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一节教案
《琵琶行》教案宜昌市夷陵区一中 陈 文 武一、教学目的1、 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教案。2、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透过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乐意象所关联的感情。3、 德育目标:提高文学趣味,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二、教学重点:音乐描写技巧三、教学难点: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四、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解,熟读成诵;潜心涵泳,体味情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以写促读,巩固提高。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 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它使相距天涯的人心与心相近。今天我们学习描写音乐的绝唱――《琵琶行》,借此,走进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精神家园,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技巧。(二) 检查预习(三) 新授 学生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播放高山流水的古曲。本诗的伯牙和子期是谁?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回答问题: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 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共同点是“同是天涯沦落人”)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将二人沦落前后的境况对比说明。 自读序言思考第4 题4、 题目是《琵琶行》,序言却在述说琵琶女的身世,这是否文不对题?(借音乐诉怨愁)女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第5题5、 第一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怨愁?为表达你沉重的心境,你会借助什么形象?齐读第二段,思考6~8题6、 找出琵琶女出场的句子。琵琶女见多识广,为何相邀时有“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表现?想象琵琶女的形象特征,并体会其心理活动,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教案》。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7、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句子,分析其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8、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句子,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9、 对照注释,联想所比喻的事物的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琵琶女演奏的几段乐曲,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含义?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的变化。(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参考答案:A、第一部分是“前奏曲”:琵琶妇独守空船,孤独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B、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伏的生动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C、第三部分是“沉思曲”:好景不长,时光不再,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肝肠寸断。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深思中。D、第四部分是“悲愤曲”: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10、 联,翻对联,进一步思考第4题“文题不符”的问题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个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枨(触动)触天涯迁谪恨;当阳千尺水,句(勾)留江上别离情。11、 诵读第二段 自由读 配乐朗读 背诵(四)小结 音乐描写艺术归要:A自然环境烘托 B听众的感受 C歌者动作神态描写 D空白艺术 E乐声直接描写(摹声、比喻、通感)(五)一学生唱歌,其他细听且描写(六)作业布置:以“友谊”为题,用比喻的手法写一首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