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衣里的母爱现代散文
现在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大家到会穿上羽绒服,来防寒保暖,几乎每个人都一样。那种用纯棉花手工做的棉衣,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小时候,每到冬天,我和妹妹都能穿上母亲做的棉衣,棉衣里的棉花是母亲亲手栽的,从小苗开始,施肥,除草,打农药,修剪棉花,直到开花结果。收获的季节,母亲就带着我去棉花地里,摘到篮子里收到家里,晒干后把棉花弹好,给我们兄妹做棉衣,棉鞋,从来没有让我和妹妹冻着。
记得小时候,缝纫机在农村还没有普遍,母亲还很年轻,做棉衣服很在行。母亲做衣服的动作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母亲喜欢戴上顶针,一手拿针,一手熟练的穿线,还不时地用针在头发上抿一下。做到厚的地方,用针扎不动,母亲就用戴在手上的顶针轻轻一顶,针线就出来了。针线活看着容易,做起来就不容易啊,因为不小心还会扎住手。母亲用一双粗糙的手努力地改变着家的贫穷,全家人的衣服都是母亲做的,这也给家里节约不少开支,更主要的是穿着舒服,穿着暖和。到了快过春节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偷偷拿出来穿,出去让小朋友们看,他们都会不住的赞叹,也会投来羡慕的眼光,那时心里别听有多高兴了,感觉很过瘾,棉衣上因为玩耍总会沾上灰尘,母亲也会责备我几句,不过自己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多少年过去了,母亲也慢慢的老了,眼睛也变得模糊,看东西非常吃力,而我却像母亲哺育幼苗的棉花一样渐渐长大,开花结果,娶妻生子。母亲做棉衣也力不从心了,羽绒服代替了母亲的棉衣,个人的衣服都有了自己的.归宿,母亲就显得有些孤单。也许穿棉袄干活有些笨,手脚也不灵活,羽绒服相对来说干活利索一些,也暖和,对我来讲,母亲的棉衣就有些显得多余了。
很多时候,我几乎遗忘了母亲做的棉衣的存在,身上穿的羽绒服里有没有棉花也无所谓,反正不冷就行了。去年春节前,记得妻子给母亲买了一件羽绒服,母亲不很喜欢,母亲还是穿着自己缝的棉袄。今年冬天来临的时候,母亲还在电话里还嘱咐我把棉袄穿上,她说就放在我的行李箱里。我急匆匆的打开行李箱,那件深蓝色的棉袄呈现在我的眼前,泪水不禁迷糊了我的双眼。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不惑之年,才深深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一阵难过涌上心头,我用责备的心理悔恨自己。母亲的关心我从未真正放在心上,对母亲的关心我也做得很少。“儿行千里母担忧”,看着行李箱里的那件深蓝色的棉袄,想起母亲的棉衣带给我和妹妹的快乐,总感觉愧欠母亲的不只是那份亲情,还有母亲对我无私的爱。因为母亲知道她大半辈子的操劳也不知道最终能收获多少,但在她的内心里,在她的笑容中,总能寻找到平凡的满足,简单的衣物只能看到她外表的穿着,而永远也看不到她咽到嘴里有多少苦涩的野菜。
几多往事,几多辛酸,我感到自己为母亲做的远远不够,而母亲却给与我温暖的亲情。一件棉衣,一件棉鞋,包含了母亲对儿女的期盼,折射了母亲的伟大胸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在这个寒冷的夜晚,远在他乡的游子,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母亲,祝福家乡的母亲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