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出经典散文

黄飞

一锅出经典散文

  蒸馒头的时候,将梨子切成薄片,放入小碗中,和馒头一起蒸熟。蒸熟的梨子呈透明状,被蒸出的梨汁浸泡着。搭配一小勺文友家人采的岩蜂蜜。甜度适中,香气十足。家人甚是喜欢。

  这样“一锅出”,可是在多年积累的经验。经验的源泉,自然是家人的言传身教。

  记忆很深的最先是奶奶做的一锅出。

  茄子切大块洗净,大锅烧热后,倒少许的油,在那个年代,大约只是挖上很小的一块猪油吧,待油热后,翻炒茄子,翻炒均匀后,倒入小半碗水,上面架上篦子,放上馒头,饼子啥的,盖上锅盖。这时小火慢烧,等锅边冒出白烟,火就不用添加了,炭火的余温就足够了。待闻到茄子香味时,掀开锅盖,将馒头取出,用搌布盖好。锅内的茄子依然在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在小声欢呼着。此时放入一些盐调味,翻炒。下面的茄子焦香,上面的软嫩,可是色香味俱全,香气扑鼻呀。这一锅出虽说制作简单,却是难得的美味呀!这样,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柴火,主食,菜,皆成了。

  还有熬粘粥,贴饼子。也是一锅出。

  冷锅贴饼子,溜了。是俺们老家的一句俗语。母亲用山东话说,更有趣。这句话是形容有人跑了。也是在说一个现象:冷锅贴饼子,可不行,必须小火烧热至一定热度才可以。

  锅底可以熬粘粥,熬菜,熬小鱼。母亲说,那时谁家的不富裕,来了客(qie二声),能熬菜贴饼子,就是讲究饭啦!

  将时令的菜蔬切好,倒入锅中,倒上适量的水。锅烧热后,巧手的主妇将玉米面团好,利索地有节奏地啪啪贴到锅边上,保证纹丝不动。母亲说她笨,于是姥爷帮她准备了一个锅圈。锅圈的样子,母亲跟我形容好久,我努力想象刻画,似乎是竹片弯成大小不一的圆圈,选择适合的放到锅里面,正好是在菜或者粥的上面。这样,就成了笨主妇的好帮手,即便贴饼子的技术不咋样,也不至于让饼子溜下去。

  婆家在沧州西部的献县,婆婆也是一把做饭的好手。冀鲁两地本相邻,但十里不同乡。做饭的手法上还是会有很多不同。拿做粘粥。母亲是用凉水将玉米面搅拌好,再倒入大锅中。婆婆则是在烧开水之后,一手撒玉米面,一手拿长把勺子搅拌。这动作极有层次感。双手分工合作,玉米面像黄金粉一样扑簌簌地落入沸水中,勺子画圈搅拌,使其快速融入。金黄黄的粥瞬即有了雏形。此刻,在上面架上一个类似桥梁的架子,两端撇开,像局部的大篦子。这样的优点是中间可以放上一个小篦子,来盛放馒头呀,蒸菜呀,旁边有空余的地方,可以看到粥的状态。这时,需要小火慢烧,同时需要不时地掀开锅盖,放放气,否则粥会沸掉呢!等粥熬好之后,上面的'馒头菜也都好了。先端上去吃,锅里还可以有剩余,边吃边拿,什么时候都是热的。下面不是有柴火的余热嘛!

  别看我胖,实则饭量不大。但每次喝粥,都会没有出息地回好几次碗。尤其那个下面的粥锅巴。真是撑得肚子疼,也要全部吃下。

  经过这些耳闻目染,一锅出也是我经常做的。但,在城里,可以调整的就是灶火的大小,这个远远不如烧柴火那样可以精细掌控。故而,那个粥和馒头一锅出,可是做不到的。最经常的,就是馒头和大枣、山药、红薯一锅出。偶尔也会做一些蒸菜。比如上面提到的蒸梨,也可以做成蒸苹果,或者其它想吃的、可以蒸的水果。如果咳嗽,还可以在梨里面放一点川贝,或者直接蒸橙子撒盐。

  还有的时候是下面煮玉米呀,荸荠呀,上面蒸馒头。如此,馒头都被浸上煮食的清香呢!

