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苏轼和秦观
苏轼和秦观好像总是提在一起,在我看来,不过是因了苏轼的那句:“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再准确的说,我觉得应当是,提起秦观时,必将提起苏轼,当然还有那句话;反之则不然。
苏轼,我倒是极其的喜欢。其实多半是因了他的那首《定风波》,不见得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词,但我却是最爱的。苏轼的词,有豪放的,有旷达的,有婉约的。多半人们记得的是那首“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于是乎,苏轼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多是豪放了。从前,似乎总这样的一个影像在脑海中:一个衣着简朴的男人,就是那种极其普通的灰色长衫,胡子拉扎的,眼角有些许的皱纹,但他在大笑,很豁然的那种大笑。然而,前段时间上网查了一查关于他的资料,有一句话却是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句话是这样的:豪放之词是其有意而为之,旷达之词是其性情使然,婉约之词则是其寻常之作。如此看来,苏轼的婉约之词反是更多的咯?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怪自己读得词实在是太少。但这个说法真的是极其有意思。在婉约成风的时期,苏轼的豪放独树一帜,确实是抢去了不少的眼球,当然他确实也是写得极好,只能说,他的心确实是是豁达开朗的,不然,这样的好词自是写不出来的,写出来了,也只是惺惺作态,让人觉得矫情做作罢了。
然而在豪放,旷达,婉约之中选其一种风格,我还是选旷达。不用多说,就是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再说苏轼的爱情。苏轼一生中有三个女人。
第一个是王弗,苏轼的结发之妻。她们两个算是举案齐眉,琴瑟和谐的了,然而不幸的是,王弗在28岁的时候就死了。十年后,苏轼写了那著名的《江城子》。
很少有词能够给我一种很厚重的感觉,就是那个低低的沉沉的感觉。但首词是个例外。十年过去了,再想起亡妻,是怎样的一种悲痛与凄凉。悲恸但不矫情,大气但不夸浮。
第二个是王润之。她是王弗的表妹吧,我也不太记得了,但反正和王弗是有亲戚关系的。她自小就崇拜苏轼,现在即使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她也无悔的一直陪伴在苏轼的身旁,苏轼对她有没有情感我不知道,但起码苏轼最后对她是好的,苏轼死后,他的孩子将他和王润之合葬了的,这要求自然是苏轼提出的,我觉得这就够了。
第三个是朝云。这个女子极有才,被苏轼视之为红颜知己。传说中的苏小妹的原型其实是朝云。她们两没有结婚,但苏轼最痛苦最艰难的几年人生就是朝云在一旁陪伴,朝云曾育有一子,不过夭折了。
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不是从一而终的那个人,但这也怨不得他。他不三心二意,这就够了,和一个在一起,他便待那个人很好。三个女人在他那里都得到了各自的'幸福吧。
对比秦观呢,反正我是不喜欢秦观的,也没有认真的读过他的词。大多数人认识他应该是从那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开始的吧,本身这两句词真的很美,浅显易懂又打动人心。不过我讲一个故事,传说秦观曾遇到一位歌女,而这个歌女呢,本身十分的喜欢秦观的词,可以说,秦观是她的偶像吧,初见偶像,这位歌女呢激动不已,以身相许,秦观也因她的容貌而在那个歌女那住了几日,怕是甜言蜜语也没少说多少,几日后,秦观要走了,女子不舍,秦观便说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女子自此为他从良了,一心等他回来,只可惜我们的秦学士啊早已将她忘得一干二净了。纵使我们今人也有不少人被这句诗打动,更何况古代的那些个弱女子呢。只是啊,当这两句成了一种推脱之词时,我再也多这两句诗喜欢不起来,谁丫以后多我说这两句,丫等着over吧!秦观也自然是喜欢不起来了的。秦观的妻子秦观从来没有喜欢过,而他也是一直流连于烟花柳巷。
男人不一定要从一而终,但请不要三心二意。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请重视别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