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作中的道家情怀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向来被大家冠以“隐逸诗人”的称号,因为他的诗歌确是暗合了道家的一些思想,也流露出了对道家的羡慕。
王国维在他的代表作<<宋元戏曲史>>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代是中国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有一位诗人就得到了许多大诗人的倾心称颂,李白赞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说道:“吾怜孟浩然,短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清江空旧鱼,春雨馀甘蔗。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咤。”(<<遣兴五首>>)他就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领军人物-----孟浩然。
<<旧唐书・文苑传>>记载诗人“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而后终身不仕,可以说诗人的一生都是在优游山水中度过的。这种生活经历必然会影响诗人的创作风格,使其作品呈现出清丽疏朗、朴素拙野的特点,而这正于有意无意间契合了老子的某些思想精髓。
孟诗的一大特点便是以清淡之语入诗。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中说道:“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一个“清”字就足以代表孟诗的'一个风格特点。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胡应麟<<诗薮>>:“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清扬;可取者,一味自然”;“诗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才清者,王、孟、储、韦之类是也”。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存在着“尚清”的审美观。“清”之美的核心意蕴正在“自然”二字,正如(宋)方万里所云:“天无云谓之清,水无泥谓之清,风凉谓之清,月皎谓之清,意味之自然为清新。”“清”与“自然”的这种内在联系其实有着深远的哲学基础,倘若追根溯源的话,一直可以追溯到<<老子>>那里。<<老子>>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以一宁,神得以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所谓“得一”者,就是得“道”,“天得一以清”就是说天得到道便会保持“清”的状态,如果天没有保持“清”的状态,就难免会崩裂。那么“清”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由老子所言可知,它就是“道”之状态,也就是“自然”之状态。
在<<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中诗人写道:“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袅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诗中写日落西山之时,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泉水叮咚作响,人归鸟栖,小径两边挂满了如丝般的女萝,诗人对琴独坐,正等待着远方的友人。全诗没有彩绘,没有着力地渲染,只是用非常平淡的语言,描写了那样一种景色表达了人物的一种心境,“清”之风格特色由此可见。他早年写过一句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令一时的诗友“嗟其清绝”,都把笔撂到那儿,不写了,说难以为继。所以白居易后来就感叹说他“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正是就这一点而言。
古人说“诗品出于人品”,不同于众人的经历使孟浩然的创作呈现出与同时诗人不同的特色,他经常在诗歌中表现出对仙人的倾慕,对成仙归去的渴慕。不论诗人是否刻意为之,这确实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浓厚的道家趣味。“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谓余搏扶桑,轻举振六翮。……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山中逢道士云公>>)春耕之际,诗人听闻道士云公常往来于北谷、西村一带,本来此地期待与其相逢,而后果遇。就在云公为诗人怀才不遇而鸣不平之时,诗人自言自己既不佯狂玩世,也不狼狈求官,而是以安闲寂静为贵,不为势力所动,隐卧于西山之下,期望日后与云公共同炼丹修道。“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虚舟任所适哦,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州复何在。”诗人失志浮海,一年将终,适意而游,非为名位,如遇仙指,则遁世求仙。(<<岁暮海上作>>)“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福庭长不死,华顶旧称最。永愿从此游,何当济所届。”(<<越中逢天台太一子>>)诗人在越地游玩,不期之际巧遇友人,于是向他倾诉了自己对天台胜境的向往,表达了对于进入不死之乡的启慕。“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书幌神仙�,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湖。”(<<与王昌龄宴黄十一>>)诗人与王昌龄宴于黄道士房,酒酣兴浓之际诗人自言还山归隐,思仙慕道。“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梅道士水亭>>)诗中前两联以庄子比梅道士,言其居隐而论高;后两联赞梅水亭之清幽,如同世外桃源,人迹罕至。表达了内心对其的渴慕。“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武陵泛舟>>)诗人泛舟于武陵,被眼前所见之景吸引,于是生出对于桃花胜境的向往之情,遂产生弃世超尘之想。至于诗人在诗中偶尔涉及的例子更是不计其数,这里随意粘出几句:“忽逢青鸟使,邀我赤松家”;“华省曾联事,仙州复与俱”;“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水乘舟楫去,亲望老莱归。斜日催乌鸟,清江照�衣”;“岂意餐霞客,忽随朝露先”;“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高步陵四壁,玄踪得三老。纷吾远游意,学此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老子哲学常常被称为“自然”哲学,“自然”这一范畴在<<老子>>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在<<老子>>一书中“自然”一共出现五次,“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老子崇尚自然朴素之美,“朴”原意为未经加工的木料,故而老子常用“朴”来描述“道”,视“朴”为本性、自然之意,而与人为相对。从“朴”的字义看,既然它是自然的、本色的、未经人为的,外观上必然有粗糙笨拙之感,不如人工修饰那么精致。因此,老子便将“拙”视为一种符合自然、符合朴素的技法。老子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老子所谓“拙”,是对凡俗技艺、浮艳工巧的否定,这并不是说老子反对巧美,而是强调一种妙合天成的“大巧”。孟浩然有<<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皮日休曾批评此诗“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客观看这种批评是很中肯的,诗人确实没有精心结构,只是抒发了在黄昏时分于南亭乘凉之际对辛大的怀念之情,诗人排除了一切不相关的因素,只罗列了自己眼前之景:夕阳、月亮、荷花、翠竹,使得情景高度地纯化,但恰恰是这种最为简单朴拙的技法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正体现了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