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生而神灵”,非常聪明,经常向他的师父提问题,问什么懂什么,闻一知十,非常好学。我们听一下这些对话,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
比如黄帝问他的师父,我想知道十二藏之间的相使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他的师父歧伯就感叹说:“悉乎哉问也!”这个“悉乎哉”是什么意思呢?“悉”就是很详细。岐伯说,你这个臭小子怎么问得这么详细呀!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很聪明的学生,经常问一些很细致的问题,这个问题老师本来是不太想告诉别人的,但是遇到这么聪明的学生,又不能不跟他讲,所以歧伯经常会发出“悉乎哉问也”“昭乎哉问也”这样的感叹。
《黄帝内经》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很能体现当时师生交谈时的气氛,和老师的复杂心情:我喜欢你,又觉得你问得太多了,但是我还得把这些宝贵的东西告诉你。
黄帝本人得到这些宝贝以后,确实能够高度珍惜。他把得到的这些秘不外传的东西,有的刻到玉板上——我们知道一般的书是刻在竹木板上的,而他是刻在玉板上。有的藏在金匮里。“金匮”是什么?就是黄金做的盒子。我们现在如果看到金匮,可能首先把盒子拿走,而把《黄帝内经》丢掉了。
在黄帝看来,《黄帝内经》比黄金还要珍贵。
有的是藏在专门建的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叫“灵兰密室”,是用很多香料熏过的,很香很秘密的一个房间,只有宝贵的东西才珍藏在里面,轻易不开门,不给人看的。
他本人要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要沐浴更衣,要斋戒,择吉日良辰,看看什么时间是吉时,他才进去,恭恭敬敬地把《黄帝内经》请出来学习。当要传授给别人的`时候,他要对方歃血为盟,发誓学到以后不再告诉别人,因为这个东西太宝贵了,如果随便传授给别人,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叫“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不是合适的人,不是合适的时间,不会传授。由此可以看出,黄帝本人对《黄帝内经》是非常尊重,非常珍惜的。
拓展阅读:内经的来源
《易经》里这样的智慧是很多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讲不了很多。下面我们讲另一部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这部经典,同样跟其他经典有不同之处,也是由很多圣人共同完成的,而不是一个圣人。它是由黄帝去咨询、访问那些得道的圣人,有伯高、岐伯、少师等等,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由他们共同创作的。
当时应该没有写成书,而是流传到某些地方,等到战国时,有人发现了这套非常完美的理论,才形成书。形成书以后没有写作者,没有写是黄帝写的,还是伯高、岐伯写的,所以后世争论不休,认为这本书可能不是黄帝写的,跟黄帝没有关系,而是伪托。
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就是黄帝跟他的大臣的对话记录,只是这个记录保存了很久才被挖掘出来。
《黄帝内经》是对话记录,由他的书记官记录下来的,但这个书记官不能说这是我写的,而且可能有不止一位书记官。黄帝本身也没有这种心思,想署个名什么的,圣人都没有这种想法,所以就看不出作者是谁,因而引起后世许多的争论。
《黄帝内经》这本书曾经在我们国家失传,我们能够重新见到这本巨著,得益于一位唐代高僧——鉴真大和尚。鉴真和尚是中日友谊的缔造者。他为了出使日本,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牺牲,最后双目失明。到晚年,他终于成功地渡过了太平洋,到了琉球半岛。他把中国的很多东西带过去,其中最重要的是《黄帝内经》。日本至今视《黄帝内经》为国宝,一直封存在他们的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
日本、韩国的许多中医学院的学生是必读《黄帝内经》的,而在我们中国,中医学院的学生是选读《黄帝内经》,用的是选本,西医学院的估计都不会读。大街上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有《黄帝内经》这本书。《黄帝内经》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却是不可不知,而且可以说是太重要了。
如果没有《黄帝内经》,没有《易经》,中国现在还是不是中国都非常难说,可能中国的文明早就已经消失了。我们知道,世界上曾经有很多文明灿烂一时,如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最后都消失了,只有中国文明,一枝独秀延续到现在。中国文明凭什么流传下来?我认为跟这两部经典是分不开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鉴真和尚把《黄帝内经》送给日本。日本跟朝鲜半岛当时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他们之间可能有一些交易,日本把《黄帝内经》送到了朝鲜。
到宋朝的时候,中国想把《黄帝内经》整理一下,才发现我们的《黄帝内经》缺失了一大半,《素问》只剩下一部分,《灵枢》已经全部遗失,才感到这个问题很严重。怎么办?到哪里去寻找?朝鲜当时是中国的附属国,很小,他们觉得中国是一个大国,治理国家那么厉害,一直想学中国的治国法宝,听说中国要《黄帝内经》全本,他们认为找到机会了,就跟中国提出要求,说我们这里有《黄帝内经》,但要进行交换,要把你们的治国法宝给我们。
当时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风流人物,叫苏东坡,是一个大学士,他坚决反对:《黄帝内经》本来就是我们的东西,你们拿来跟我们换?不行!《黄帝内经》给我拿回来,治国法宝也不给你。但皇帝与大臣们讨论,可能认为这样做体现不了大国的胸怀,我们作为大国,你要什么就给什么,终于把《黄帝内经》换回来了,才有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全本《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