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辩散文
风筝,战国时期木鸢的延伸。鸢飞戾天,很多游戏与战争有染,风筝藏诏令,只有谙熟主子意图的臣子能解。村庄里的风筝廉价,废纸、面糊,同样欢呼草长莺飞。我做风筝,离地三尺,是风小还是性本愚蠢,到现在不解。还好思想里有一只风筝,可飞越高山大海。
冰雪融了,桃花开了,我们村前的麦子,以雪为被总算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喜欢这个时节在田野上游走,东风苏醒,吹来草木的气息,远看村庄,还是荒芜的场景,树是秃的,房屋是秃的,三三两两的喜鹊站在单调的枝丫上,在朗诵春天的颂词。对于我来说,身体里的春天也正在苏醒,一场小小的风潮正欲席卷童年的水面。
要做风筝,还得去找木根爷。木根爷是细工木匠,不同于村里的粗木匠,只会做盛放死亡的棺椁。我惧怕那种莫名的黑,人一旦走进去,暗无天日,再也不会遇见青草离离的春天。木根爷做风筝,采用散发清香的松木,相对于松木,梧桐太轻,怕压不住一场冲破冰凌的春风,刺槐木太重,掣着线轴跑了半天,风筝飞得有五尺高。木线、彩纸、棉绳、糨糊,几乎就是制作风筝的全部素材。木根爷三下五除二做好,在我耳边悄悄说:“去,把你娘纳鞋底的线绳偷来。”我嗯了一声,翻过低矮的土墙,从母亲的针线笸箩里找到一卷棉绳。
风筝起源于中国,被誉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如果当年发明风筝的那个人再努一把力,说不定发明飞机的功劳也不会被莱特兄弟抢去。在我印象里,这兄弟两个小时候肯定没少放过风筝,甚至爬上高高的悬崖,一个人坐在简易的飞机轮廓上,另一个狠命一推,飞机离开悬崖高高飞起。这是手足之间的信任,往往成就天大的'事情。
我们的历史有点凌乱,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找到一根模糊的主线,比如有人总喜欢将一切找不到源头的事物,归根于出使西域的张骞,我看倒不尽然。有可能是一阵西北风呢,也能飘来植物的种子,扎根中原,从此就有了番茄、胡蒜、洋葱,猎猎的草木之风开始在中原大地上盘旋。西汉刘安撰写《淮南子》,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木鸢,大略是木根爷的木匠祖师所为,一代传一代传到木根爷手里。《资治通鉴》又记:“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是说公元549年的一场战事,南朝梁武帝的臣子叛乱,将梁武帝困在南京的台城宫殿中,有人建议,把诏令藏在风筝内放飞出去,以通知援军前来营救。
再有一说是,主张墨攻的墨子用木头做成飞鸟的形状,研制了三年才算大功告成,但最大的毛病是太重,一般不刮台风木头鸟人飞不动。后来鲁班出现,使用竹子改进了风筝的材质,进而演变为现在的多线风筝,不管多大的鱼,多长的龙或者蜈蚣,都能一飞冲天。“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很好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墨子兼爱、非攻只能做思想家,鲁班研究出来一套锛削刨锯,只能做游走四方的木匠鼻祖。
我想象着一只纸做的风筝在蓝天下飞翔,肯定心情特别愉快,还没有能飞那么高的纸,也没有能放那么长的线,更没有如此接近天空的木头。如此看来,只要敢想敢做,就能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鸟人,别管翅膀是怎么来的,重要的是我已乘风翱翔,可以俯瞰神奇的祖国大地。
风筝爱好者中有两个出名的皇帝,不对,算上梁武帝应该是三个。史料载:公元713年,抢了自己儿媳妇的李隆基心情大好,不远千里跑到山东蓬莱,观看“八仙过海”的风筝放飞仪式,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命定的马嵬坡。还有一个,当是皇帝中的文艺高手宋徽宗,虽然治国稀松平常,但书法绘画样样精通,最奇的是编撰了最早的一部风筝专著《宣和风筝谱》,记述了风筝绑扎、绘制以及材料选用方面的诸多要素。就像现在的我,一个理发师不好好研究人间头颅,却天天坐下来写什么《乡间游戏》。
如今想起童年时的乡村种种,虽是游戏,却勾连起生命中太多的话题,有时我想,或许是冥冥之中宿命的安排,让我作为一个混迹于市井的剃头匠,通过简单的劳动以果腹,给我无数安静的夜晚,可以像一只飞翔在夜空的风筝那样,既不脱离村庄的主线,也能看清乡土的全貌。
风筝在飞,思绪也在空中飘荡,木根爷走了很多年,我还清楚记得那天的场景。放风筝归来,母亲终于找到棉绳的去处,扬起还没纳完的鞋底就要揍我,我却被木根爷一把拉进怀里。