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乡土情
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用时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用时之长和影响力都是空前的,那我们就从这部作品中品味路遥的乡土情结。
一、依靠――那土地的根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刚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孙家的贫苦与潦倒,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孙家人始终没有放弃或者是抱怨什么,依然忍受着,与其说是忍受不如说是生活的主旋律。孙老汉始终在计划着自己家中的事务,为了自己的弟弟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去借钱借粮,然后自己在慢慢的偿还。孙老汉在努力劳动着,在那片土地上,因为他把土地当成了自己虔诚的信仰,那土地是他的根,是他的依靠。
由此我们想到路遥,不幸的遭遇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但是他没有产生憎恨,而是让自己明白“我必须一个人”,他依然爱着那片土地,因为不管发生过什么,他始终依靠着他。他注定难以逃脱传统乡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那片土地是他的依靠,它就想一个母亲一样孕育了一切,就像在《平凡的世界》中“睡吧,亲爱的大地,我们疲劳过度的母亲”“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厚的'母亲啊”等灵魂的告白。就像孙老汉的态度一样,即使在这片土地上有过痛苦的生活,但是那份爱是不会减少的,因为那个依靠,是自己的根。
二、依恋――那土地的美
路遥的一生钟情于陕北的黄土地,对于养育他多年的那片神圣的乡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依恋。在并不长的生命中,路遥的创作生涯始终用深深的乡土情感和生命的沉重感来感受生活。把那片神奇的黄土地看做创作的的源泉和根植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写作人的生命根植在故土中,为了生命的充实饱满,他的根须便拼命吸吮这土地的营养与水分……写作人还要把这乡土生活和地域性格升华到审美层面。”
《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历时六年,在这六年里路遥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他收集的东西是那么的繁杂,《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是浩大的工程。路遥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煤矿,出现在小说中的每一个情结的雏形中。在这般辛苦的劳作中,他没有感到是多么的苦,因为他对那土地的依恋,因为那土地的美深深的吸引着他,他把小说的创作当成了一种使命,一种内心的追求。
小说中的孙少平始终有一个理想,就是能在村子里富起来,给自己家建一所像样的房子,一个门面,孙少安根植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奋斗,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理想。这是典型的小农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小农思想的狭隘性,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对那片土地的依恋,是那片土地的美深深的嵌入了人们的心灵。那土地的美就是他们的生活和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孙少安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离不开那片乡土。小说的情节也是路遥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离不开那片黄土,因为那里是他情感的寄托和创造的源泉。
三、依存――那土地的魂
路遥曾经说过自己可以说是“一半农民,一半城里人,但始终是平凡人”,他想把他的矛盾心理表达出来,所以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孙少平的感觉表达出来这种认识:“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少平,金波,润生等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城市,在城市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他们用农村纯朴的文化美德来征服城市文化,这种纯朴文化美德的养成是那片土地给予的恩惠。在少平奋斗的过程里,也从一个方面体现那份土地的伟大。乡土精神有一种粘于土地转变为一种灵性的乡土情怀、乡土美质的闪光。有对土地肉体的皈依到精神的向往,那种超脱物资的精神追求渐渐的成为主旋律。
四、结束语
“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用爱温暖了人们的心灵!”路遥就像一本书,一本让人用岁月品读的书。我自能从另一个方面解读,就是他对于故土的爱,“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自己始终不能很好的把握,自能用浅薄的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最后用路遥自诉来让我们缅怀这平凡而伟大的作家:“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我作为这个世界里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人的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圣上帝,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的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过的大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