文的典型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表达了对段祺瑞执政府虐杀徒手请愿爱国学生的罪恶行径的极度愤慨之情;表达了对某些学者文人制造与散布阴险流言的无比愤怒之情;表达了对爱国学生在执政府前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崇高精神的高度钦佩之情;表达了对被被段祺瑞执政府虐杀的爱国学生的极大痛惜之情。这四种感情交合一起形成一股情感流贯穿全篇。这股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既深蕴于全部文字,又以一条语言链显豁在读者眼前。这条语言链就是:“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假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清理出这条语言链,学生就能初步感知鲁迅写作该文时的极其复杂的心境,这就为理解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拓开了心路,也就为吸收该文所展现的语文智慧奠定了基础。
我在写作教学中,曾经多次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解说以情纬文的写作方法,每当我点破这条贯穿全篇的语言链之后,学生就对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有了感悟,进而对以情为径把复杂事象组合成篇的写法就有所理解和把握。
虽说在教学鲁迅作品方面,无论是我的教还是我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以及经我指导的实习生的教,都未曾遇到无以克服的特别困难,但是,我对不少师生关于鲁迅作品难教难学的感觉还是很理解的。因为我知道,广大师生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往往受到来自某些权威“参考资料”的误导。
比如,《藤野先生》这篇充满语文智慧的记人散文,是青少年进行人格修养、人文修养、写作修养的好教材。本来这篇散文语言通达、形象鲜明、主旨显豁、情趣盎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很有兴趣而且没有多大困难。可是,一旦被来自某些权威“教学参考资料”误导,就很容易陷入困境而生厌弃之想。
我曾经读过《探寻救国真理的道路上——〈藤野先生〉分析》(《鲁迅作品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藤野先生〉导读设计》(《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8期)、《〈藤野先生〉教学说明》(《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怎样分析〈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蔡澄清,《鲁迅作品教学浅谈》)等论文与教学参考资料,发现大多认定《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的主人公是鲁迅或者是藤野先生和鲁迅,其主题思想是表达鲁迅的爱国思想或者是既赞扬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也表现鲁迅自己的爱国思想。
真是奇怪,文章的题目明明是《藤野先生》,怎么表现的对象却是鲁迅或鲁迅和藤野先生?我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研读了《藤野先生》之后,确认这些论文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作者都误读或部分误读了这篇优秀散文,以致对它的表现对象、主题思想以及构篇方法都作了错解或部分错解。于是我写了《〈藤野先生〉所写的是藤野先生》(《徽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第101-104页。)一文。该文对前述几篇论文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之后,确认: “《藤野先生》是一篇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文章和题目高度统一的典范文章。”从结构上看,“她没有什么缺陷需要辩解,没有什么漏洞需要填补。她立体地反映生活,联系中展现人生,这是习惯于平面地、孤立地看问题的人难于理解的。然而,假如我们真的认为,这篇作品是表现鲁迅的爱国思想的或者是既赞扬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也表现鲁迅自己的爱国思想的,那鲁迅的在天之灵也会不安至极。因为,这等于说,鲁迅当年写作此文,是借写藤野先生之名,行表现自己之实。”
现在我要补充说:《藤野先生》是学习写作记人散文的极佳范本。她不是通过记一件事或二三事来表现某个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者英模等等)的思想与情操,而是以作者的一段生活、思想历程为线索来结构全篇,通过记录大大小小、点点滴滴、看似无关其实有关的事情,集中表现主人公的情思与人格。
凭心而论,鲁迅作品之所以难教、难学,除了因为往往受到来自某些权威“教学参考资料”的误导之外,还由于常常受到升学、晋级考试试题的干扰。各级各类升学、晋级考试的语文试题中,难免有题目出自鲁迅作品,而出自鲁迅作品的试题大多是怪题、偏题。这就逼使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多长心眼、长怪心眼,这就导致鲁迅作品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学。
总之,要开辟鲁迅作品教学的新生面,走出难教难学的困境,必须以平常心来对作品本身进行认真的钻研,以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本身固有的思想流、情感流。为此,必须排除来自方方面面的误导和干扰。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