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原文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原文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①?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②。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③。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馀年④。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⑤。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⑥。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⑦。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⑧?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⑨。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⑩。
◇注释
①达:显达,指官运亨通。穷:穷困,指仕途失意。
②工:精妙。这句意谓诗人仕途上愈穷困,其诗歌就有可能愈精妙。
③殆:大概。
④以荫补为吏:因上辈的功绩而推恩得赐为官吏。累举进土:多次应进士考试。抑于有司:为主考官所压抑,即没有考中进士。困于州县:困顿在州县里做基层官吏。
⑤辟(bì)书:征召的文书。为人之佐:替地方长官做僚佐(幕僚)。
⑥说:通“悦”。
⑦不果荐:终于没有推荐。
⑧雅、颂:指《诗经》中的《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这里用来泛称歌颂太平盛世的诗歌。荐之清庙:奉献给宗庙。因宗庙是古代皇帝祭祀祖宗的庙堂,肃然清静,故称“清庙”。
⑨遽:突然、意外的意思。类次:分类编排。辄序:便为这个诗集作序。
⑩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欧阳修写有《书梅圣俞稿后》《书梅圣俞河豚鱼诗后》等多篇评论、推许梅圣俞诗歌的文章,故云。
◇鉴赏
本文是欧阳修为北宋初期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集所写的一篇序言。序中突出地赞赏梅尧臣的诗歌才能,深切地同情梅尧臣的贫困处境,低昂顿挫,一往情深。
其中提出的“诗穷而后工”的理论,概括了封建社会很多优秀作家的生活与创作道路,遂成为文学评论方面颇具影响力的警句。
文章开头“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乃从韩愈文中引出,并对此又作了进一步探讨,得出了“穷而后工”这一精辟论断,被后人奉为“妙论,至论”。
为什么“穷而后工”呢?作者就此作出了详尽的分析以及生动深刻而又切合自古以来诗人实际的描写。表面看来似乎与梅圣俞无关,实际上这些妙语真言也正与梅圣俞的诗歌创作、人生道路相印证,为梅圣俞其人作了形象而精确的勾画,为“穷而后工”的论断举出了有说服力的`最新例证。
文章中段像历数家常一样,介绍梅圣俞的生平遭际,将其长期困顿、以道自守和诗歌创作的成就写透了,以至于不禁发出“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的深沉叹息。
末段交代写作此序的经过,在朴实的叙述中,曲折低昂,充满了对挚友的悼念之情。
◇妙评
不知是论、是记、是传、是序,随手所到,皆成低昂曲折。少年偷见此等文字,便思伸手泚笔自作古文。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三
“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通篇写来,低昂顿折,一往情深。“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一段,尤突兀争奇。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
以“穷而后工”四字作骨,中间先写其穷,次写其诗之工,俱在世人知不知上见之。又趁笔从知上转入不遇荐用,痛惜其以穷而老。婉曲淋漓,感叹欲绝。末以论次,直叙作结。非圣俞不足当此。奈今世三家村中俗子粗学为诗,声律尚未全究,便求名人作序,而人亦以穷而后工作为雅颂之语应之致使千古奇文,视为通套,见者欲呕。噫!前人之新调,后人之油腔,岂独是篇为然哉!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