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三首
孟浩然的诗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美读]
春天是贪睡的季节,懒洋洋睡到十分满足,那将醒未醒之间的朦胧状态,真的很惬意。听见鸟儿叫得欢,心里顿时开心,知道这是一个晴天,是赏玩春色的好时光——突然就想到:昨儿一夜可是风雨不止呢,花儿恐怕凋谢了不少吧。
这诗写得十分浅近,连未识字的小孩也能读懂几分,但不要忽视它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相当细致:处处闻啼鸟那一种欢喜之情,是跟昨夜风雨声连在一起的,而花落知多少的担忧,也不是醒来那一刻才产生,它是昨夜的心情,在睡梦中被忘了,醒来时又忽然浮到心头。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春眠不觉晓的特殊条件下,一个朦胧瞬间几乎是潜意识状态的活跃情绪被描写得如此亲切生动,难怪它成了唐诗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篇章之一了。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美读]
老朋友请客,说是炖了个把只鸡,煮了些黄米饭,都是乡村里平常的食物。到了他的庄子,有连片的绿树环绕着,也不是有意的,就自成一处小天地;离城倒也不远,但隔着逶迤的青山,便各有自己的气氛。坐在窗前,眼前是平坦开阔的.打谷场、菜园子,随意饮着酒,也没有特别的话题,只闲扯些农庄里的琐事。不知不觉就到了该告别的时候,彼此都还依依不舍,于是留下了重阳再访的预约,它构成诗中情感的延伸。
这诗写得很平淡的。不过,老朋友之间就是这么个情形,没有多少礼节的讲究,说些什么也无所谓,彼此想着了,能在一起闲聊一会就觉得挺满足。所以看似平淡,却浸透了淳厚的人情。再说远些,这种平淡又显着无所用心似的萧散,它跟城市里官场中免不了的虚饰、焦虑、紧张,正好是相反的情调。只是,诗人没有说那么多,也无意将这村庄描绘得像桃花源似的,他只说了些平淡的话。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美读]
从渔梁渡头到鹿门山,一路行程,时与景渐变,诗境也渐渐转向清幽。黄昏的渡头是嘈杂的,嘈杂的人群各有所归。当诗人乘舟驰向鹿门山时,他的身影以一个飘逸的姿态从喧嚣的尘世脱出。而来到了鹿门山,已是夜色笼罩,山树虚淡如烟,在月光的照耀下浮现出一种难言的美妙。鹿门山恍在世外,因为这是隐者的居所。古有汉代的庞德公,今有追随他的诗人自身,他们被称为幽人。在一片寂寥中,幽人诚然是孤独的,但他们和恬静的山林、明洁的月色自有一种和谐。惟有在这里,他们才真正找回了自己。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汉江西岸,他另外又在处于汉江东岸的鹿门山营建了一所别业,表示追随庞德公的隐逸之志。这首诗把纪行和述志合为一体来写,以一种流水般的调子,传达了从归隐生活中感受到的轻快与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