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诗词的特征

黄飞

秦观诗词的特征

  秦词词境特点之表现

  词境,是词所呈现的一种风貌,达到的一种境界,传达给读者的一种心理感受,弥漫于作品中的特定气氛,是景物、场面、环境互相结合,构成特定的意境和情境之和。它属风格范畴中的一种。凄凉之词境,指词中展现的景象凄凉、孤寂,蕴含之感情哀怨悲苦,笼罩之气氛悲凉、哀怨。词境呈现角度不同,或从语言、或从结构,或直接或含蓄。凄凉之词境显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人用悲戚的语言、低沉的语调,有人用回环的结构、强烈的对比。

  那么秦观词是如何呈现它凄惋、凄厉的词境呢? (凄惋、凄厉有着共同的“凄凉”的本质,两者的差异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里只论述两者共性中“凄凉”词境的呈现特点。至于两者之变化在文末论述。)由于词境为风格特点的表现之一,这里我们先来看秦词的主要风格。秦词最大的风格特点就是情蕴兼胜。众家论秦词,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中有这样的叙述:“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目录叙论)《四库全书总目》在评淮海词说:“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卷一百九十八,集部词曲类一,《淮海词》提要)《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淮海词风骨自高,如红梅作花,能以韵胜。”(卷六,引楼敬思语)秦词以情韵胜、委婉含蓄,表现为笔法婉曲,把跌宕激烈的感情蕴于低回要妙的笔端。具体说就是情景交融,通过景物的描画,通过人物心理感受的描写,曲折表现出词人真切丰沛的感情,给读者一种回味悠远但又强烈深刻的感受。形成秦词风格的手法如此,词境为风格的内容之一,秦词词境也是通过寓情于景和抒发人物心理感受的方法,具体说运用景物的铺陈和描写心理感受的方法来呈现的。以下面这首《浣溪沙》为例: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此词写闺中春愁,词中词人用“小楼”表示出高旷空间,用“流水”、“飞花”、“无边丝雨”和“画屏幽”表示出幽静的环境,用“轻寒”、“穷秋”表示出春季雨天的寒冷,这些景物共同铺就了一幅凄清的春寒雨中愁坐图。同时词人用“闲”、“愁”点出了人物活动状态和心理状态,景物描画和心理描写两者结合起来,互相交融,词中呈现一股孤寒郁结之气。虽然词人没有说出人物为何忧伤和忧伤的程度,但也足以传达出词人心中的伤感,品味到他心中一种细致悠远的失落凄凉,整首词显现出幽静凄清的词境特点。

  再来看秦观的另一首词《踏莎行》(雾失楼台)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处觅。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此词是在绍圣四年被贬郴州的路途中所写,此时秦观心境是凄苦悲愤的。无辜地卷入党争中且被贬至遥远的南地,凄风苦雨天涯飘泊。这首词中没有道出被贬事件的起末,也没有写出自己苦闷的原因,只是用“雾”、“迷月”、“津渡”、“孤馆”、“杜鹃”、“斜阳暮”这些物象构成了一个寒冷、孤寂的背景,点出了在这种让人感到冷清、伤感的`环境中,人物的心理感受是“天涯路”的“望断”、是“恨”和“为谁”流下的感慨,词人凭借景物的描绘和心理感受的抒发曲折地道出了自己浓烈的悲愤之情,整首词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和凄冷的感受。

  纵观秦词可见其词境靠大量铺排景物、描写心理感受而呈现。那么也就是说,景物和心理感受这些词语本身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词境的性质。那么,分析秦词中大量的景物物象及心理感受的词汇状况就可以一定程度探索出秦词词境的性质。在秦词中,经常用的景物和物象有:“缺月”、“孤鸿”、“寒枝”、“斜阳”、“暮云”、“寒雨”、“春寒”、“孤馆”、“杜鹃”、“落红”、“黄昏”等,这些景物在颜色上是凄迷、灰暗,空间上是孤独、压抑,冷暖体验上是寒冷、潮湿,在时间上是迟暮、流逝的,加之在文学传统中这些景物无不表达了冷凄、哀伤的感情,已成为失望、伤心和愁怨的抒情象征。另外秦词中描画人物心理感受的词语有“恨”、“怨”、“红泪”、“无语”、“憔悴”、“寂寞”、“无奈”等,这些描写心理反应的词语均为伤悲、怨恨之代表。在秦词中,这些冷凄的物象和伤感的心理语汇的数量是多少呢?笔者统计了有代表性的两种物象和两种心理感受词语的出现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