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芜湖的声音散文
灯船戏罢平安戏,豪竹哀丝处处催。
忙杀花间惊蛱蝶,一年强半绕歌台。
上元龙灯,端午竞渡,罢则演剧,至秋又跨街为戏,以报秋社,谓之平安戏。
一座城市总是离不了一种乡音俚曲。芜湖流传广泛的当属黄梅与庐剧,但说到底不是原创。
芜湖民俗文化从城隍庙开始,悠久而丰富,但个性不是很彰显,特色也不卓著。然而并不等于说芜湖人缺少自己的东西。芜湖人其实有自己的原创。比如黄钺在《于湖竹枝词》说到的平安戏。它就是芜湖人的原创、芜湖智造。
梨簧戏,旧名泥簧,源于清嘉庆年间(1796),流传于芜湖、当涂、含山周边地区。每年上元、端午、中元盛大演出,祈神祝福,故又称平安戏。梨簧最初的表演形式为盲人坐唱。道光10年(1830)许,芜湖东门外伍先生与奚仁潜师徒,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性的梨簧戏班子。黄钺告老寓芜写《于湖竹枝词》,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其时,外来徽斑和苏州评弹登陆芜湖,为了以本土化争取票友,梨簧戏索性改为泥簧戏或称篱簧,迎合芜湖民间欣赏趣味。
泥簧戏土生土长,由芜湖语言、音调和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汲取二簧、柳子腔和昆曲等剧种唱腔和音律,形成独特的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的板腔体。
芜湖梨簧戏的唱词带有典型的芜湖地方特色,芜湖方言直接影响着芜湖梨簧戏旋律曲调和行腔产生的变化。《太平府志》方言条:“语轻清不如省会,而亦明白易晓”,“明白易晓”指的就是梨簧戏的唱词。剧中人的韵白与演唱使用的语言,都是纯粹的芜湖方言,通俗易懂。芜湖地处皖南,古属吴越之地,在六朝之前属于吴语区,因为北方人的迁徒和政治上的影响,受北方官话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清同治期间的大量北方移民,使这一地区成为江淮官话区。芜湖一带属吴语区,与普通话相近,所以梨簧戏在江浙一带也受欢迎。在演出传统题材的剧目时,则采用接近京剧韵白的吐字,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演现代戏,保留芜湖方言,促使芜湖梨簧戏独具一格。
芜湖梨簧戏的杂曲小调的唱腔多吸收了芜湖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谣发展而成,音乐旋律吸收了芜湖民间的摇篮曲、哭腔、卖白兰花调、旧私熟的咏诗诵书音调及芜湖民歌等,芜湖梨簧戏积淀着芜湖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所以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价值。鼎盛时期,有张季瀛、王振林、胡家寿、金立兴,称为“泥簧四状元”。群英辈出,形成不同流派,剧目多达三百余个。解放前,梨簧戏衰落为卖唱曲艺。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挖掘、整理《安安送米》《回头桥》《三戏牡丹》《合钵》《祭塔》《窦老送子》《陈琳抱盒》《闹院》《逼休》《扇坟》等传统剧目。1959年招收少年学员培训,成立芜湖市梨簧戏剧团,演出过《白蛇传》、《秦香莲》、《二度梅》、《三请樊梨花》、《尹荣归》等传统剧目和一些现代戏。观赏过梨簧戏的领导人有董必武、郭沫若、陈毅、万里和越南胡志明主席。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10月,由市文化委员会组织编辑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梨簧戏》和《梨簧戏音像精粹》出版发行,对梨簧戏的流变过程、演唱特性、表现形式、核心技艺、艺术价值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了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而精心收集的大部分上世纪80年代的梨簧戏演出实况的音像片段,无疑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明末清初,市场繁荣,十里长街,人声鼎沸,如果是一个春雨菲菲的时节,有位佳人打着一把雨伞走过,渐行渐远,而隐约里有梨簧戏的腔调,若有若无地飘来,真的可以勾魂……
能回得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