  写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每说到一个“一锅出”,总是可以牵扯出相关的人和事,也就是说,那些填饱时光的美食,此刻仍然在我们的唇边留香。

  做一锅出的奶奶、母亲、婆婆,不管是哪一个,她们在做着这样饭菜的时候,都只会想着:如何才能用家里仅有的食材,填饱家人的肚子;如何才能用时更少,多分一些时间给地里的庄稼;如何能节约哪怕几根柴,就可以来日少为很多难。随着时间的推移,搬迁到城市,已经无地可耕,灶火和食材都不用再考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才能让家人吃的更健康呢!这个一锅出的优点,就更加凸显了出来。炖菜蒸菜都少油,蒸食极大地保留了食材的原味。馒头、饼子,粗细粮兼有,都是对身体极好的呢!

  其实,细品一锅出的流程,我们不难发现,看似随意的搭配,实则蕴含了很多智慧。

  比如奶奶所做的,炖茄子,热馒头。她喜欢独居,故而常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吃饭,菜不多,馒头不多。但这样呢,却可以做到正和好。我算着,大约不到十分钟,饭菜就都齐活了。

  其它一锅出也是一样。若用理科生的数据分析,是一个很精细的头筹安排过程。如何搭配到一起,如何将时间压缩到最少,如何将损耗控制到最小。这些,或许我们都很难懂得原理,但却下意识地在学,在做。

  类比到我们孩子的学习上。我们也会发现:其实,学习也是一个可大可小的统筹安排过程。有的孩子学习,看起来很轻巧,仿佛玩着,就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有的则一直忙碌着,恨不得觉都不睡才好。

  前者,我们都盼着孩子可以做到,后者,我们更多的家长看着也会很心疼和焦灼。

  我听到过很多这样的声音,孩子真的很努力了,再给压力,就怕会崩溃了呢!

  说实话,这样的经历,我也曾有过。

  记得,大树初三的时候,某一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平时乐观的大树,异常沉闷地坐在书桌前,久久不吭气。

  我过去问。大树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每天都熬到对面楼上都没有灯亮着了,我才睡。我还能怎么做呢!

  将这个困惑跟大树的老师沟通后,老师提醒我一个关键点:是付出了很多,但效果呢?

  诚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这样的感觉,如果夜里熬了,白天会没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忙乎到三更半夜不睡觉,上课又能有多少精神呢!

  如此,大树等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没有从效率入手,但是愚笨地熬时间。将自己弄得筋疲力尽,还不能得到预想的好成绩。

  那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后,大树从提高效率上入手,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他最后可以进步很多,从而圆梦石二,也是跟当初跌倒的那一觉有很大的关系呢!

  到了石二之后,大树对于新学校的适应,又一次犯了老问题。拼命地抓时间,却不善于利用这些时间。同时,抓住了一些琐碎的时间,却丢了上课的重要时间。

  还好,在一次摔倒后,他自己分析许久,终于得到结论。这次,原本以为自己疲惫至极的大树,很快恢复了最初的朝气。

  一节课,一天,一周,一次考试。都可以视作是一顿饭,如何做好“一锅出”,确实需要动点心思呢。具体操作方法,需要让大树有经验了总结给我听,我才能写出来分享。毕竟,这不是我擅长的呢!

  我只能说的是,如何做的好,我写不出,那么有一些,是跟写作文选择有雷区一样,是不能触碰的:

  比如急躁。急躁就跟急火一样,偶尔是需要的,但若一直是这样,有多少水,都会熬干的。

  比如乱搭配。不能一起熟的食材不能放到一起。比如肉包子和素包子放到一起,肉的熟了,素的肯定过火。运用到学习上,文理科的学习,却是可以交叉的。如果做一天理科练习,估计多么好的脑子,也会转不动的呢!这时,静下来看看语文,可以舒缓很多呢!这里的乱,是如何做到不乱。搭配是必须的哈!

  比如相互孤立。一锅里的食材,都会有一个共有的味道。那么,学习亦是一样。并非数学和英语不搭界,也并非语文和化学不相关。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记得,大树说过:一个英语的阅读,讲的就是一个科学现象。他很熟悉这个,虽然有很多不会的词,但仍然可以做对。还有,理科的逻辑思维和语文英语的庞大积累也并不矛盾。让积累有了自己独有的逻辑,岂不是更加有趣呢!

  呵呵,写到这里我有点饿了,想想,要不去弄一个一锅出,比如来一碗蒸菜,下面熬红小豆薏米汤,蒸菜快好的时候,放上馒头。再烧几分钟。蒸菜好,馒头热,红小豆薏米汤,也熬得妥妥的啦!哦,对了,红小豆薏米可以提前就泡上。这样更加节约炉火呢!嘿嘿,是否就像我们所说的预习一样呢!

  书写文字,细品生活,领悟人生。好棒的“一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