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邂逅菩提》

阿林

哲理散文《邂逅菩提》

  一个初夏的午后,与几位朋友一起到野外踏青。彼时的阳光已有些狂躁,透过车窗照在脸上有种火辣辣的感觉。车子在一望无际的绿海中穿行,麦浪在微风中此起彼伏“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大地的颂歌。

  行至一个偏僻的村庄,一不小心走上了一条泥巴路。刚放晴不久的乡间小路还有些积水,车轮陷在泥地里抛锚打滑。无奈,我们只得下地推车,溅的满身都是泥水,身上也汗涔涔的了。有人开始埋怨司机朋友,不该误入歧途,走上这条倒霉的路。

  休息的时候,我开始打量四周,打量这个陌生的村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高大乔木和低矮浓密的灌木随意地生长,无拘无束。调皮的鸟儿在枝桠上跳来飞去,好像有忙不完的事。几户红砖青瓦的人家点缀其间,在婆娑的光影中忽明忽暗,似乎快要隐去。一条池塘环绕村旁,俨然一位母亲精心呵护着她的孩子。无意中我抬起头,心里掠过一丝惊奇,给我们提供阴凉庇护的原来是一株高大的菩提树。灰白色的主干光滑挺拔,直插云天,繁茂的枝条和树叶在微风中摇曳,映在泥土大地的影子宛若一个个精灵,笔走龙蛇。它生长在池塘边,和许多不知名的树木一起,共同组成了这个不曾雕琢的绿色村庄。

  我的心忽然间有一种异样的感动。菩提树,一种原本生长在南方的树,一种印度人心中的智慧之树,一种书写了太多精彩故事的树。这株菩提树是怎样适应这儿的环境气候的?是谁不辞劳苦把它带到了这个淮河北岸的小村庄?扎根于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陌生天地,顽强地自然生长,成就绿色,对菩提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偶然,更是一种生命的造化。它扎根这个村庄,属于这片生之秘境,而在这里它依然挺拔脱俗,依然保存着不曾改变的尊贵品格。当它用强大的内在力量真正融入自然的时候,风早已成了珍贵的滋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历史魔咒便化为一种肥沃的生命土壤。得遇菩提,难道不是生命中冥冥注定的姻缘吗?

  我曾听过一个与佛教起源有关的故事。

  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原是一名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为了解救众生,消除人间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他自愿放弃荣华富贵,在山洞隐居修行数十载,但未得修成正果。有一天,他来到一株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终于开悟。从此开辟了博大精深的佛学伟业。

  一种树成为了一种伟大精神的支点和象征,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树木的本身。在众生的顶礼膜拜中,具有了不朽的灵魂和生命。

  “菩提”是梵文用语,意思是觉悟、智慧、道路等。关于菩提,在佛学界有一个偈语典故。说的是南北禅宗慧能和神秀的故事。禅寺住持弘本法师欲传授衣钵,命大弟子神秀作诗一首: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众人皆称妙。

  作为禅寺火头僧的慧能听后不以为然,赋诗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师傅遂将衣钵传于慧能。

  两首诗的佛学境界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我隐隐之中似乎更喜欢神秀的那首(神秀本人的人品另当别论),即使在人们普遍看来境界稍逊于后者。因为感觉它离现实更近,更有人情味,世俗中的凡人有几人能完全脱离人世间的袅袅炊烟?慧能禅师的诗作意境高远,妙不可言,但总觉自己悟性不足,修行尚浅,犹如辰星高悬夜空,可望而不可及。

  不过,这两首诗就像一篮新鲜的菩提果,它们是智者精心酿制的珍馐,值得细细品尝。

  与朋友聚会,谈到人生的话题。一位朋友喜欢哲学,有一定的文化涵养。他说“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寺,小隐隐于野”,认为做为一个现代人,一个真正的智者,并不是完全断绝财富与欲望的.尘缘,去做身居庙堂的苦行僧,要祛除无尽的苦痛,获得解脱,就要避免贪嗔痴,在物欲的世界里,守持住内心,留一份淡定和宁静。

  朋友的话引起了我对生命意义、生存状态的思考。辗转反侧于仕途的困惑与迷茫,锱铢必较于工作的得失与虚荣,曾经的痛苦、愤怒、悲伤、孤独、倦怠……诸多的负面情绪洪水猛兽般轮番冲击着自己灵魂的堤坝,剪不断理还乱。当我静下心来,翻开明朝陈继儒《小窗幽记》,便得领悟菩提。“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堪过”。是啊,离开了人间烟火的淬炼,所谓的淡泊与豁达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一种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他身在哪里,身处何方,而是取决于他对生命价值的尊崇。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晋人陶渊明的这首千古绝唱,着实让人领略了那种“大隐隐于市”的怡然和超然。

  前段时间,偶尔买来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夜阑人静,细细赏读,深深被先生所独创的“文化大散文”的魅力所吸引,优美和深邃的文字直达肺腑,高贵的文化精神俘虏了我的心灵。读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阅读先生本人,他本身就是一部意蕴深远的“文化大散文”。上世纪八十年代,余先生以出众的才华被推举为全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厅级干部。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担任院长六年后,他先后二十三次提出辞呈,毅然放弃多少人仰慕的高官显位和巨大名誉,行程数万公里,只身考察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类文明历史遗迹,成为全球文化学者的第一人。他到过漫漫黄沙的戈壁大漠,冒着生命危险穿越了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经历过大洋里的惊涛骇浪,他还承受着别人无休无止的谩骂和诽谤,可以想象余先生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和磨难,这该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邂逅余秋雨先生,邂逅《文化苦旅》,也是邂逅一种菩提。

  秋雨不可复制。但他对生命的态度、对菩提的坚守,将会久久地引人驻足、令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