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木兰形象特点

刘莉莉

  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帼国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的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诗歌对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惜别家人,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的详细,对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的简略。这样安排,是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

  《木兰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它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作品着力歌颂了花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不慕功名的高贵品质,热爱家乡的平民愿望。从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德。木兰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平民女子,为了保存父老,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两千年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她这一行为是何等大胆,她抛弃儿女情长,越过重重关山,勇敢地来到前线,这与中国古代女子“绣花楼上,足不出户”形成鲜明对比,她身经百战,历时十年,打败敌人凯旋归来,直到这时同伴才发现她是女郎,经过战争的磨练,从一个普通姑娘成为一个坚强无畏的将军。但她功成不求赏赐,只愿回家与亲人团聚,恢复她当年“当户织”的劳动生活。文章通过木兰织布时“唯闻女叹息”的异乎寻常的情态描写;通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旅途思亲的刻画;通过还乡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一系列行动,细腻而真实地揭示了木兰丰富的内心世界。总之,文章塑造了一个聪明果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花木兰形象及《木兰诗》主题再探讨

  首先,从《木兰诗》的产生背景来看,孝道思想的失落是再造孝女形象的创作动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中的杰出代表,最早见于南朝陈代释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据此推算其产生的时代不晚于陈代。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佛教鼎盛时期,佛教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原来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孝道”思想被大大地削弱。许多人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纷纷斩断六根,出家为僧。在儒家思想看来,“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孝和儒家思想的这种冲突,在民族关系复杂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激烈,因此通过塑造“木兰”这一孝女的形象来改变世风,向世人召唤失落的孝道思想,也许便是作者创作《木兰诗》的意图和动机。

  第二,从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来看,木兰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主动为国出征。诗歌一开始就说木兰停机叹息,叹息的原因不是为少女闺房私事,而是由于父亲被点名出征的事情。由于父亲年纪大了,又没有大儿子,所以她毅然从军是为了替父分忧,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

  第三,从出征途中对爷娘的思念来看,木兰更表现出一个孝女的角色,而不是什么“英雄”形象。诗歌第三节,反复渲染出征途中木兰对爷娘的思念:“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正充分表现了作为一个孝女对父母的挂念之情,而英雄往往不会如此儿女情长,相反的,他们大都以精忠报国为己任,舍小家而保大家。

  第四,从辞赏还乡这一动人情节来看,木兰是一个不慕英雄之名,只为父母尽孝的孝女。诗歌的第五节描写木兰得胜归来,立了许多战功却不愿接受可汗的封赏,而只愿回故乡见爷娘。这说明木兰是用自己的行为替父亲建立功勋,为父亲赢得美名,而不愿以英雄的身份面世。她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尽早回家见爷娘,以尽孝心,诗歌至此即将达到高潮,于是出现了第六节全家人热烈欢迎木兰还乡以及木兰还乡后梳装打扮的铺排描写。在热烈的气氛中,在欢快的节奏里,我们不难感受到木兰和家人团聚的愉快心情和还“我”女儿面目时的喜悦。可见,木兰出征不为征战,不为功名,只为替父分忧。既然木兰本人也不图英雄之名,我们又何必给她冠以巾帼英雄的称号呢?

  这是一首叙事诗,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女英雄形象,这是长期以来的共识。但是从形象塑造来看,做一番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木兰代夫从军,并非出于保家卫国;相反,从始至终,木兰日夜思念父母,只盼早日归来。再从情节叙述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关于战争的描写,诗中也只寥寥几笔,一略而过。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木兰是作者心目中践行“孝道”的榜样。作者大概想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劝喻世人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为家庭承担其应负的责任。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主题并非教材的简单处理,而是呼唤孝道重归,人文苏醒。

  叙事诗塑造形象,目的是通过人物来传达和寄寓思想情感的。不从这一点出发,对于作品主题的把握就会流于空泛,失之偏颇。

  木兰诗木兰的形象归纳

  千百年来,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花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花木兰有许多美好品德:勤劳善良,坚毅勇敢,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厚禄。

  【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影响】

  《乐府诗集》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也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后来把乐府的诗也叫乐府,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整体把握】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愿为父亲分担压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